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张强文集·演讲与访谈卷
32105300000021

第21章 经典的守护与先锋着的思想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负责人、张强教授访谈录(之二)

张强(以下简称张)/何林(以下简称何)

时间:2002年12月3日

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办公室

形式:录音

何:2002年,是我院教学质量很关键的一年,直接体现和反映了我院教与学的关系问题。前不久,我们系学生会学习部也进行了一次我系教学情况调查。张强老师是从这个学期一开始被聘请到我系任教的。这么几个月来,张老师也多少了解到学生在教学和系上建设的一些不同程度的反映,而且也经过自己的亲身体验和观察,那张老师是如何看待我系教学等诸多方面的问题的?作为我系的负责人,准备了怎样的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张:算起来,从我到达四川美院的教学岗位上,也已经快一个学期了。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的确对于当前美术学系的课程设置、包括本科生的课程设置,感到不甚满意。比如说现行的“阶段性”教学方式,将史论课与实践课等同起来,一门“中国美术史”的课程,只有6周的时间,就可以结束,学生反映:刚开始有兴趣,有了解的愿望,这门课就结束了。

研究生的教学基本上流于师徒相授式的方式,导师与研究生的联系,完全取决于导师的即兴而为,并且没有具体的学位课,没有固定的选修课程以及相应的学分制度,没有建立起公开的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制度。诸如此类,从同学们到院领导,以及一般的老师,大家都对此现状反映强烈。但是,经过深入了解之后,我又觉得这种状态的出现,或者说是在某个阶段、某种状态之下,的确也有它的必然性——或者说是不可避免性。一方面,四川美术学院的其他所有系科由于其实际的操作性质,出现这样的情况或许是历史的惯性、或者说是技术品质的要求。

同时,因为美术学系在1998年才开始有了自己的专业,况且在专业的创立阶段,一切都是白手起家,我的前任、也是我的老朋友岛子先生(1996年在北京首都师大,我的第一个个人艺术展的学术主持)在这个过程中(1999—2002年),所耗费的心血有目共睹,不仅华发催生,而且罹患顽疾。同时,在岛子老师离任后,人们过多地看到其教学投入的高成本,以及教学安排上的差强人意。但是,事情毕竟还有它的另一面:延请国内一流学者与批评家来此短期任教,参与到本科生的实际教学中,这种举动所带来的效应已经在日见显形: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在成立的短短几年中,所获得高知名度,已经是一个最好的确证。要马上改变彻底目前的情况,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这个学期一年级的课程已经结束了几门。如果现在要拉长某些课,那么,这些课要不要重新来过。重上这些课,马上会带来诸如课时费、教学大纲的修改、教学计划的完成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当然,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种局面的改变是必然的。但是,我想采取的是“软着陆”的办法,从2003级学生入学开始,我们将采纳新修改的大纲和计划,而这一切可能要到暑假才能够彻底完成。对于目前已经进行着的年级和课程,会采取局部修改的方式,将一些课程尽可能地拉开,有一个时间的长度来保证这些内容的充分消化。

我想教学有它的规律所在,尤其是本科生的课程,“严格地选入”和“稳定地保持”是至关重要的。所以,能够选入的本科主干课程,必须是经典的对象。而一些边沿的选修课,则可以采纳一些前沿性的思想,作为学习的对象。研究生的课程改革准备采纳这样的建议,让每位导师面向全系开设至少一门学位课,然后逐渐过渡到以全院的研究生为对象开设课程。同时,在“中国校园先锋网”上,公布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以及相应的成果、学术定位,可衍生的课题等等。每个月上传一次研究生课程实录精选,由研究生自己进行评选。何:目前,我们系要增设一个新的专业——视觉艺术文化策划与管理,这个专业也已经得到了批复,而且在明年正式启动。这无疑是开阔了我系的办学思路。扩招这个专业,张强老师是出于什么设想呢?现在,增设专业得到了批复,这一专业也必将面临着更多教学、建设方面的挑战,那张强老师是准备采取什么策略迎接这些挑战呢?

