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白云山据《佳县志》记载,明万历三十三(1605年),终南山道士李玉凤云游四方,来到白云山,观其山其景秀,便结庐而居,采药治病,设化教民,普济众生。他医德高尚,医术精湛,一时间名扬四方,被尊为玉凤真人。白云观便是在真人的主持下开始修建的。明万历四十六(1618年)神宗皇帝朱翊钧给白云山颁施对旨一道,亲赐《道藏》4726卷,从此白云山名声大震。当地大兴土木,营造道观,后经历代续建补葺,建成了以道为主兼有儒、释庙宇各类建筑100余处、占地200余亩的宏大宫观。成为全国著名道教圣地,为西北地区最大的明清古建筑群。
走着看庙才虔诚
金秋的陕北硕果累累,正是收获的季节。1947年10月陕北战争的紧张阶段已经过去,西北野战军向南挺进,横扫黄龙山区,接着又攻克延长、延川、清涧三座县城,绥德、瓦窑堡之敌闻风而逃。因此,除延安、甘泉、富县几个孤立据点,所有陕北被胡宗南军队侵占的县城都回到了人民手中。
10月下旬中午,毛泽东同周恩来、任弼时率中共中央机关来到佳县境内。毛泽东一行从神家堡向佳县县城出发,向东行了约30里地,来到了一座山下,抬头一望,只见佳县县城陡直地挺立在山顶,有个同志不由得说:“哟,原来佳县城这么高呀!”
“行军打仗,我们从来就不怕山高路远,今天更难不住我们了。走,上!”毛泽东说罢撇下老青马,大步踏上石阶。
来到佳县城,只见黄河就在县城山脚下,穿山过峡,欢快地跳跃着,好像一条游龙,夕阳洒在河面上,迸溅出万点金花。河岸上,柿树林红得似火。
佳县县长指着一条小路说:“从黄河上佳县城,只有这一条小路可通!”毛泽东指着西南边一座大山问道:“那是白云山吧?”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峰峦巍峨,彩霞沿着峰顶绣出一道灿烂的金边。县长说:“就是白云山,山上还有个白云庙,远近闻名,香火集市,热闹得很。”
毛泽东点头说:“倒可以去看看。”
白云庙创建于明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清雍正二年(1724年)重修并增建。有53座各种不同形式的殿、庑、亭、阁、楼、台等,白云庙布局依山就势渐次升高,松柏相映,远望似飘浮于白云之中的仙宫,有“白云胜景”之称,在陕西省明、清建筑中是比较庞大的一群。庙内有590余幅彩色壁画,有明、清佛教经典故事,也有山水人物等,构图匀称,笔画挺秀,实为民间佳作。有碑石108块,多为修庙布施等功德碑。除佛教外,也有道教内容。每逢庙会游人接踵而至,络绎不绝。
毛泽东眼睛闪着兴奋的光芒对他的卫士长李银桥说:“银桥,你到过寺庙吗?”
“见过小庙,没见过大庙。”
“我是去过大庙的。”毛泽东垂下眼帘,陷入遥远的回忆之中,他想起了在湖南长沙读书时,身无分文,徒步五县,到沩山寺的情景。
呆了一会儿,毛泽东问:“想不想去看庙?”
李银桥犹豫一下说:“都是一些迷信……”
“片面,片面。那是文化,懂吗?”
“我不懂。我只懂写字看书是学文化。”
“那是名胜古迹,是历史文化遗产。”毛泽东语气坚定地说,“明天我们去看庙!”
第二天早晨,天晴气朗,阳光明媚。毛泽东一早醒来,精神振奋,连报纸也不看,便急着要去看寺庙。当李银桥牵来老青马,准备让毛泽东骑马上山看庙时,毛泽东却抓起根柳木棍,手腕一旋,朗声说:“不骑马了,看庙嘛,走去才显得虔诚。”
沿着盘山的松柏林荫道上山时,毛泽东问陪他来看庙的当地县长:“你是父母官,你说这座寺庙为什么叫白云庙?”
县长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既然山叫白云山,那么庙当然就叫白云庙了。”
毛泽东摇摇头,说:“我听老百姓讲,这山顶常有白云缭绕,依山建了50多座殿、庑、亭、台、楼、阁,重叠连云,远望似飘浮于白云之中,所以叫白云山庙。”
县长对毛泽东如此细致的了解深感惊讶和叹服,连说:“还是主席调查得仔细,还是主席调查得仔细。”
毛泽东笑笑,又问:“这庙是什么时候建的啊?”
县长很为难:“好像有年头了,嗯……说不准。”
“始建于明,增修于清。你这父母官,治下只有两处名胜,这里一个,香炉寺一个,你竟还搞不清。”
“都是些迷信东西……”
“哈哈,我猜你也是这么想。片面了,同志!这首先是文化,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你是守着元宝当石头啊!”
毛泽东爬到白云山顶,俯瞰大地,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深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说:“可惜今天没有白云,否则我们就真成了一群腾云驾雾的神仙了!”
话音刚落,从茂密的柏树丛里走出一个老和尚。他虽然不认识毛泽东,但看到是县长陪同,就料到是位首长,忙合掌施礼。
毛泽东与他握手:“我们来参观你这个大寺庙。”
老和尚弯着腰:“欢迎,欢迎。首长请。”
毛泽东笑了:“你们过去不是称‘施主’吗?不要破坏了规矩。”
只此一句话,老和尚就像受到什么触动,重新认真地打量了一眼毛泽东。
来到方丈禅室,屋子日久无人打扫,桌椅蒙了灰尘。老和尚又吹又弹,请毛泽东落座。毛泽东摆了摆手:“不要费事,我们坐下聊聊嘛。”老和尚还是坚持给毛泽东献上一杯香茶,尔后才坐下。
毛泽东问:“你们现在生活怎么样啊?”
