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张强文集·演讲与访谈卷
32105300000007

第7章 武侠小说中的佛教及后现代思想

时间:2009-05-25 20:30分—21:30

地点:美教楼18教室

录音:罗仕明

整理:阎国

张:在上节课的时候我们基本上提供了一个思路,这个思路就是在古典艺术里边,诗画的关系,我们简单做了一下比较分析,就是中国古典艺术和西方古典的艺术的一个简单的比较,那么我们现在看一下一个新的问题,有的同学已经感觉到了,这个?叫天龙八部,写这四个字大家的第一个反应是什么?‘天龙八部’是什么意思哪位同学说一下?《天龙八部》大家都知道吧,所以采纳一下大家的经验。

杨智瑾:是佛教里边的护法。

张:为什么叫天龙八部,你讲了两部,还能不能补充清楚?为什么拿出天龙八部来,大家会逐渐体会到这个深意。在我们面临的这个主题里边,如果我们仅仅用绘画来举例阐述它们的关系的话,可能阐述可能总是不那么清楚,我想以切身经验和大家作一下比对,哪位同学想一下《天龙八部》表现了什么意思。

同学A:《天龙八部》讲了许多故事,有三个主人公段誉、萧峰和虚竹,还有一些人物,像:慕容博等。

张:女主角有几个?

同学B:王语嫣?

张:哪位同学简单讲一下它的故事线索?这位同学把主要人物阐释出来了,人物在一起要产生故事,不然这几个人物就没有意义,哪位同学讲一下?

同学C:它的基本故事情节就是以萧峰的身世为一条线索,然后段誉与王语嫣的作为一条线索,然后萧远山与慕容博的复活又是一条线索,然后中间又有虚竹,最后就是萧峰明白了他的身世,他是契丹人他又做了汉人最大的帮派——丐帮的帮主……然后他要洗白自己的罪名。

张:萧峰的罪名是什么?

同学C:萧峰的罪名是做辽国的内应。

张:大家都知道,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小说,金庸的小说被誉为成年人的童话,针对金庸的小说争论很大,有的人认为是20世纪的经典,北大有个学者严家炎(是个政治人物)后来突然转向专门研究金庸的小说,成为金庸小说权威性的研究人物。后来还有很多人在评点金庸的小说,金庸也在选择哪几个评点者是他认可的,其余的评点都是乱来。

金庸的小说从70年代末期传到大陆,通过不同的版本进入到我们的视野,为什么拿他的小说在这个课堂上加以阐述,很重要的一点,金庸自己讲:写完了天龙八部以后有个偶然的机缘他看到了《金刚经》,于是他发现,这部小说几乎写的就是佛学的原理和禅学的原理,所以我们(刚才那个同学讲到了几条线索),按照这几条线索来看一下,这部书的出场人物,第一个出场人物是段誉,段誉是一个皇家的皇子,他的父亲是一个储君,他的伯父是皇帝,它遵循了金庸小说的逻辑“北丐南帝”“东邪西毒”“中神通”这样一个概念,根据方位南帝就在大理国,这个故事一开始就是段誉的逃跑,段誉从皇宫里逃出来,逃到江湖上去,他的逃跑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和他的帝王的位置越来越远,他为了逃离帝王那种生活,因为他觉得无法在那种如此气闷的环境中生活,但是这一逃就走上了和帝王路越来越近的这么一条途径,所以第一个即为‘越逃越近’,这里面他遇到很多机缘,段誉和他的父亲正好相反,其父叫段正淳,他们两个的情爱观念是完全不同的,段正淳是见一个爱一个,每一次都是初恋,所以他用心很专,但见了另一个也这样,所以以至于他的女友们见了面就打打杀杀,每一个在背后都想杀死他,但一见面就眉花眼笑。没有办法几句好话一哄便乱了方寸,但是他走后再去寻找的时候,每个女人都咬牙切齿恨不得把是有姓段的都杀死。段誉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很钟情,他看到王语嫣后就拼命的追王语嫣,他认为王语嫣是天人,这里边就有佛教的无妄之象,后来的版本做了一下改定,但是改了以后我觉得不如以前精彩,段誉把王语嫣追到以后,后来王语嫣到了宫廷自负美貌,但是又特别担心会衰老。段誉就说,你不要太在乎年纪大,你依然在我心中美丽。但王语嫣心思一直没有在段誉身上,后来跑到慕容复那儿去了(这是后来改的版本),段誉也逐渐对王语嫣淡漠了,他突然发现王语嫣不过是个普通的女子,也即是她着了相(佛教里称之为着相)。另外一个人物是慕容复,慕容复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人物,他们整个家族的使命就是为了复国,这是个事业型人物,他的所有的目的就是为了光复燕国(他是燕人的后裔,是在十六国时期五胡乱中华的时候进入中国的),慕容复也是非常有才华的一个人,慕容复的一生都在追求他的复国之梦,但是越追越远“追而不可得”,也就是“妄动无名”(意思是这个位置和你没有关系),他为了这个位置丢掉了王语嫣,认段正淳的表兄(四大恶人之首)为父(认贼为父)。另外一个人物虚竹,他是一位一心想当高僧的人,但是命运让他的戒律越破越厉害,最初遇到天山童姥,天山童姥想让其做他的传人,就首先要破他的戒,将其放在一地窖里,暗无天日,用尽各种办法,首先让他吃东西在他不知道的情况下破了荤戒,另外又从皇宫里偷了个公主给了他,虚竹一时失了方寸中了童姥的计谋,破了色戒,最后,西夏国在招驸马,所有的人都表示有能力(做驸马),于是公主就出了一个题目:你最喜欢的人是谁?你最快乐的地方是什么地方?所有人都回答:我最喜欢的人是公主,最快乐的就是娶了公主,洞房花烛之地。虚竹讲:最喜欢的人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最快乐的地方是在一个冰窖里边。公主听后大喜过望讲:因为当时找不到你,于是让父王出了这个招驸马的计策。

