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与长沙隔湘江而相望,清幽的山林与喧嚣的城市互为辉映。岳麓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据《南岳记》说:“南岳周围八百里,回雁为首,岳麓为足。”因为它是南岳之足,所以名为岳麓山。山中建有我国宋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岳麓书院,宋代著名理学家张械、朱熹等人曾在此讲过学。最盛时学生多至千人,因此有“道林三百众,书院一千徒”的美誉。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湖南巡抚赵尔巽奏准,改书院为湖南高等学堂。1925年正式改为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历经千余年,一直延续至今,成为高等学府,这在世界上是少见的。
故地忆旧
1955年6月。毛泽东来长沙,游完湘江上岸后,乘车至岳麓山。
陪伴毛泽东游览岳麓山的有省委书记周小舟,公安部长罗瑞卿,省委副书记徐启文,中央警卫局局长汪东兴,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周世钊,文字语文学家、湖南师范学院教授杨遇夫(即杨树达)。
汽车开到白鹤泉,从白鹤泉下车,行人沿着石级步步攀登。
白鹤泉又名双鹤泉。相传古时有一对仙鹤飞翔其上,此后泉水中即留有鹤影,故而得名。又有人说舀出的每碗水中都有鹤影,喝了可延年益寿,游人至此,无不一试。
白鹤泉以上,山势陡峭,道路曲曲折折的,仅能步行。湖南省委准备了三乘轿子,以供毛泽东等几位年长者坐轿上山。毛泽东决不肯坐轿子。他穿着皮鞋,走在前面,向高处一步步走去。皮鞋踏着山路上的石子,发出清脆的响声。路上长满湿润的苍苔,时常打滑,很不好走。毛泽东却走得轻快,气不喘,脚不虚,边走边和陪同游山的人谈笑风生。
毛泽东故地重游,一切都很熟悉,又很陌生。
已经是整整30年没到过岳麓山了,毛泽东决意乘兴看看他年轻时留下足迹的爱晚亭、云麓宫、望湘亭……当年,毛泽东常与同学来这里读书、谈论国事。他依稀记得,山间散布着历史的陈迹。热爱历史、书法,博览群书的毛泽东,时常出入岳麓书院右侧的碑亭内。那里珍藏着著称于世的《北海碑》,是唐代书法家李邕撰文的碑刻,因文采、书法、镌刻都极精美,故又称“北海三绝碑”,尤令毛泽东所喜爱。岳麓山的自然风景,更令他迷恋。那时,他一年四季都要到这里来。春天,满山林木青翠欲滴,山峡里淌着淙淙泉流,其声似闻铮鸣;夏日,浓荫布地,清风送爽,如果在石凳上稍事憩息,格外清幽;深秋,漫山的枫叶经霜染红,酡颜似醉;隆冬到来,则大雪纷飞,琼瑶满树,亭阁与叶皆银装素裹,格外壮观。
毛泽东陶醉了,他徜徉在绿海之中,身心融化在大自然的美妙境界之中……
“主席,我们走吧。”周世钊对毛泽东说。
“啊!不急。”毛泽东颇有感慨地说,“淳元兄,我是30年没登岳麓山啰!”
“是呀,我也好久没来了,今天是特地陪主席来的。主席还记得当年的情景吗?”