老和尚看一眼县长,含含糊糊地说:“好,好着哩。”
毛泽东微笑着,诚恳地说:“出家人不打诳语。你们是超脱的,更要讲实话。”
老和尚深受感动,实话实说了:“不瞒施主,以前信神的多,出家人也多。布施的人多,收入也多,生活很好。后来信神的人少了,出家的人少了,布施的人也少了,生活一时有些困难。”
“嗯。”毛泽东点点头,“你能讲实话,这就好。有什么困难你都说说。”
“布施的人少,遇到庙会也收不了几个钱,吃穿都有些困难,庙里散去不少人。后来人民政府叫我们自力更生,种点儿地,搞些农业生产。开头不习惯,现在手脚灵便了,倒也能劳动。”
“这不错呀,这是一大改变啊!现在生活到底怎么样呢?”
“现在打的粮食够吃,其他穿衣、治病、修理寺院,一概由政府包下来。再加上收布施香火,生活也蛮好的。出家人不打诳语,确实蛮好的了。”
毛泽东脸上浮现出笑意:“你觉得这样安排还妥当吗?”
“托毛主席的福,安排很周到。出家人也得随着社会进步啊!”
“讲得好!社会变了,人也要变。过去,和尚一不生产人口,二不生产粮食。现在要变。不生产人口可以,不劳动不行。边区是保护宗教信仰的,但是要劳动。参加劳动以后,身体好了,也不剥削人了,这就对了。今天我在你这里‘取经’了。”
老和尚高兴得边笑边点头:“不敢,不敢。”接着又说,“现在新社会,没有出家的人,我们这些人都老了。”
毛泽东理解了老和尚的意思,对县长说:“这可是个问题。他们年岁都大了,如果不收些年轻的,再过上几十年,这个地方就没人管了,这可不好。他们还是要收些徒弟,要往下传。边区政府是保护宗教自由的嘛,你们开会时也提一提,只要有人愿意出家,我看还是要收些新徒弟。”
老和尚高兴起来,说:“我也是这么想,如果不收徒弟,将来就没有人上白云庙来了。”
毛泽东又询问他种多少地,打多少粮,白云庙建于何时,增修于何时,鼎盛时期有多少和尚等等。然后由老和尚领路,去参观寺庙。
寺庙很大,各式各样的佛祖、菩萨、金刚、力士,栩栩如生。毛泽东尤其对那些雕刻、塑像、石碑和牌匾感兴趣,看得很仔细,一字一字读,表情肃穆,不时发出感叹之声。毛泽东看着真武铜铸大像和两廊十个泥塑神像说:“过去统治者为了统治天下,费了很大心机。这全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修起来的,这是艺术,文化遗产要保护。”
老和尚频频点头:“施主说得对,施主说得对。”
毛泽东似有所动,回忆着说:“我在长沙读书,暑期里走了五个县,搞社会调查。我去了沩山寺,和尚们叫我施主,我说我不是施主,我一文不名,我只是讨一顿斋饭……”
毛泽东忽然把头转向县长:“请县里拨一些经费,把庙修一修。”
县长说:“我回去马上办。”
毛泽东继续向前走去,脚步似乎轻松了许多。李银桥想,他一定有了却一桩心事的愉快之感。
告别时,老和尚依依不舍地送出寺庙,殷勤地说:“明天九月九,这里有庙会,还有大戏,施主也来看看吧,热闹着哩!”
毛泽东笑着说:“谢谢了,我们明天就来看看戏。”
赶庙会
第二天一大早,大路上就热闹起来。老乡们三人一伙,五人一群,喧嚷着去白云山赶庙会。
毛泽东兴致很高:“走,咱们去赶庙会,看大戏。”
李银桥说:“人这么多,乱糟糟的……”
“你们又怕不安全吧?赶庙会就是赶热闹,人少了还有什么意思?”毛泽东已经拿起了他那根柳木棍,嘴里仍在说:“看庙看文化,看戏看民情。不懂文化,不解民情,革命是搞不好的。老百姓利用庙会去行善做买卖,我们去可以学到很多知识,了解这一带的民情和习俗,这对我们接近群众有很大好处。今天只留两个人看门,大家都去!”
就这样,大家都随毛泽东又上了白云山。
这天是正会,山上万头攒动。庙里香烟缭绕,还摆了许多吃食。山顶最高一层庙院里搭了戏台,锣鼓震天响,陕西梆子开场了。毛泽东挤在群众后边伸长脖子朝台上望。
会场忽然起了骚乱,原来是有人认出了毛泽东。
“毛主席,毛主席来了!”
越来越多的人传递着这句话,老乡们兴奋得连戏也不看了。有人搬来椅子请毛泽东坐。毛泽东连连摆手:“不要,不要。大家都站着,我一个人坐着,那不是太孤立了吗?”说着便朝人群里挤。
可是,老乡们哪肯听,就连台上的演员也停下了演出,挤出来看毛泽东。
毛泽东悄声招呼群众:“看戏吧,老乡们,咱们都是来看戏的。”又朝台上招呼:“你们快演吧,我是来看你们演出的,大家是来看戏,不是来看我的。”
好一阵子人们才平静下来,演出继续进行。毛泽东始终站在群众当中,一心一意地欣赏台上的陕西梆子。
过了几天,毛泽东结束了农村社会调查,告别房东,告别乡亲们,转移到了米脂杨家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