书城成功励志长成一棵树
32205400000016

第16章 认识自我:缺陷也是一种美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美无缺的,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身上的缺陷就丧失应有的自尊。我们应该坚信,正是缺陷让我们看到了完美,让我们有了追求完美的动力。正如刘德华在《缺陷美》中唱的:

……

要是故事从来没有哀伤,

没过场,哪会鼓掌,

多得有缺陷美,身边景物越明媚。

越要习惯无常的天气,

燃烧了你我,流星那样闪过,

给这世界美丽便已值得欢喜。

只因有缺陷美,开心短暂亦回味,

大雨下也能随心嬉戏,

如果美满人生,就如一格内心戏。

……

从美学的角度来看,缺陷也是一种美丽,断臂的维纳斯便是明证。缺陷美也可以说是期待的美,期待实现完形的美。在美学上,经常把缺陷当作一种美。

有了缺陷才更真实一些,有了缺陷才能让人有所思、有所悟,有了缺陷才能感觉到人类追求完美和进步的最深层的呼唤和力量,所以缺陷美在美学上的实质是:它能唤起人某种特殊的感受,能激发人其他联想,在与完美的对比中,缺陷使人感觉到追求进步、追求美的需要,从而具有了积极的意义。由此而得出,缺陷美实际上是具有哲学意义的。

有了缺陷,才不断去努力追求完美,努力完善自己,完善周围的环境,于是整个世界才有源源不断进步的动力。正是唯物辩证法的不断解决矛盾,从而不断取得发展的道理。

完美是相对的,缺陷是绝对的,倘若某一时刻真的做到完美不变了,那么这件事物消亡的时刻也正是此刻了。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自己身上的缺陷。

事实上,世界上许多伟大的人,都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缺陷的。但是,他们却敢于正视这些缺陷,在别的方面努力。他们用超乎我们想象的毅力,创造出令世界都为之震撼的奇迹。

著名的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很小的时候就因相貌丑陋而苦恼,他的眼睛不但小,而且还是凹陷进去的,前额窄,嘴唇厚,鼻子像大蒜头一样难看,耳朵又大得令人吃惊。他的身体也很虚弱,特别是在青年时代,经常感冒,受扁桃腺炎、风湿等疾病的折磨。在学校里,他的老师评价说:“列夫哪方面都不行。”

托尔斯泰经过苦恼的煎熬后,觉得继续为自己的这些缺陷而苦恼,只能是在苦恼的陷阱中越陷越深,甚至毁掉自己,解救自己的办法就是到别的方面去寻找人生的乐趣。

于是他开始在写作中寻找乐趣,23岁时,他发表了处女作《童年时代》,获得了好评。其后在参加克里米亚战争的大约5年军队生活中,又创作了一些作品,渐渐在文坛崭露头角。

托尔斯泰34岁时才结婚,在幸福的家庭生活中,他又接连写出了《战争与和平》、《复活》和《安娜·卡列尼娜》等多部巨著。

还有以设立诺贝尔奖留名后世的艾尔佛雷德·诺贝尔,也是相貌丑陋,身体不好,但他从青年时期产生了弥补缺陷的心理,反而使他决心把终身献给人类。临终之前,诺贝尔用大约900万美元的基金设立了诺贝尔奖。众所周知,它现在已成为世界上最有权威的奖励。

还有海伦·凯勒,幼年便失去听力,对于一个人来说,这也许是最大的不幸,但她却因为拥有求知的渴望而坚持不懈,终于考上了知名大学,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作家,镌刻了不朽的人生。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很多,达尔文、林肯、莫扎特等,就连大名鼎鼎的美国总统罗斯福,也是坐在轮椅上领导美国人民取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一个又一个胜利的。

人长什么样并不是我们自己能决定的,残缺是无法改变的事实。但是我们却可以用行动和成绩来填补残缺。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只要拥有信念和一颗上进的心,即使残缺,也能开拓出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

对于缺陷,虽然我们会觉得心里很不舒服,但是,我们要明白,既然已经存在,那么埋怨和痛恨,都是无效的。有效的办法,便是理智地去正视缺陷。

比如一个人左眼斜,怕人看见,便戴上墨镜,摘下墨镜又想捂住左眼,捂不住了又说自己最近正害眼病,总也不好。其实,倘若大大方方地往人群中一站,别人问,就坦坦然然地说:我是与众不同的。自己轻松,别人也会因此而轻松。

五官四肢水平都一般,或多少有点毛病,那就用心去开发自己脑功能。左脑右脑有140亿个脑细胞,那里面是一个宏大的世界,东方不亮西方亮,有极广阔的发展余地。

青少年朋友们,让我们一起举起自信的火把,朝着自己的理想出击。化自卑为力量,把我们的足迹留在人生的舞台上,创造出属于我们的天地,让嘲笑我们的人看看,即使残缺,我们也同样可以创造出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