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禅道与人道
32124300000116

第116章 快乐的心态让人生更绚丽

拥有快乐的心态可以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玛格丽特·柯贝特发现:人在快乐的思维中记忆大大增强,心情也很轻松。精神医学证明:在快乐的时候,我们的胃、肝、心脏和所有的内脏会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几千年前,贤明的老所罗门王有一句格言:“快乐的心有如一剂良药,破碎的心却吸干骨髓。”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了快乐与犯罪行为的关系之后,得出结论说:古老的荷兰格言“快乐的人家不邪恶”,在科学上是站得住脚的。他们发现,大部分罪犯出身于不幸的家庭,或有一段不快乐的经历。耶鲁大学对“挫折”做过10年研究,结论是,我们所说的不道德和对他人的敌意,很多是因为自己的不幸才造成的。辛德勒博士说:不快乐是一切精神疾病的唯一原因,而快乐则是治疗这些疾病的唯一药方。

平时我们对于快乐的普遍看法常常是本末倒置的。我们说:“好好干,你会快乐。”或者对自己说:“如果我身体健康、有所成就,我就会快乐。”或者教别人“仁慈、爱别人,你就会快乐。”其实更正确的说法是:“保持快乐,你就会干得好,就会更成功,就会更健康,对别人也就更仁慈。”

快乐需要拥有克服困难的心理与行动,需要有乐观面对困境的心态,如能这样,人生定会美丽。

快乐是一种可以培养的心理习惯。阿伯拉罕·林肯说:“只要心里想快乐,绝大部分人都能如愿以偿。”

现实生活中,没有一个人能随时感到百分之百的快乐。正如萧伯纳所讽刺的那样,如果我们觉得不幸,可能会永远不幸。但是,我们可以利用大部分时间想一些愉快的事,应付日常生活中使我们感到不痛快的事情和环境,从而使我们感到快乐。我们对事情牢骚、不满、懊悔、不安的反应,在很大程度上纯粹出于习惯。我们做这种反应已经“练习”了很长时间,也就成了一种习惯性反应。这种习惯性的不快乐反应大多起因于我们自以为有损于自尊心的某种事情。甚至一些非个人的原因也可能被认为是伤害我们的自尊心而引起我们不快乐的反应,如要乘的公共汽车来迟了,要打高尔夫球时偏偏下雨了,等等。

养成快乐的习惯,你就变成了生活的主人而不再是奴隶。正如史蒂文森所说过的:“快乐的习惯使一个人不受,至少在很大程度上不受外在条件的支配。”

人是追求目标的生物,所以,只要他朝着某个积极的目标努力,他一定能自然正常地发挥作用。快乐就是自然正常地发挥作用的前提。人只要发挥目标追求者的作用,不管环境如何,他都会感到十分快乐。爱迪生有一间价值几百万美元的实验室没买保险而被火白白烧掉了,后来有人问他:“你该怎么办呢?”爱迪生回答说:“我们明天就开始重建。”他保持着进取的态度,可以断言——他绝不会因为自己的损失而感到不幸。

人生之禅:

我们所谓的灾难很大程度上完全归结于人们对现象采取的态度,受害者的态度只要从恐惧转为奋斗,坏事就往往会成为令人鼓舞的好事。在我们尝试过避免灾难而未成功时,如果我们同样面对灾难,乐观地忍受它,它的毒刺也往往会脱落,变成一株美丽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