张:首先,我要说明的是,开设“视觉艺术文化策划与管理”专业,不仅仅是我个人的意志,它包含了全系老师的智慧与期待,尤其是王林教授。在我未来川美之前,他已经有过比较成熟的思考,当然,我个人对此无疑是大力支持,并且也投入了一定的精力,同时,这个专业的开设,也将是贯彻我们美术学系的学术理念——“面向当代文化,构建视觉人文体系”的最直接的体现。在这里,我想着重介绍一下这个“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专业的具体内容和含义是什么。“视觉文化”这个概念本身,包含了将视觉文化“化”的基本定位。所谓的文化“化”,是将“视觉艺术”放置在一个文化层面上,进行边界消融——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向文化的域度进行还原的。如果说一般性的艺术史的文化立场,是还原于历史的文化情境,来对失落的文化涵义进行重新链接。那么,这个视觉艺术文化则是面对当代变动的文化情境,进行“创制性”的把握与介入的——尤其是它的“介入性”:在介入的过程中使正在“发生的一切”,出现变动与位移的,或者说是“重新发生”。

还原于人类的基本意识——亦即文化的层面之上,我们不仅可以获得一个“新的心理”的起点,同时,也是开创于一个崭新系统的前提所在。因为它将意味着我们可以摆脱过去所有的知识与原则的制约,而走向一个新的知识逻辑、意义网络体系。策划与管理的含义分别是:它们同时是对“概念”的认同。我们之所以在此提示一个概念,就在于真正的策划不是针对简单的事件的,而管理的含义也不是在行政意义上的。或者说是针对于“概念的策划”,“概念的管理”。策划的含义还将包括了对实施的方案化,在概念之下所进行的现象超越;而逾越了行政层面上的管理,也就更多地是在“概念”层面上的创制。

视觉艺术文化的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包含了这样的几个方面:

1.视觉文化的元理论:艺术文化管理学、当代艺术市场与策划、现代博物馆管理与策划、艺术文化经济学等

2.当代视觉文化策划的实战案例精选:聘请国内外的一流专家进行现场演讲、视觉文化策划案例分析与研究等

3.当代视觉文化的动势:中国当代美术思潮研究、通俗与流行文化研究、后现代文化理论、美术批评学等

4.当代视觉文化的秩序管制:艺术法学等

5.当代视觉文化的媒介可能性:当代影像艺术研究、美术出版编辑与策划等。面临着新的专业,美术学系的学术结构也要进行新的调整,而教研室的设置,无疑是贯彻这些新的理念的重要举措。通过对于国际上通行的学科设置方式,以及四川美院美术学系的实际情况,我们将教研室进行了如下的调整:美学与美术理论教研室鉴于国际上一般将美术理论的研究由综合性大学的哲学系美学专业来承担。同时,美术理论在某种意义上又与美学的关系密切,在当前美学研究愈来愈与实际的艺术经验相结合,而美术的元理论在某种层面上,就是一种艺术的哲学思考,是在文化哲学基点上的探询与展开。

因此,将美学与美术理论放置在一起,实际上就是基于二者之间的相互渗透与相互剥离。在此基础上,建立富于特色的美术学原理及方法论。考古与艺术史教研室设置在综合性大学的艺术史与考古学的关系无疑是十分紧密的。同时,考古学是以时间的准确断离为终极性结论的。因此,建立在此基础上的艺术史,无疑也具备了基本的可靠性。而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的美术史,要求的也是建立在严格意义上的“考古式”美术史。而有关的美术史的方法视觉文化策划与批评教研室将原本就在美术院校中设置的策划与批评,当作一个独立的教研室,是基于对当下艺术状态的把握和新的概念提示。“策划与批评教研室”将主要以“视觉艺术文化策划与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的设计,在当下国际艺术文化背景之下,不断地提示出有关“概念管理”的独特含义实践。同时承担美术学系学生艺术的学术性实践——“批评家艺廊”实际操作的指导工作。美术史论与技法公共课教研室本教研室将面向全院开设相关的共同课,同时,面向本系开设相应的技法实践课。以深入浅出和准确生动的方式,传达规范的课程和广泛的知识;以技法的精湛演示与悉心的指导,使学生获得相应的视觉经验和操作感受。

何:本科四年和研究生三年的时间一晃而过,“前途”问题也必然成了学生们非常关心和讨论的一个话题。那张强老师可否针对这个话题,根据自身的体验经历和系科的建设培养特点,为我们做一些“展望”呢?

