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57年,汉文帝刘恒病逝,接替皇帝位置的是他的儿子刘启。他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汉景帝。在汉景帝的一生中,有著名的两件大事:一是“文景之治”,二是平定七国之乱。一个是在政治上的成就,一个是在军队上的成就,总体说来,都是景帝在治理国家中的成功。从景帝开始,大汉王朝开始从军功集团中央政权走向中央集权国家。这其中原因有众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景帝励精图治,树立皇室权威;另一方面是军功集团辉煌期走过,剩下的军功老臣与高祖刘邦距离遥远。在这一局面的促动下,景帝才有机会强化皇权,为了以后大汉王朝的中央集权提供了政治保证和现实基础。
文帝晚年,申屠嘉担任汉帝国丞相。申屠嘉属军功老臣,早在高祖刘邦打天下时,即从军作战,担任过队率。攻打英布时,申屠嘉已升至都尉。在军功集团中,申屠嘉的功劳不是很突出,属中等功爵。到惠帝时代,申屠嘉升任淮阳郡守,掌握地方政权。很明显,这是对高祖刘邦“白马之盟”的有力践行。
文帝上台之后,首先做的工作就是恢复当年高祖刘邦订立的“白马之盟”政策,以军功老臣为中心,将中央政府和各地方政权分配下去,即以军功爵大小排名,依次按官位大小进行任用。更重要的是,当年随高祖刘邦南征北战的军功老臣们,如今年俸两千石的官员,全部封为关内侯。最终统计,符合这一标准的军功老臣多达24人,申屠嘉名列其中。到“吕氏之乱”被平定之后,文帝全面恢复了高祖刘邦的用人政策,申屠嘉以军功老臣的身份,官拜御史大夫,成为中央政府中仅次于丞相的二号人物。
之前,丞相之职一直由张苍担任。其实,张苍在军功老臣中地位并不高,排名65位。当时,想在第一代军功老臣中选择一个更合适的人选已不可能,文帝只是看张苍与自己的私人关系才任用他的。可见,军功集团在中央政府中的地位已摇摇欲坠。张苍在相位上一坐就是15年。到他年迈退休时,文帝在朝中找不到一个满意的军功老臣接替他。当时,文帝有任用外戚窦广国为相的想法,但议题一提出,即遭到军功大臣们的强烈反对,称这是在破坏高祖刘邦的“白马之盟”,必将给国家带来祸患。慑于这一点,文帝最后勉强选择了申屠嘉。
事实上,申屠嘉并是适合丞相之职,他的政治上并无什么大成就。就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申屠嘉不懂权变,学问粗疏,业务能力很一般,为人处事显得并不合理。根据文帝的想法,让申屠嘉任丞相,象征意义更强,他可以代表军功集团,说明他们依然掌握政府权力,并保持先帝“白马之盟”的政策不变。早年已有“萧规曹随”的传统。因此,申屠嘉只要按部就班地工作,一切都会顺利进行,并不需要太大的政治成就。文帝年间,申屠嘉任职5年,并无什么大政绩,但也没有任何纰漏。
公元前157年,文帝病逝,紧接着景帝刘启继位,申屠嘉继续任丞相。当时,汉王朝已建国50年,国中军功老臣大部分死去,想寻找一位老资格军功大臣担任丞相越来越难。景帝是个有作为的皇帝,虽然先帝文帝很优秀,但景帝在他的光辉下并不显得逊色,父子两人像两个太阳一样照耀在中华大地上。此时,申屠嘉继续做军功集团政府“代言人”的角色,自然多了几分难度。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申屠嘉的威望开始受到挑战,命运因此发生转变。
当年,贾谊做过文帝的老师。上台之后,文帝一度对贾谊钟爱有加,其他大臣的言论他都听不进去,造成朝中大臣不满,经过反复磨合、较量,文帝才开始正视朝政,但贾谊的一些政治主张还是得到文帝的坚定实施。今天,景帝即位,他认为他的老师晁错是天下独有的治国大才,尤其欣赏他的辩才。因此,申屠嘉的权威受到严重挑战。