这里边表现了所有的宿命,萧峰的宿命在:他是一个所谓的正面人物,但是他的背景是辽国人,当时辽国与中原不共戴天,他又是中原丐帮的一个头目,为什么让他成为丐帮头目,因为当时他们误杀了他的父母,他们把这个孩子(萧峰)养大,逐渐觉得萧峰还是越培养越正义,但是他的宿命导致了一系列悲剧的发生。

所以,从这几条线索我们可以看到,包括鸠摩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他在汉族地区把很多经书翻译到了中国),《天龙八部》这个故事和他里边的关系没有必然联系,天龙八部简单讲也不是护法,“天”指的是上天的天王,上天的王很多,其中最主要的王叫做帝释,“龙”综合了印度教的东西,龙是一正一邪,也有好的龙也有坏的龙,所以当释迦牟尼诞生时“九龙浴太子”,释迦牟尼是如何被怀孕的呢——乘象入胎,骑着象入其母亲肚中,所以称之为乘象入胎。然后就是夜叉,夜叉是什么呢?是吃鬼的神,然后就是迦楼罗——专门吃恶龙,他每天必须吃一个龙王,吃几个小龙,所以他最后死的时候很凄惨——许多毒液溢出来。还有一个是阿修罗(阿修罗这个世界非常凄惨,阿修罗道里边女人非常漂亮,男人非常丑陋,是个很奇怪的世界,它经常和帝释——天王开战,后边还有帝释的音乐之神、歌舞之神,还有蟒神所以称之为天龙八部),所以天和龙是它代表性的符号,和蛇是有关系的,这个形象我们现在还可以经常见到,有时候在石窟尤其是唐代的石窟,它都在窟的正眼,所以你看到人鸟(鸟身,像鹰的这么一个形象),那就是迦楼罗,到现在为止你可以看到在泰国的许多商标和很多商品符号上都有这个形象,叫大鹏金翅鸟,相传岳飞就是大鹏金翅鸟的转世,它吃恶龙,所以也是比较正义的。《天龙八部》指的是佛教里的这么一个故事,除了天之外这些神大都是介乎于人和兽之间,比人要低一个档次,比兽要高一个档次,但是他们是生活在这么一个层次上,所以我们可以看到释迦摩尼在涅槃的时候,他的背后有很多人在哭,除了他的弟子迦叶和阿难之外,其中就是天龙八部,代表各种不同层面的境界的神来悼念释迦摩尼的圆寂(双林),释迦摩尼的圆寂是在两棵树之间,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两棵树,各是一荣一枯。从佛教的《金刚经》里边我们可以看到在《天龙八部》这本书里边讲述的几个细节:一个是不可以执——慕容复太“执”了,因为太执意于复国所以和复国的道路越来越远;段誉因为“执”,受尽了侮辱,自己的人格一点都没有建立起来,非常的凄惨,但是最后发现王语嫣不是他想像的那样超凡世俗的人物(但是我认为没有改的那个版本更美:公主和王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一个是妄——虚妄、妄动,不要妄动无名,就是说,命运里边和你没有关系的不要执意,就是审时度势的意思,就是你不要执意于这个世界的变化,这本书最后描述的一个很精彩的地方,就是慕容复的父亲和萧峰的父亲两个人被一个高僧分别打死了,打死以后呢又把他们救过来了,让他们坐在跟前让用彼此对方的手来把对方救活,他们两个人是身怀深仇大恨的(就因为两个国家之间:中原和辽国之间的斗争,因为这个萧峰的父亲死掉了全家人),突然,两个人握这对方的手的时候,都露出了微笑,就是在死亡的边上走了一圈以后悟到一个问题。这是什么呢?