“记得,记得。”毛泽东连连说。
“还是我来领路吧。”周世钊兴致勃勃地说。
于是他们继续向山上攀登。
从半学斋出来,到了赫曦台。毛泽东依稀记得,当年他常与蔡和森、张昆弟来此读书,探讨国事。赫曦台建于清乾隆年间。当时的山长罗典也是湘潭人,当过乾隆皇帝的老师。“赫曦台”得名于朱熹,他称岳麓山顶为“赫曦”一站在山顶可以观日出。此前明嘉靖七年(1528年)在山顶也建有赫曦台。王守仁有诗云:
隔江岳麓悬情久,雷雨潇湘日夜来。
安得轻风扫微霭,振衣直上赫曦台。
赫曦台后有一空坪叫古桃李坪,当年桃李硕硕,英才辈出,有“五百天桃”之称。
毛泽东在长沙求学时,常与蔡和森、罗学瓒、张昆弟等志向远大的同学在爱晚亭聚首读书,锻炼身体,探求革命真理,他们从这里登山,有时分散在山中露宿,有时顶着大风大雨进行“风浴”、“雨浴”。那时,他们即已立下“身在山中,心忧天下”,“凭栏熟计连朝夜,菜根为饭草作鞋,要将历史从头写”的雄心壮志……此时,毛泽东心潮起伏,仿佛回到了青少年时代。
“主席,往上走吧。”周世钊催促道。他的话打断了毛泽东的沉思。
过舍利塔,来到半山亭。这是一座六方形凉亭。据传,很早以前,这里是半云庵所在,为上下必经之处。麓山寺僧人下山购物,挑担回寺,常要在此处歇息。年久,有一烧火僧以“半”为题,赋诗一首。毛泽东很欣赏这首句句用半字、且对仗工整的诗,他轻轻地念着:
半山半庵号半云,半亩半地半崎嵌。
半山茅块半山石,半壁晴天半壁阴。
……
往上走,山势渐陡,毛泽东有些气喘。罗瑞卿等人忙上去搀扶。毛泽东说:“不要紧。”坚持自己走。
沿着山路,来到麓山寺。这里石径迤逦,古木森然,渐觉幽逡莫测。古寺有一副门联:“汉魏最初名胜,湖湘第一道场。”毛泽东看了看说:“这副对联是我们湘潭晚清的才子王壬秋写的,他当过袁世凯的国史馆馆长哩。”
陪同的人员介绍说:“麓山寺建于西晋泰始四年,距今已1700多年,是佛教入湘最早的一所大寺庙……”
毛泽东听了,点点头说:“历史这么悠久的寺庙,湖南恐怕不多了。”
在观音阁前,毛泽东停了下来,这里有两株罗汉松,一株是六朝遗迹,叫“六朝松”,树龄在1700年以上,老干新枝,纷繁蓊郁;另一株为清人补植,原树在乾隆时被风拔去。清代湘人张九镒,有诗云:“翻风啸雨拔云根,百尺林然独踞尊。”
接着,过笑啼崖,直登云麓宫。
云麓宫“锻炼锻炼”
毛泽东沿石梯蜿蜒而上,拾级四百余梯,来到云麓宫,他额上沁出了涔涔细汗,走到屋中,注视着挂在云麓宫四壁上的诗词对联,徜徉在诗情画意之中。
云麓宫在云麓峰顶。人们在此极目千里、俯瞰万家,可领略到“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的雄浑气派,欣赏到“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的壮丽景象。
云麓宫在解放前夕已破败不堪,新中国成立后才由国家拨款,改建为檐阁楼式建筑。陪同游山的人向毛泽东介绍说:“云麓宫为明代吉简王就藩长沙时所建,古称二十洞真福地,但早已成废址。嘉靖年间,太守孙复令道士李可经主持修葺,植有柏桐梓及篁筱千株,山峰景色更为美丽。”
毛泽东听了,满意地点点头。
来到宫外的望湘亭,毛泽东凭着石栏眺望美丽的橘子洲、湘水,指点飞烟缭绕、烟筒林立、屋宇栉比的长沙市区,深觉眼前的一切和过去迥然不同了。人们欣赏亭中的联匾。这些联匾,皆出自名家手笔,其中有一联:“对云绝顶方为麓,求道安心才是宫”,对仗颇工,并工巧嵌“云麓道宫”四字,用心良苦。毛泽东很欣赏此联,一问,才知是清末临湘进士吴獬在湖南高等师范学堂讲学时所撰书。毛泽东端详片刻,回头问道:“云麓宫壁间,柱子上过去悬挂的‘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的联语和‘一雨悬江白,孤城隔岸青’的诗句,如何不见了?”
有人回答:“抗日战争时期,岳麓山受到日本帝国主义的摧残,解放后才逐渐修复,但这些东西还未来得及恢复原状。”
毛泽东一行兴致勃勃地登上云麓宫的高处,放眼眺望长沙城。俯瞰湘江,千里江声,万人忧乐,一齐涌到心头。然而,此时的毛泽东被眼前的秀丽景色和升平盛世所陶醉了。
下午两点,毛泽东与罗卿瑞、周小舟、周世钊等人及陪同人员在望湘亭一起共进午餐,摆了两桌。吃午饭时,毛泽东请客,红烧肉、炒猪肝、蛋汤、蔬菜、辣椒各一份,另加他在学生时代露宿风餐的野果。他对随身警卫人员说:“今天我请客,请你们尝尝湖南菜。”他介绍湖南菜的特色:辣椒、豆豉、酱油;大火、红锅、煎炒。他奉劝诸位仔细品味。吃饭时,李银桥辣得满头大汗,毛泽东微微一笑道:“锻炼锻炼。”
毛泽东谈笑风生,丝毫没有疲倦的表现,周世钊对毛泽东说:“您是60以上的人了,还是那样健康,还能像今天这样横渡湘江,这样登上岳麓山,大大赛过了许多年轻的人。如果把今天的真实情况讲给青年们听,他们一定会感到无比高兴,无比振奋。他们要认真向您学习。”
毛泽东笑着说:“这算什么,爬山吧,锻炼锻炼,何况仅仅是这样一点短路。另外,游泳也不是什么难事情,我们不是每天都要走路么?游泳也容易出问题,不可粗心大意。我在第一师范学习游泳时,就出过几次危险,不是同学的救护,险些‘出了洋’。”
这话逗得大家都笑了。
毛泽东边吃饭边风趣地对陪同人员说:“你们年纪轻,多吃些吧!”接着又指了指身材魁伟的公安部长罗瑞卿说:“罗长子,你个头大,多吃点儿啊!”
