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三分爱七分管·养育女孩手册
32149700000064

第64章 让女孩学会遇事不焦不躁

和同龄女孩比起来明显胆小、怕人,喜欢黏着父母;

爱做一些咬指甲、抓挠皮肤或头、揪头发、磨牙等以前不做的小动作;

情绪烦躁,容易哭、爱发脾气、难安抚;

喜欢纠缠父母,一旦远离父母,就表现出莫名的恐惧和紧张;

不愿上学,经常找借口说自己肚子痛、头痛;

出现严重的身体不适,如心悸、呼吸困难、手抖、出汗、恶心、尿频、昏倒、胸闷等;

入睡难,失眠,经常做噩梦;

注意力不集中,拒绝反应强烈;

……

以上这些,都是女孩典型的焦虑症状。焦虑是较常见的一种情绪障碍,会让女孩感到恐惧、烦躁、紧张、痛苦,严重时还伴有生理反应。过度的焦虑往往会影响女孩的智力发展,并且容易诱发抑郁、孤僻、自卑等心理疾病。因此,父母发现女孩出现焦虑情绪后,应予以科学引导,以便让女孩尽早摆脱困扰。

有一位父亲在求助了心理医生后,终于缓解了女儿的焦虑情绪:

女儿采萱今年上初二,在学习上,她的各科成绩都较为理想,但就是怕考数学。为什么呢?因为初一第一次期中考试时她就在数学上栽了跟头—她的数学只考了59分。从此之后,只要考数学,采萱就吃不下饭,睡不好觉,生怕数学考不好。她十分紧张,尽管她一再告诫自己静心答题,可每次都紧张得头顶冒汗。若有一点不顺利,还会出现耳鸣。我告诉她不必这样,应放松,但就是不管用。后来,我带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听了女儿的叙述,告诉她这是一种反射性心理异常,通常被称为焦虑症。对于女儿采萱的情况,医生建议我平时多对采萱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比如,自己设计几张数学试卷,星期天时,让采萱像应对真正的考试那样考一下,尽量模拟学校考试的氛围。

后来,在老师的配合下,采萱班上几个朋友一同参加了对采萱考数学紧张的矫正训练,一段时间之后,她终于不再害怕考数学了。

通常情况下,多数人的焦虑体验是暂时的,而且具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但并不会对人体产生太大的影响,但是当焦虑变得日益严重并影响女孩的日常生活时,父母就要注意了。下面就给父母提供一些相关方面的教育方法:

方法一:对女孩的期望与要求要合理

现在,独生女现象比较多,她们担负着好几代人的希望。所以,父母难免会对女孩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但父母一定要注意提的要求要顺应女孩的生理和心理特性,否则处理不当,就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另外,父母要学会尊重和理解女孩,对女孩不要太苛求,尤其是当她未达到要求时,千万不要嘲讽挖苦或者冷漠相对,这样会使女孩感到压抑,从而加重她的焦虑。

方法二:努力为女孩改善家庭环境

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家庭环境是防止女孩过度焦虑的“良药”,而父母有责任和义务提高自己对女孩的管理、教育能力,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女孩产生的问题。

所以,父母要尽量每天抽出几分钟时间与女孩谈心,这不但会拉近父母与女孩的距离,而且会增进感情。如果你想让女孩远离焦虑,那就要做到这些:创造整洁、朴实、有条理的家庭环境;家庭成员之间和睦、民主,有意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家庭氛围。这是让女孩远离焦虑、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

方法三:帮助女孩纠正消极思维

假如女孩容易紧张、焦虑和恐惧,你一定要高度重视,帮助她澄清认识。因为很多小女孩的焦虑,时常不是真实的困难造成的焦虑,而是消极思维和不合理的猜测夸大了困难,贬低了自己的能力。因此,父母应帮助女孩识别和监测不合理的思维和担忧,教会她合理思考。例如对那些胆小怯懦、优柔寡断的女孩,父母应多给予其鼓励和肯定,促使她们尝试探索、冒险和犯错,不惧怕承担责任。

专家给父母的管教课堂

发现女孩出现焦虑情绪时,英国教育家伊丽莎白·哈特利·布鲁尔给父母们提供的解决方法是:

1.尊重女孩的恐惧和焦虑、急躁,即便这些情绪在你眼里看起来荒唐可笑或缺乏理性。

2.如果你无法帮助女孩,应尽早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