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禅道与人道
32124300000062

第62章 惜福得福报,帮人有人帮

布施,是帮人,也是惜福。在给予别人精神和物质的帮助中,为对方提供了一个温暖的空间,也给自己创造了一个实现的空间。懂得布施,才能实现心灵的富足、功德境界的提升。佛经上有这样一段记载:佛陀的弟子之中解义能力最好的阿难,有一天在一个贫民地区乞食。一位施主对他说:“我贫穷,不能布施。”

阿难说:“布施可以使你富有。”

施主说:“我贫穷到三餐不继,怎么能布施呢?”

阿难说:“那你就把贫穷拿来布施。”布施使人感到富足和实现的心理回馈,这是已经被心理学家所肯定的。但是怎么把贫穷拿来布施呢?这就是说,如果你奉行布施波罗蜜,你的贫穷之心将随着布施而消失。

经常布施的人,是一个懂得知足惜福的人,珍惜现有的一切,不会轻易地糟蹋或浪费任何一份资源,也绝对不会以贪婪之心妄图非法。一个懂得知足惜福的人,无时无刻不在布施培福,所以福报也将绵绵不绝。

一生中有多少福报都是固定的,不知惜福的人挥霍成性,往往青壮之年就把一生该有的福报提前享受了,于是就演变成“少年得志老来悲”的凄楚下场,不可不慎。佛法告诉我们,纵然只是一滴水,都是前世的善根福德因缘才能拥有的,绝对不能轻易地浪费。懂得惜福,福报才能一辈子享用不完。有一位继承庞大祖产的不肖子,生活奢靡浪费、好赌成性,没多久,就将庞大的家业败光而沦为乞丐,四处飘零、受尽凌虐。有一次,他乞讨到一家门口,主人好心地端了一碗粥给他吃,他感激得哭了出来,磕头千谢万谢。

主人对他说:“其实你不用感谢我,这粥原本就是你家的。”乞丐诧问其因。原来这家主人的房屋紧临着原先他们家厨房的墙外,见富贵人家每天洗米时,大把大把的米粒随着洗米水冲流而出,他直呼浪费,一一将之掏沥起来,一家子就有了直到现在也吃不完的粮食。乞丐听了,对自己从前的糟蹋浪费、不知惜福后悔不已,但为时已晚。所以说,惜福才能得福,不知惜福,终将痛苦一生。惜福,是对现有福报的珍惜;布施,则是对他人苦难的救度。

佛法讲布施共分为三种:财布施、法布施、无畏布施。布施并不是如一般人所想象的“把财物施舍出去”这么简单而已。

佛告诉我们,修三种布施,得三种福报。修财布施得财富、修法布施得智慧、修无畏布施得健康长寿。只要你肯修因,必能得到美果。

“布施”是佛法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之首,如果我们能以般若(妙智慧)来行布施,就可以称为“布施波罗蜜”了。布施能得到世间的财富、智慧、健康长寿的福报,布施波罗蜜则更进一步地跃升到修功德的境界。三轮体空(布施时,不着布施者、受施者、布施物的相)的布施让人快乐自在、无滞无碍,它是真正的“布施波罗蜜”,懂得惜福,才会幸福;懂得快乐布施,就得圆满自在。

请记住:人生的成功就在“帮人”与“被帮”之间。

人生之禅:

禅认为,人若不懂得布施,便不会体验到自己的富有。自己不懂得奉献感情,天伦之乐也就培养不起来。自己如果不好好做一番事业,为社会服务,权势又有什么用呢?人如果不能奉献,就会穷困得捉襟见肘。切记呀!只有布施才能让你感到富裕和自我实现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