众所周知,晁错最著名的政治主张就是“削藩”。当年,晁错看到诸侯王们有异动的倾向,朝廷也很慌乱。他建议景帝削藩,其上奏的奏折上这样说道:“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反迟,祸大。”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削不削藩诸侯王都会造反,还不如早早削藩,这样祸患反而更小;反之,祸患更大。长痛不如短痛,不如快刀斩乱麻,一次性将痛苦解决。
景帝对晁错的这一主张表示赞同。这是众人意料之中的事,因为景帝一向是老师晁错的拥趸,言听计从,当上皇帝之后,首先将晁错从八百的“中大夫”提升到两千石的“内史”。可见,景帝对老师的崇拜,这只是一种形式上的表现,在政治上,景帝努力实施晁错的政治主张,让申屠嘉等军功老臣很不自在。
每次上朝,晁错都会占在群臣中间,大声发表意见。更可怕的是,遇到重大决策问题,他会走到景帝面前,轻声细语,神秘兮兮,不让任何人知道。说完之后,他退回原位,景帝宣布自己的政治主张,晁错自然得意异常,人人都知道,这些完全是晁错的意思。朝中大臣每天见到这种状况,极为厌烦,但并不敢干涉。朝廷长期处于这种晁错左右朝政的局面。
首先在内心产生强烈反感的当数申屠嘉。在朝廷内,一切政策实施建议都应该由丞相提出。今天晁错一手左右朝廷,讲军功集团代表、丞相申屠嘉排除在决策层之外的野蛮做法,群臣当然接受不了。在申屠嘉的一生中,很讲究礼仪,常常教育先帝文帝,一切行为都要识大体,不能乱了规矩,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到景帝时代,他依然坚持这一做事原则。早年,文帝宠爱一个弄臣邓通。申屠嘉每次觐见皇帝,都会看到邓通坐在皇室里。这让申屠嘉很不高兴,认为失了规矩。他当面向文帝指出:喜欢一个臣子可以赏赐他,让他获得荣华富贵,但不能坏了朝廷的礼制。文帝不予理睬,不屑地道:“没关系,没关系!小事一桩,不必大惊小怪。”申屠嘉的谏言被放到一旁。见此情景,申屠嘉不动声色地回到丞相府,亲自发出“丞相令”,要求邓通进府叙事。邓通急忙恐怕,急忙向文帝诉苦,文帝不以为然地道:“不用怕,你前脚踏进丞相府,我后脚就把我叫回来。”邓通听了这话,就壮着单子走进丞相府。结果,邓通在丞相府磕头磕到头破血流,回到文帝身边道:“丞相几杀臣”。
邓通事件让人看到,国家礼制是需要朝廷给宫廷做监督的,发现不合理之处,即可干预解决。文帝考虑到朝廷的威严和高祖刘邦立下的“白马之盟”,并不敢得罪申屠嘉,于是事情不了了之了。现在晁错又在新皇帝面前卖弄,获得专宠,让朝廷的“公务流程”被彻底打破。景帝与晁错唱“二人转”的政治局面必须解决,否则国家将无体统。但申屠嘉感到自己力量有限,一时无法摇动晁错的地位。晁错本人也并不是什么政治奇才,不过是口才一流,蒙蔽了景帝。当他从中大夫升任为内史之后,并不懂得官员们的韬光养晦策略,反而飞扬跋扈,在朝廷造成极坏的影响。
本来,内史府正门朝东开,晁错认为入宫觐见很不方便,打算在南面开一道门。实地考察发现,要在南面开门可以,但必须将太上皇庙的围墙打穿。显然,这是大不敬的行为,一般官员是想也不敢想敢的,但晁错自认为受皇帝信任,不顾伦理道德,将太上皇庙围墙打穿,开了一道南门。朝臣得知这一消息,认为弹劾晁错的机会来了,将情况如实汇报给丞相申屠嘉。申屠嘉精神振奋起来,提笔疾书,上奏晁错的大逆不道之罪,“其罪当诛”。但事机不密,还没等申屠嘉上奏皇上,就又将情报汇报给了晁错。晁错先登一步,面见景帝,苦苦哀求,终于获得皇帝的同情,决定挽救老师。
第二天,申屠嘉在朝廷上上奏,景帝抢先开口道:“此事我已知晓,晁错拆掉的是太上皇庙的外墙,不是内墙。没什么要紧的,再者,这次拆墙是我允许的,大家就不要再追究了。”申屠嘉听到这一席话,心中马上透凉,下朝之后,他长叹一声,自觉深受其辱。回家后一病不起,最终吐血而亡。
申屠嘉是军功集团的代表,也是群臣的模范。他的死是一种失败,是军功集团对晁错的一次决定性失败。在司马迁的笔下,申屠嘉被称为“为人廉直”之臣。他的死去,标志着军功集团势力的末路,汉朝将走向一个中央集权制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