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退路决定出路
32173800000016

第16章 为人处世先要学会忍

荒山上有两块一模一样的石头,三年后其中的一块被做成英雄的雕像立在市中心,受人景仰,而另一块则被当作垫脚石铺在了雕像的下面。有一天垫脚石发起了牢骚:“我们当年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你现在高高在上,我却要被人踩踏,太不公平了!”“啊,老弟,这么说可不对呀!”石头雕像开了口,“还记得三年前吗?一个工匠要用刻刀、斧头雕刻你,你却不答应。而我,则忍受了一刀刀的疼痛才有了今天;如果你憎恨现在的样子,当初为什么不忍一忍呢?”还有俗话说:心字头上一把刀,一事当前忍为高。忍作为一种处世的学问,对于普通人来说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因为生活中我们会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也并不是所有的人在所有的时候都谦恭讲理的。

在公共汽车上一个红头发的男青年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被乘务员看到了,对他说:“同志,为了保持车内的清洁卫生,请不要随地吐痰。”没想到那男青年听后不仅没有道歉,反而破口大骂,说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然后又狠狠地向地上连吐三口痰。那位乘务员是个女孩,此时气得面色涨红,眼泪在眼圈里直转。车上的乘客议论纷纷,有为乘务员抱不平的,有帮着那个男青年起哄的,也有挤过来看热闹的。大家都关心事态如何发展,有人悄悄说快告诉司机把车开到公安局去,免得一会儿在车上打起来。没想到那位女乘务员定了定神,平静地看了看那位男青年,对大伙说:“没什么事,请大家回座位坐好,以免摔倒。”一面说,一面从衣袋里拿出手纸,弯腰将地上的痰迹擦掉,扔到了垃圾桶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卖票。看到这个举动,大家愣住了。车上鸦雀无声,那位男青年的舌头突然短了半截,脸上也不自然起来,车到站没有停稳,就急忙跳下车,刚走了两步,又跑了回来,对乘务员喊了一声:“大姐!我服你了。”车上的人都笑了,七嘴八舌地夸奖这位乘务员不简单,真能忍,不声不响就把浑小子治服了。

这位女乘务员的确很有水平。她面对辱骂,如果忍不住与那位男青年争辩,只能扩大事态;与之对骂,又损害了自己的形象;默不作声,又显得太沉闷了。她请大家回座位坐好,既对大伙儿表示了关心,又淡化了眼前这件事,缓解了紧张的空气;她弯腰若无其事地将痰迹擦掉,这种忍让与退后,就是以无声的语言教育这位男青年,让他从内心上感到这种行为的不可取性,这要比与男青年争吵,从而让男青年屈服于自己,收到的效果更好,更直接。

可见,忍作为一种处世艺术,确实可以起到“一忍制百辱”的作用。

另外,在跟你的朋友、长辈、领导相处时,你也必须学会忍让。

因为对朋友你不可能事事据理力争——尽管有时他们确实很无理;长辈和领导有时可能会因为误解或其他原因批评、指责你。这种情况很正常,不要急于辩解,认为自己无比委屈,因为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尊老、尊上的习俗,许多人都是在忍让和服从中“熬成婆”的,这样想你就会舒服多了。

当你面对指责欲望和权力欲望极强的领导时,要学着把握下列一些“忍”学经验:

(1)学会洗耳恭听,认真听懂老板的每一句话,在老板发布命令的过程中不要自以为聪明地加入自己的主观理解。

(2)称呼老板时,要把名称一字不落地称呼全,而且要态度恭敬谦逊。不要显得勉为其难或语含讥讽,即使他或她只是一个副职,也要把“副”字去掉。

(3)避免一些亲昵行为,比如拍拍老板的肩膀、后背,这会使对方认为你意存狎亵、心存不敬,从而使你寸步难行。

(4)即使你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也不要居功自傲,要时刻注意功劳的大部分都是老板的,是老板的英明决策造就出你的非凡成绩。

总之忍是理智的抉择,忍是一种暂时的退后,是成熟的表现,更是应对无理之人的不二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