就是另外一个关键字“悟”,“悟”就意味着舍弃,舍弃什么呢,就是人间所有的仇恨、人的恩怨是无穷无尽的,你只有把它放下,这就是所谓的拿起和放下的问题,你只有把它放下才能成为人生真正的生活,所以它最后的一个结论很有意思:最后是段誉当了大理国国王有一次出行,看到有一个人坐在一个地方,有一群小孩在那而山呼“万岁”,他听到“万岁万岁万万岁”的声音他以为别人的欢迎他,他过去一看在一群小孩前面,坐的是慕容复,阿碧就在他边上侍奉他,他头上戴着一纸的王冠,段誉后来悟到了“各有各得缘法”,这便是个“缘”的问题,就是说像他这种生命之源、最后这个结果“未是不是他的幸福”,之后,结局就是这样的。那么也就是说这里边谈到的这些人生哲理和文化哲理其实是一个道理,就是从艺术和人生来讲为什么东方的艺术和人生和哲学和宗教之间的关系如此密切。

除了《天龙八部》之外,还有金庸的一本书反映了类似的道理,这本书就是《侠客行》。什么叫解读,就是你看过之后从不同的角度读出不同的东西来,这就像巴特的符号学理论,到了日本旅行一趟,他不认识一个日本字,但他写了一本书叫《符号帝国》。所以我们从不同的层面上可以解读出它不同的意义,所以语言学和符号学的意义在什么地方?巴特在西方20世纪重要的哲学思潮里边是个代表性的人物,巴特在他的《恋人絮语》里面建立了一套读解的系统、一套方法论,他在写一个恋爱中的人的精神状态,为什么他选择了恋爱期间?因为恋爱期间所有的意义都是虚构的,这里边有些禅学的道理,但是和禅学又没有关系,所以在西方的学术传统里边,后现代的解构哲学来源于索绪尔对语言的分别,索绪尔把语言分为:能指和所指,以前在欧洲的语言系统里边,语言就是表述意义、表述它的一个发音,文字就记录的发音,语言是发音和意义的一个组成系统,但索绪尔发现这里边存在着两个层面的意义:一个是它的能指,一个是它的所指,所指是什么呢?比如说,《天龙八部》指的是佛教里的八个部属:天龙、夜叉、迦楼罗、阿修罗,这些东西是它的所指,语言本身指向了它的意义所在,它的能指是什么?就是它的文字系统和语言表述系统,比如说“天”除了指天王帝释之外,除了《天龙八部》里这个意义之外还有别的很多无穷意义,“天”还有另外的一个属性是“上天”,还有“天”的写法,还有“天”的不同的发音,不同的语言学里边构成的这些意思,所以截然不同的两个方面的意思,对于巴特来讲最主要的一点:他意识到语言系统里边的“能指性”,所以在他的研究里边极端的放纵了“能指性”,这为后来德里达的出现奠定了一个非常结实的基础,德里达在他的作品里边,他的解构主义提到了“逻格斯中心主义”,“逻格斯中心主义”就是事物的本质,所以我们今天所说的体系指的就是逻辑(logos来自于法语),体系就是逻格斯(logos),也就是说逻格斯本身在古代的希腊的文化传统哲学里边已经开始建立起来了,就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要有它的本质。但是到了后现代人们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譬如说桃的例子:我们认识世界就像认识桃子一样,桃子的皮、肉、核、果仁,我们认识桃子就通过这样一个途径,桃子中间的仁就是它的“仁”,对于桃子来讲,它也许什么也不是,不要过度放大它的本质和意义,但是我们假定“仁”是它的本质,我们才一层一层的找到了它,在西方古典主义哲学的认识模式:从桃毛、桃皮、桃肉、桃仁的硬壳、桃仁这么一条道路。