张:首先我觉得要厘清这样一个前提,我们的学习与对前途的期待是建立在一个什么样的层面上,如果说是为了找一个体面而轻松的工作,那么,我觉得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如果说要成就一番事业,那么就要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定位所在。这个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我经常遇到这样的询问:你们这个专业是干什么的?毕业之后可以从事什么样的职业。而身在此专业的本科生和研究生,也经常会发出这样的疑问,我们怎样才能成功?我们怎样才能有一个辉煌的前途。我要说的可能是,对于稳定的职业和幸福安逸的生活的向往,是一个人的基本权利所在,但是,要作一番事业,可能就意味着你要首先失去很多。对于一个专业来讲,我们的期待可能有误区,因为一个热门的专业,有可能会毁掉好多人。

当你要选择一条道路的时候,首先,要量力而择;其次,要经常询问一下自己,我到底需要什么?关于这个前途问题,因为如果你选择了做纯艺术(自由艺术家),或者是美术学学者,或者是以后的策展人,那么,就要考量一下自己所做出的心理准备。我发现这样一种情况:真正的成功者有可能是最早对自己有明确定位的人。当你考上这个专业之后,再去批判这个专业、再觉得这个专业没有意义,那就是一种自我折磨和自我浪费了。如果在这方面要考掘我个人经验的话,可能只有这样了: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我可能属于那种主要是自我策划与自我教育的类型。

有一个大的知识与技能的底盘,这样以来,也就首先扩充了你自己的心理空间,于是,就能够有一个可能“容纳量”了。同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不同的学术与艺术方向。我曾经在接受一次访谈时说过:幸运的是,在研究古典的学问时,我没有拒绝对于当代文化的接受,而我在从事当代艺术研究与创作时,古典的智慧有时候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它们二者之间,可能会以一种隐性的逻辑关系在发生着作用。美术学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科来讲,关于我们所要培养的对象性,在当代“宽口径、素质性”的本科教育中,已经被逐渐地淡化。而作为学者的培养,会逐渐地过渡到研究生的层面上。也就是说,今天我们已经很少追问油画专业和国画专业的分配问题了。为什么呢?这就是在“双向选择”的分配模式下,人们也就意识到油画与国画,已经成为一种素质、一种爱好、一种专业的状态了。我在山东时,曾接触过两位韩国的女生,她们在中国学习了四年的中国画,但是,毕业后却做起了与中国的服装贸易。我问她们学了中国画有什么用呢,靠此在韩国生存显然是不可能的。她们的回答非常简单:因为喜欢。当然,在我们新增设的专业“视觉文化策划与管理”中,由于所开设的课程,以及所预设的目标,具有极强烈的针对性,所以,可能会与现实的需求比较接近,但是,也不可由此当作是一场“就业前的知识预演”。从某种意义上,愈是工具性的学科,愈有可能被迅速逾越。就像前些年许多大学纷纷上马财会、电脑、文秘专业一样,但是,很快就有大批的大学中的这些专业被迅速取代。