又引得大家一阵哄笑。
其实,中央和省里的负责人,都怕陪毛泽东吃饭时要谈工作,谈古论今,有时突然提个问题叫你回答,有时讲个意味深长的笑话,打个比喻,幽默风趣,可猜不透是否有所指,弄得人们很为难,精神紧张,哪还有心思吃饭?
毛泽东吃饭,饭菜很简单,四菜一汤,请客时最多加两个菜,一般陪毛泽东吃饭的人,因菜少,总是吃不饱饭。今天却不同,大家都吃得挺香,大概是登山疲劳了,人们的胃口特别好,在笑语声中愉快地吃过了午饭。
下午三点,毛泽东来到岳麓书院,这也是毛泽东青年时代常来常住的处所。
天空下起了小雨,路上更滑了,不便行走。毛泽东在随行人员的安排下,只好改变预先计划,没有去爱晚亭,直接下了山,然后从牌楼口上了小轮船。渡江时,毛泽东站在船头,眺望江面的景色,心潮起伏,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风华正茂的学生时代……
下山后,周世钊兴奋不已。这天深夜,他一直不能入眠,伏在桌前,把这天陪毛泽东游山的内容写成了一首诗,题为《从毛主席登岳麓山至云麓宫》,诗云:
滚滚江声走白沙,飘飘旗影卷红霞。
直登云麓三千丈,来看长沙百万家。
故国几年空兕虎,东风遍地绿桑麻。
南巡已见升平乐,何用书生颂物华。
不久,周世钊将这首七律寄给回到北京的毛泽东。毛泽东收到周世钊的信及诗后,于同年10月4日复信周世钊,并附上七律一首:
春江浩荡暂徘徊,又踏层峰望眼开。
风起绿洲吹浪去,雨从青野上山来。
尊前谈笑人依旧,域外鸡虫事可哀。
莫叹韶华容易逝,卅年仍到赫曦台。
诗中的“尊前”即指酒席前;“域外鸡虫事可哀”,指国际间的某些事件像鸡虫得失一样渺小,人们为这些小事而勾心斗角是可悲的。诗人回忆了他们30年前结伴读书的美好年华,回忆了当年他们在赫曦台读书、探求真理的情景。
1961年12月26日,毛泽东在他68岁生日这天,致信周世钊,信中说:“惠书收到,迟复为歉,很赞成你的意见。你努力奋斗吧。我甚好,无病告慰。‘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朝云薜荔村。’‘西南云气来衡岳,日夜江声下洞庭。’同志,你处在这样的环境中,岂不妙哉?”毛泽东同时还写了那首著名的《七律·答友人》,诗云:
九嶷山上白云飞,帝子乘风下翠微。
斑竹一枝千滴泪,红霞万朵百重衣。
洞庭波涌连天雪,长岛人歌动地诗。
我欲因之梦寥廓,芙蓉国里尽朝晖。
诗中倾注了毛泽东对湖南家乡的深深怀念和对家乡人的美好祝愿。
毛主席的竹拐杖
毛泽东一生喜爱爬山,新中国成立后每次外巡,只要条件允许,总要去登高山,攀高峰,去眺望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风光。
有一次他去爬苏州的丁家山,工作人员考虑到他已年近古稀,行走不便,便决意去为他备根拐杖。于是工作人员从住地附近砍了一根竹子,在底部绑上一块胶皮,以避碰撞声,且可防止打滑,再把竹节刨一刨,以免戳伤手,就这样因陋就简,把制作好的拐杖送到毛泽东的手中。毛泽东见了非常高兴,夸赞他们想得周到,既省钱又适用。他拄着拐杖出发了。
开始爬山了,工作人员提出两条要求:第一,爬一座山,中途要稍停休息休息;第二,适当时候,要让医生查查脉搏、呼吸等情况。开始,毛泽东不同意,说这是医务人员“小题大做”。他总是说:“我这辈子爬了不少山,累不坏。井冈山那么高,还不是靠两只脚走过来的!更不要说转战陕北了,那是怎样一种情况啊!”说到这里,毛泽东放下心爱的竹拐杖,坐在路旁的石块上,陷入往昔的沉思中。