但是后现代说:给你一个洋葱,你怎么认识它?洋葱怎么认识?洋葱的本质在什么地方?想像一下如果任何事物都有本质的话,洋葱的本质在哪儿?这里有三个答案,一位同学讲是“每一片”,还有一位说“全部都是它的本质”,还有一位说“过程就是它的本质”。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本质出现了歧义就不一样了,所以我们可以讲,德里达提供我们认识世界:这个世界就是洋葱组成的。所以在他的文字学里边特别谈到它的意义的(逻辑的)中心性,另外一个文字本身出现的演绎性:在你的认读和接触的过程中它的意义发生的演绎。有一次我在接受采访的时候有个批评家问我:解构主义、女性主义包括后精神分析学对你的作品有什么影响?我讲:这些理论对我都没有影响。他问:你的作品怎么能反映出这些品质?我讲:艺术家不是哲学家,德里达做不出后现代的作品,为什么?他的形而上的思考是对现象与感性的忽略,艺术家可以作出后现代典型的作品,也就是说这里面有个感性经验和一个理性思考的不同及差异,我们今天理解这些的意义在什么地方?有时候你片段的接受一点可能会对你产生作用,这些知识的作用有时候会意想不到的,有一位艺术家做了一件作品叫《文字学》,用很多透明的玻璃片,在里面画上很多图形,说他的作品实现了德里达文字学的意义。我觉得这和德里达没有关系:他的解构主义只能体现在他的置换上,你的作品是对哲学一种实践的话,也就注定了作品在一个狭窄的意义通道里通行,不会有更大的意义所在。

为什么今天要理解更多的经验?主要的一点就是如何播撒我们的意义,这些对于语言学研究的成果,可以启发我们怎么用我们的作品去实践对意义的释放和播撒,以及实践意义的演绎,最终达到意义的整合。后现代不是在什么地方发生,而是在什么地方被讨论,它注意的不是发生的可能性,后现代可能不是形式的原创,而是观念的原创。我们如何能建立一个讨论的语境和情境,这是我们所关注的。

我们再回到金庸的作品上。刚才我们在一个原理系统里边,做了短暂的梳理,我们可以重新进入故事情景,我先给大家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后语言哲学怎么来分析一个具体的作品,有一次,在法国戴高乐总统在位的时候出现了一幅画报,画报上出现了戴高乐的一个画面,画面后边放的不是一杯红酒,而是一杯香槟,所以引起了媒体的轩然大波,为什么呢?香槟被认为是饮料性质的,不是一种真正的酒,干红葡萄酒被认识为是法国文化的核心,为什么?西方人认为自己是有原罪的,每当他们喝酒的时候就是在祭祀,祭祀什么呢?基督的死实际上是原始宗教祭祀的一种宗教的显现——一种原始宗教巫术化的显现,所以基督的死在西方的分析中,被很多的哲学家作为一种原型。基督教文化的原型和中国的原型是完全不同的,所以说祭祀的恐惧和祭祀带来的宿命,规定了西方文化的一个核心理念。欧洲人一直认为:他们在喝红酒的时候一方面在享受植物本身的香味(他们对葡萄酒的酿制、温度、气候、风向、贮藏等各个方面条件的要求非常的精细),另一方面,是说基督死掉以后流出来的血转化成红酒,所以他们喝酒的时候还有祭祀的含义,这是个双刃的东西,基督替他们赎了罪,他们再喝基督的血,所以每个人都有原罪,都要赎自己的罪,喝酒的时候一方面享受,一方面增加了他的负罪感。所以,这幅照片中戴高乐后面突然没有了红酒,变成了一杯香槟,所有的法国人都慌神了:我们的国家要被带到什么地方去?所以这是符号学意义背后价值系统所在,所以一杯红酒串联的意义是多么的悠长,和其背后的逻辑链相关。

