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最真实的汉朝
32113200000064

第64章 刘家正统有百年

汉成帝是个短命的皇帝,公元前7年即病逝于长安未央宫,未留一个子嗣。经过权臣们的反复酝酿,最终推举成帝之侄刘欣为皇帝,史称汉哀帝。早在成帝驾崩前一年,即绥和二年,成帝还踌躇满志,对朝廷高级管理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主要目的是调整“三公”——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三者之间的关系。成帝改革之前,丞相是“三公”之代表,属“领首”,其余都须听从丞相。如此,便造成丞相一党独大的局面,更让外戚王氏牢牢地控制了中央政权。“绥和改制”之后,“三公”权力平等,独立运作,互相牵制,形成初步的三权分立格局。

让人万万未曾想到的是,成帝即于第二年暴病而终,改革尚未完成。刚刚接位的汉哀帝,也曾雄心勃勃,恢复武汉、宣帝时期的君主专制,苦于自己出身于藩国,想在皇位上坐稳,就必须依靠“三公”大臣,因此,“绥和改制”只能在哀帝与权臣们的妥协中不了了之。但哀帝有政治雄心,渴望建立一套属于自己的君主专制制度,由此可见,哀帝政治能力突出,而且,更让人熟知的,还有哀帝的风流史。据传,哀帝与同性密友董贤之间关系暧昧,产生了一个“断袖”风流公案。很多时候,人们更愿意知道哀帝的风流韵事,事实上,哀帝在政治的憧憬与行动,更让人敬畏。

哀帝刚刚上台,即全力打击王氏外戚集团,试图削弱其政治影响力。首先,哀帝将大司马王莽罢免。这一举动,让全国上下明白,哀帝想“中兴”大汉江山往日辉煌,而事实是,王莽已掌握一群朝野内外的儒臣,就是体制之外的儒生,也为王莽热心追随儒家思想而感动,甚至会誓死效忠王莽集团。鉴于这种形势,哀帝痛下决心,又将王莽逐出京城。这样一来,王氏集团势力如无头苍蝇,越来越惊恐。在此情况之下,儒臣的地位受到挑战,王莽是忠实的儒家思想拥趸,不出问题,儒臣会为王莽的归来而缠斗不休。

绥和二年(公元前7年),王氏外戚集团最高代表、大司马王莽因职务问题被哀帝罢免,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王莽自认为是“标准的儒家子弟”,从不“犯上”,因此坦然接受。两年之后,为了彻底削弱王氏外戚集团势力,哀帝下令王莽一族全部离开京城,回归封地南阳新郡。在南阳,王莽度过了三年孤寥无助的时光。这时,王莽撞真正能以局外人,或在野乡人在视角观察大汉王朝的政治前途。因此,三年时间虽然让王莽踌躇不前,但却为他酝酿新的政治前程提供了无尽的精神力量。

哀帝时期,全国上下已深信“天人感应”理论,就王莽来说,公元前10年的岷山坍塌事故,在其心中始终难以抹去,尤其是帝国意识形态的权威解释者刘向的阐述,让他对汉王朝越来越无信心。刘向称,“周朝那会儿,岐山坍塌,三川枯竭,结果周幽王死于非命中。岐山正是周朝的发祥地。我们汉帝国,兴起于蜀地、汉中,如今龙兴之地山崩川竭,天象显示也不与此吻合,看来亡国之日不远矣!”

不但身为皇族的刘向和外戚集团首脑王莽这样认为,就是哀帝本人也持这种观点。但哀帝有自己独到的解释,认为大汉王朝之所以气数已尽,完全是外戚专权所至。如今,唯一解决方案就是削弱王氏外戚专权的实力,让帝国恢复到武帝、宣帝时期的政治局面上来。

出于此目的,王莽才被哀帝逐出京城。接下来,哀帝打算大有作为一番。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扶植其他外戚集团伸张势力,并形成与王氏外戚势均力敌的局面,这些外戚主要有丁氏家族、傅氏家族,甚至是沉寂已久的赵飞燕家族。这些家族纷纷崛起,坐在南阳草堂内的王莽心中惴惴不安。事实上,哀帝这些动作并不能对汉王朝治病根,因为汉王朝的衰败之根不在外戚专权上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皇权被“天人感应”理论捆绑。

王莽坐在南阳的草堂内,认真地研究重返京城的计划。终日深思熟虑的王莽,突然想到哀帝登基之时的一幕,很是让他后悔,认为自己处理太草率,如果能用心思考,并给出正确的方案,相信自己之后的命运就不会这样。此时,王莽已四十多岁。哀帝刚刚登基没几天,哀帝即在朝堂之上询问王莽:“我的祖母定陶恭王太后应住哪呢?”

