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家庭保健医:常见病防治指南
32127100000086

第86章 便

便血是指血从肛门排出体外,或在大便前后,或单纯下血,或与粪便混杂而下的病证。常因饮食劳倦、情志所伤、感受湿热之邪等,导致胃肠积热,热伤脉络;或瘀阻脉络,血不循经;或气虚不摄,血液外溢下渗而成。常见于西医学中消化系统疾病,如消化性溃疡、出血性糜烂性胃炎、胃黏膜脱垂、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胃癌、应激性溃疡、结肠息肉、肠套叠等病,以及某些血液病、急性传染病、肠道寄生虫病等出现便血时,均可参照本篇辨证论治。

症状可见大便血色鲜红、黯红或紫黯,甚至便黑如柏油样,次数增多,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治疗

1.应急措施 严重便血者,应绝对卧床休息,取平卧位,并注意保暖。伴吐血者,暂禁饮食。紧急止血措施:①大黄粉(片)3克,每日3次,口服。②田七粉3克,或云南白药1克,每日4次,口服。③血宁冲剂1包,每日4次,冲服。④紫地合剂50ml,每日4次,口服。⑤紫地合剂洗胃:将紫地合剂经胃管注入胃内,每次200~400ml,并协助患者左右转动身体,使药液与胃各部接触,随即抽出,反复2~3次,然后再注入200ml保留胃内,每天1~3次。出血停止后,继续治疗24小时,然后拔出胃管,改为口服。本法对大出血者有快速止血作用。⑥紫地宁血散2支,每日3次口服。⑦芨竭散6克(白及粉4.5克,血竭粉1.5克),每日2~3次,口服。⑧内窥镜下局部止血:急诊纤维结肠镜检查,找到出血灶,选用以上止血药,经结肠镜活检孔由塑料管注入。本法具有快速直接局部用药而止血的作用。⑨气衰血脱者,即用生脉注射液10~3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静脉注射,每隔15~30分钟1次,连续3~5次;或用参附注射液10~20ml加入50%葡萄糖注射液40ml中静脉注射。以上药物亦可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此外,还可用独参汤煎服,并配合输血、输液等治疗。

2.西药 ①安络血2.5~5 mg,每日3次,口服。②止血敏0.5~1.0g,每日1次,肌肉注射。③止血芳酸O。1~O。2g,静脉注射或静脉点滴,大量可用O。6g,每日1次。

3.中药 可分胃中积热型、肝胃郁热型、瘀血阻络型、热毒内结型、湿热蕴结型、脾气虚弱型、脾胃虚寒型、气随血脱型等辨证治疗。

4.中成药 ①人参归脾丸1丸,每日2~3次,口服,适用于脾虚不摄之便血。②热毒清4~6片,每日2~3次,口服,适用于热毒内结,三焦火盛之便血。③槐角丸9克,每日3次,口服,适用于痔疮便血。

5.单验方①取侧柏叶、白及各10克,共研细末,每次3~6克,每日2次,冲服;或取乌贼骨、白及、甘草各等份,研极细末,每次3克,每日3次,冲服;或取黑木耳30克,置瓦上煅枯,拌红糖,研细末,开水送服。可止血通便,用于大便下血。②取槐花、侧柏叶、荆芥穗、炒枳壳各50克,做成内服散剂,每次6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用于肠风下血,便前出血。⑧取黑芝麻、黑大豆各15克,水煎服,或水煎代茶饮,可养血补血,润肠,用于大便下血。④取丝瓜1个,槐花30克,将丝瓜烧灰,与槐花共研细面,空腹米汤送服6克,可凉血止血,用于大便后下血鲜红。⑤取鲜椿根皮(去老皮,南墙下的)250克,鲜梨1个,鲜姜60克,红糖30克,水煎服,轻者1剂,重者连服4剂,可清热凉血止血,用于大便脓血混杂。⑥取槐豆10克,炒黄,泡茶饮,可凉血止血,用于大便前后下血鲜红。取地榆炭30克,研末,分4次用白开水送服,2日服完,可凉血止血,用于大便前后下血鲜红。⑦取鲜小蓟适量,洗净捣汁,稍加温,顿服250毫升,可凉血止血,用于大便下鲜血。取荸荠汁、好酒各半盅,混匀,空腹温服,可凉血止血,用于大便下鲜血。⑧取艾叶、生姜各等量,煎浓汤,每服1杯,可温经止血,用于粪后下血,色紫黯。取白鸡冠花并籽30克,炒焦,水煎服,可化瘀止血,用于粪后下血紫黯。⑨取旱莲草100克,葱白2根,将旱莲草浓煎,葱白汤送下,可凉血止血,升阳通络,用于肠风下血(便前下血,或大便与鲜血齐下)。取茜草30克,水煎顿服,可凉血止血,用于肠风下血,经久不愈。⑩取酸枣根30克,刮去黑皮,焙干,水煎取汁,温服,服1次不好,隔7天再服1次,可收敛止血,用于便血年久不愈者。

6.食疗 ①猪肠芫荽羹:取鲜猪大肠30克,芫荽60克,洗净煮熟,空腹1次食之,用于胃热或湿热未清之便血。②猪肠汤:取猪大肠90克,加黄连、木香末各30克,将猪大肠洗净,黄连、木香末填人肠内,扎紧两头,用米醋煮烂,分3次空腹食之,用于胃热、湿热之便血。③猪肠槐米汤:取猪大肠120克,槐米15克,同入瓦锅内,加水适量,煮3~4小时,去渣顿服,每日1次,连服数天。④丝瓜瘦肉汤:取丝瓜100克,瘦猪肉90克,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至肉烂,加食盐调味,分2次服食。⑤银耳玉竹煲兔肉:取银耳6克,玉竹15克,兔肉250克,加适量水同煲熟,加盐调味服食,用于血虚伤津之便血。⑥黄芪红枣龙眼炖牛肉:取黄芪30克,龙眼肉15克,红枣10个(去核),牛肉250克,将上料放锅内,加水适量,文火炖熟,调味后服食。⑦取好藕500克,红糖120克,将藕蒸熟切片,与红糖拌匀食用,可行瘀止血,用于大便下血。⑧取黑芝麻500克,炒焦,加等量红糖拌匀,随意吃,可养血润肠,用于大便干结带血。⑨取柿饼4个,红糖120克,入锅同煮,一并顿服,连服3天,可清热凉血,用于日久便血(俗称血屎痨)。

生活饮食调养

1.安慰病人,消除其紧张、恐惧、烦恼等不良情绪。

2.便血多者,应卧床休息,随时注意面色、精神变化。

3.饮食应以软烂少渣、易消化、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为宜,需少食多餐。禁食辛辣、香燥、煎炸、熏烤、盐腌食品,食物应温凉适宜,吃饭要细嚼慢咽,吃七成饱。

4.劳逸结合,避免劳累和紧张,适当静卧养神,动静结合。

5.注意腹部保暖,防止因受凉而刺激肠蠕动。

6.注意饮食及个人卫生,不食生冷糜烂变质食品及剩饭剩菜,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饭后漱口。

7.戒除烟酒,不喝浓茶咖啡。

8.坚持有规律的有氧运动,通过散步稳定情绪,调整胃肠功能,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对读者提示便血是指大便时便出血样粪便,色黯红有块,或与粪便混合,或呈柏油样稀便,次数多,无腹痛感觉。若大便时腹痛下坠、排出脓血样且量少质粘的脓血便、肛门灼热,属痢疾。若大便时首先便血,呈喷射样鲜红血,后再排便,或血随便出,或便后出血量少,肛门有异物感为痔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