还有一个作品就是巴特自己做的阐释,他发现一张画报上有一个黑人士兵在三色旗(法国的国旗)下,他于是就阐释:政府为什么把这个画面放在上面?第一个:黑人,他不是法国人,不是白种人,不是欧洲人,黑人是来自非洲地区,或者美洲的移民,这表示着法国政府的胸襟开始开放,保家卫国的概念开始变化,因为黑人在宣誓保卫自己的国家,保卫的是法国,国家的概念在发生游移发生置换;黑人脸上表情的神圣感、庄严感也就意味着一个非基督教国家的人种被基督教文化的驯化。第三层意义就是,国旗和他构成的呼应关系、视觉的关系。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这里边符号学解读的方式所带来的意义解读的视界、境地,所以后来有的艺术家就用这种不同的符号性的认知的方式来配比不同的用意,要了解这个背景的意思在什么地方呢?就是,为什么有的艺术家可以同样使用不同的符号可以使用的非常彻底。所以,有很多批评学把徐冰放在后现代哲学、语言学里边进行讨论的时候,其实意味着语言能指和所指关系的一种研究。

从后现代另外一个重要的哲学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哲学背景导致了他们对于生命的追问是不同的(像福柯,福柯被认为是追究生命的,福柯本人的下场被认为是非常诡异的,他是位同性恋,最后死于艾滋病),福柯本身研究的是亚文化的人群、族群,福柯最大的贡献实际上在于所谓的知识考古,我们一般都是历史考古,知识考古的意思在什么地方呢?它的意义是,在我们认识世界的时候不把它当成真理和谬误,都看成知识的话,只是所有的积累包括谬误都是人类的财富,这是福柯知识考古学的中心背景,在他的性史里面其实最主要一点揭示了不同方式的性行为和它的文化习俗,同样是人类一种合理的存在。所以福柯之后为什么西方的同性恋逐渐的被合法化,人类开始逐渐的分解自己——人类的性别不是由生理决定的,而是由文化规定的。当然这些里边都是可以讨论的,福柯的理论也不是终极真理,他把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当成一种合理、合法的行为,不应该关进精神病院里,福柯认为:人类最大的、残酷的发明有两个,一个是监狱,一个是警察,所以他最愤怒的是警察,因为警察管理了所有人的行为和活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福柯的哲学为人类的各种偏僻的行为寻找到一个合理的借口,这些偏僻的行为都可以建构成人类知识体系中其中的一个类型。

从西方的知识背景里再回到中国特定的文化环境里,哪位同学讲一下《侠客行》的故事?

同学D:一个组合叫侠客行,他有一个双胞胎弟弟,他们的父母是一对侠义之士,两个双胞胎一个很善良,这个很善良的孩子被他父母的仇人带走了并养起来,另外一个孩子被这对夫妇养着但是内心很坏,是那种趁人之危的人,其实他是很纯真很纯真的,但是我觉得在武侠里边都是尔虞我诈那种状态,但是那个很纯真的孩子在所有人的世界里面侠义之士很认同他,一些喜欢他的人,还有一个叫叮当的。这些人不管是善人还是恶人对待他的态度还是很好的,我觉得是一种包容,这个孩子能够在包容的状态中成长,后来由于他的思想和思维,其实他是大智若愚状态,他的心态成就了他的未来,后来侠客行里面叫石破天?武侠的一个。后来,侠客行里面一个岛屿,是武林人士很向往的地方,每年,武林界都会邀请他们到那个岛屿上去,但是很多人进了那个地方就回不来了,后来因为那个岛屿有很多很多武林人士由于都有贪心,都想变成不得了的人物,就像在那个岛屿上研究很多东西。但在武林界之外都认为那是个死亡的地方,后来那个善良的孩子由于得到了很多帮助,他的武功大大长进,做了一个领袖、一个很有能力的人,把他们带领过去解救岛屿上被困的人,后来他们发现他们,有心去寻求那些奥秘,后来,善良的孩子用了另外一种观念,因为他们身在那个社会里面就是很特别的人。