1947年,蒋介石命令胡宗南20多万军队进攻延安。当时我军在陕北仅2万余人,不足敌人的十分之一。党中央决定撤离延安,转战陕北。胡宗南匪军对延安进行狂轰滥炸,又对我部进行围追堵截。毛泽东临危不惧,采用了“蘑菇战术”,将敌人磨得精疲力竭,然后消灭之。一天,部队冒着细雨,爬上王家湾西边的山梁。虽然是六月天,但细雨迷濛的深夜,仍有几分凉意。爬到山顶,风雨越下越大,路一走一滑,天黑得伸手难见五指。牲口不能骑了,毛泽东下了马。大家要用担架抬他,他拒绝了,说:“我早说过不坐的,你们愿意扛就扛着吧。胡宗南一进攻,把我的身体锻炼得结实了,还得谢谢他呢!”说着,他步行着往上爬。随行人员为了防止他滑倒,从路旁折下一根柳条棍,让他拄着。从此,就有了54岁的毛泽东拄着棍子打仗的故事。从那时起,毛泽东就对拐棍有了深厚的感情。
想到这些,毛泽东不由自主地拿起了竹拐杖,起身继续往上爬。他的步子不紧也不慢,能持续很长时间,有相当的耐力。
毛泽东就是拄着这根竹拐杖,在杭州有时去爬海拔257米的南高峰,有时去攀314米的北高峰,有时又去登海拔239米的玉皇山。
由于毛泽东有根竹拐杖,因此行动起来也就放心多了。他逢人便扬起拐杖说:“三条腿总比两条腿稳当。”
随着时间的推移,毛泽东的竹拐杖被主人摸得又光又亮。毛泽东拄着它登上过“天下第一关”——山海关,又撑着它爬上十三陵;就是到故宫看国宝,它也不曾离开过主人的手。由于关键时刻毛泽东总是离不开这根拐杖,借助它的力量征服了不少名山大川,所以毛泽东对它的感情也日增一日。
1965年,毛泽东在长沙会见了越南共产党主席胡志明。当时美国正扩大侵越战争规模,越南人民处于严重困难关头,毛泽东站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立场上,对越南党和国家提出的援助请求尽力予以支持。毛泽东还亲自到蓉园看望了胡志明,招待胡志明吃饭,请他观看湖南木偶戏,并和他一起合影留念。胡志明极为高兴,也很感激。分别时,他提出要用自己漂亮的拐杖与毛泽东的竹拐杖交换,作为这次会见的纪念。毛泽东婉言拒绝了,他风趣地对胡志明说:“不换。你的太漂亮了,我还是用我的讨饭棍好。”
之后,毛泽东又带着自己的竹拐杖重上井冈山。一次,毛泽东拄着它攀登宾馆后山,爬上山坡,他高高地举起手中的竹拐杖,寓意深长地对身边工作人员说:“这东西是个好武器,平时可以帮助我们走路,坏人来了可以有它自卫,打击敌人。”说完他又自信地往前走。恰好这时山坡的甬道上走过一群活泼可爱的幼儿园小朋友,他们认出了毛泽东,便高喊:“毛主席!毛主席!”毛泽东只好停下来频频向他们招手。
1966年6月17日,毛泽东最后一次回到韶山。到达之前,韶山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在做准备时,想到1959年毛泽东回故乡时,清早拜谒父母墓,山高路滑,很难上去,但却没想到要为他准备一根拐杖,还是村民庞阿公赶紧打发儿子庞景霞送去一根踩田棍。这次,他们特意上长沙买了一根精致的雕花拐杖,送到他的房间里,告诉他外出时用。毛泽东深深地感谢乡亲们为他想得周到,但没有接受拐杖,仍旧拄着自己的竹拐杖,离开时也没有忘记随身带着。至今,伟人已去,这根竹拐杖已成为毛泽东遗物中的珍品,被韶山毛泽东同志纪念馆珍藏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