王莽一听,心中不禁一颤,很明显,这个问题是针对自己而发的。自己是王氏外戚集团的代表,哀帝竟问及定陶恭王的母亲住什么宫殿,其实是有意排除王外戚家族。所以,这问题问的很蹊跷,不仅仅因王莽是大司马,更是因其姓“王”。本来,这根本不是所谓的“问题”。众所周知,刘欣想继承皇位,就必须遵从“为人后者为人子”,这是所有大臣,包括王莽在内下给哀帝的硬性条件。更不用解释的是,哀帝既然继承了成帝的皇位,就必须断却定陶国中一切直系宗法和亲缘关系,而应宗法和亲缘上承认成帝一脉,即在法律上认可成帝是其“父亲”。这就说明,承认成帝是哀帝的父亲,即承认王政君是自己的亲祖母,也就承认了王莽是其亲舅舅。如此一来,王氏外戚集团又是皇亲贵族,无疑更增强了王氏集团的实力。

很明显,这是哀帝施展的政治手段,即将自己帝位的正统性与宗法来源进行修改,这是王莽等势力集团不能容忍的。王莽站立在朝堂之上,不禁哑然失笑,并不想回答。当时,谁也不知道哀帝打算通过改变王氏的政治地位来挽回汉帝国的强盛。殊不知,王氏集团已成为儒臣集团的领军人物,他们掌握着汉帝国的“天命”以及合法性的解释权。帝国面临的问题,是合法性问题。哀帝却不从儒臣集团中下手,单方面打压王氏外戚集团已不能挽回局面。尤其在王氏与儒臣集团紧密联系的时代,哀帝没有出色政治手腕,是不可能挽回败局的。

自从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理论以来,儒家知识分子就不曾停止过对大汉江山合法性问题的探讨,甚至相当一部分儒生认为,汉王朝只有实施一场彻底的皇权“禅让”,才能实现三代时期的政治文明。就哀帝看来,这似乎不太可能,他渴望恢复武帝、宣帝时的“皇权至上”时代。但到元帝朝,儒生的地位日益上升,并形成对汉王朝主流社会的控制。此时,儒生更赤裸裸地将汉王朝正统性问题提出,例如:眭弘要求昭帝顺应天命,实施“禅让”皇权的方式,赢得上天的垂爱;盖宽饶则极力倡导“帝位循环论”,并为此而自杀成仁……这些儒臣,都对西汉儒家政治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

此时,儒家知识分子正在寻找所谓“天命”,向汉室江山予以致命一击。等了不多时,这一机会终于来了。一天,长安城内的百姓们看到一场极具震撼力的“日食”。刮风下雨,日升日落已成为哀帝政治生活的重要一部分,无不牵动其心智。这此“日食”,将长安城内的高官们吓得坐立不安。这年正好是公元前2年,是年,汉王朝的命运由此改变。

朝廷内外的大臣,特别是朝野上下的儒生坐不住了,纷纷站起来,声嘶力竭地表示为王莽鸣冤,声称是哀帝放逐王莽这种“贤良”之士才导致上天不悦,出现“阴侵阳”的“日食”。哀帝见全国上下一致为王莽说话,并奉承“天命”,不得不妥协,承认“天命”的权威,遂发诏于南阳,请王莽归京,理由是:请王莽照顾自己的姑姑、年老体衰的太皇太后王政君。

王莽之所以会如此受到儒生支持,主要是因其生活、政治和行为上处处以儒家教旨为指导,是个全然儒家化的政治家。儒家讲究人与人平等,“仁者爱人”的传统。一次,王莽的儿子杀了家奴,王莽竟逼迫其子自杀谢罪。可见,王莽遵从、信仰儒教达到痴迷的地步,产生了儒教洁癖。

正是这种儒教洁癖者,成为了西汉帝国的大司马,天下儒生自然会不约而同地靠拢到他身边。此时,哀帝依然在削弱王氏集团势力,并大力扶植丁氏与傅氏。事实上,丁氏与傅氏势力伸张之后,不学无术,无恶不作,再次给儒生以攻击政敌的机会。此时,上天再现“日食”,导致王莽儒家集团有机会攻击皇权的权威。此时,刘家汉室江山一有百年正统,但哀帝时,这种正统被彻底否定了,随之而来的是王莽登上中国古代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