张:你的讲述好像是外星人的语言。《侠客行》的故事实际上在金庸的小说里是比较简单的一本书,它说明的是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呢?故事情节是:一个没有身份的人,他不知自己的父母是谁,他的母亲是个很凶的人,长得很丑,脾气非常坏,显然不是他的亲生母亲,他流落在这个世界上由于各种机缘,是他不自觉的把武功练成了,他获得机缘的原因最主要的一点,他不谙世事,对世界上所有的事情不明白,练这些高深的武功的时候,如果你有一点聪明马上就会走火入魔,就会使自己要么瘫痪要么毙命,但由于他天性质朴没有和外界接触过,至纯至性,而天资又非常聪明,各种机缘把他带到侠客岛上,侠客岛上有两个岛主,一个叫木岛主一个叫龙岛主,这两个岛主性格不一样,一个聪明些一个木讷些,所有人知道十年一次侠客岛善恶二使邀请全国各地武林掌门人到岛上来,不知道的以为所有人到这个岛上都死掉了,实际上木岛主和龙岛主邀请他们来,就是因为他们在一个石洞里面发现了根据李白侠客行那首诗撰写的武功的图谱和秘诀,每个人都没有办法把它的意思搞懂,所以男主角(石破天,他和他哥哥长得很像,被人老把他当成另外一个人,但是性格截然相反,因为他没有被世俗的东西污染),他由于机缘凑巧成为一个帮会的帮主,后来又当了好几个帮会帮主。到了这个岛上之后,他看所有人都在沉迷于武功的演练之中,但是他与他的情人有约——必须要3个月后回来,不回来的话他的情人要自杀,后来他看这些人都很着迷,他不着迷因为他不认字,所以他看不懂,所以他觉得这些人都在忙来忙去他很奇怪:为什么这个样子?他让他女朋友的爷爷一块回去,他说:我们到此还想回去干什么?学武的人进了这个宝库怎么会轻易回去,他闻后惕然心惊:为什么这么些人不会去,有些还老死在这里?就是要钻研这个武功秘籍的真实所在。最后,他到了最后一个石窟,木岛主和龙岛主在那里坐着,他进去后看到石窟上面有很多图形:很多蝌蚪组成的文字,他想起小时候捉蝌蚪很好玩,木岛主和龙岛主坐在地下看了他一眼:“想不到石帮主还是个蝌蚪文的专家,认得蝌蚪文”(蝌蚪文其实不神秘,是中国的一种装饰文字),石破天赶紧说:“我看不懂,要打扰你们的话我要赶快离开”,木岛主和龙岛主:“那倒不必,你自己看吧,我说呢这么多人,我找了各地的状元看都不认识的字,你能认出来!”。石破天觉得要自己这样走不礼貌,那就多待会儿吧,待再看的时候他发现他看“蝌蚪”的时候他身体里的穴位在跟着动,后来他不自觉的把所有的“蝌蚪”串在一起,和他练的功夫、储存的内功结合起来,逐渐构成一套掌法,演练的过程中突然感觉有人上前和他接手过招,最后演练完后他感觉非常痛快,最后龙岛主用患得患失的表情讲:“想不到石帮主把这个神功练成了,你能告诉我们这些图谱具体的意思吗?”石破天讲:“我也不懂什么意思”,龙岛主问:那你怎么读的懂它的含意呢?石破天:我看到“蝌蚪”一条一条,把经脉给我串起来了。木岛主和龙岛主相视后感慨万千,既欢心又落寞,但是却也终于了结一份心事,至于留下这些图谱前辈为什么会这样,也不知其深意?是为了留待有缘人。像这种有缘人,万人出不了一位(一是帮会帮主,一是要有强大的内功,还要不认字,达到这些条件是不可能的),石破天感到很不好意思:我要不要告诉你是怎么回事?木岛主和龙岛主讲:你不要说了,它已经毁掉了(因为武功散发出来的能量把墙皮酥了,全部掉下来了),最后木岛主和龙岛主就让他弟子把这个地方炸掉,然后很欣慰地死掉了。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什么问题?寻找所有文字字面上的意义,语言和文字本身可能都是误区,真理可能存在于语言之外的地方,所以它暗合后现代解构哲学里的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原理,所以古典的哲学、古典的宗教和现代思潮的结合是我们今天解构过程之中发现的一个非常有趣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