作为一个系科的负责人,我现在思考的是:稳定的专业知识结构与高水准的办学理念,是保证一个专业能够持续发展下去的重要的前提。何:下面的问题,可能与您个人相关。从您的简历和成就来看,似乎不成比例。您受的教育起点似乎不是很高,但是,为什么会做出如此的成就?同时,您有相当一段时间在基层工作。可以说那些高精尖的学术课题与您的生存环境几乎毫无关系,您是在什么样的意志之下坚持下去的?是对自己的自信?还是其他什么因素?张:对于整体的“视觉人文体系”而言,个人的经验永远是微不足道的。如果我在此关于介绍个人的经历和经验,所产生的效果,可能会形成一种“心理专制”,是一种话语的独揽。它在无意中会带来对于“原理”的忽略。况且,我的人生经验由于太过特别,而不具备普遍性,因此,即使是在此讲述,可能传达的只是一个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而已。不过,在此我倒想说明这样的一个朴素的道理,人生的基本哲学就是:既要异想天开,又要脚踏实地。

何:最后一个问题,更是同学们感兴趣的。我们从相关的网站和平面媒体中,不断看到有关您的艺术的最新报道,年初您在大英博物馆的表演,改写了大英博物馆没有当代艺术表演的历史,在最近香港的“行为与书写”和广州“首届中国艺术三年展”,您的“行为书写”表演,可以说不断地引起轰动。而且从有关研究您的著作中,又看到您涉及领域之广,简直匪夷所思。请问,您是怎样做到这一步的呢?这些传统的修养和先锋的实践与您的学术研究有什么关系呢?它是否会影响到您对于美术学系以后的定位发展呢?张:本来我不想在此涉及我个人的学术与艺术经验,同时,由于“行为书写”极易被误读,所以,我不得不在此就“行为书写”在“张强踪迹学报告”中的定位与踪迹学的基本背景,做一下粗略的介绍了。它同时可能会与我的一个预想有关:将来艺术的趋势,其中重要的部分是否与学术有关?(其实,在中国历史上曾经有过的就是,画家的业余化——文人画家独领艺术潮流的情况发生。)我曾经有过这样的一个设想,就是如何将艺术的与学术的背景结合起来,从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以此来达到一种别致的艺术设置。这个设想实际上开始于1996年我设置“踪迹学”这个概念的时候。到了2000年,我的100个合作的单位结束之后,同时,我的一本专著也同时完成(《踪迹学——艺术的文化穿越》)。也就是说,在“张强/踪迹”之中,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一个独立而完整的“个人体系”,它包括如下内容:

1.两个实验报告《张强踪迹学报告A/B100模型》、《张强踪迹学报告A/C?模型》(正在进行中);

2.一部25万字的书;

3.一部对话录;

4.一部研究评论集。而目前大家能够看到的,只不过是《张强踪迹学报告A/C?模型》中一个极其局部的地方,或者说,“行为书写”只不过是将“张强踪迹学报告”中“动势”的那个部分有所提示而已。这个“个人体系:踪迹学”的设置,还基于如此的思考:当代艺术实际上正在向两个极端发展,一个是纯粹的个人生存经验体会的独特与极致,另一方面则是在艺术史的情境中,去寻求可能性,同时,最大程度地调动理性背景的支持,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所以,我曾经有过这样一个预言:以后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向,可能是先锋艺术家的“业余化”。因为随着多媒体的发展,艺术家通过长时间演练“表达方式”的形式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现在媒体技术在不断地被普及,所以一般人会很容易地进入某种操作的状态。因此,主导艺术家对于媒体操纵的倾向,也就成为一个关键的问题所在。特别是在当代文化日见全球化的进程中,我们可能不会再像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亚太艺术家们忧心忡忡:他们独创的艺术方式和作品,会被美国、欧洲的艺术所遮蔽。言及于此,我想关于经济全球化所带来的文化全球化的副性作用方面,我们已经谈得太多太多了。我倒想从“视觉文化”的角度谈一下它的某些积极的方面:

1.后殖民的状态,是在经济(文化)进攻和经济(文化)防御的战争关系中发生的。在进攻和防御的过程中,战败者必然会接受战胜者的生存逻辑。特别是在一方充分地开放性进攻,另一方封闭性地躲闪状态中,一切将会是不言自明的。

2.所谓的“后殖民状态”所带来的文化侵略,恰恰是达不到“标准一体化”。因为我们可以设想一下,当所谓的第三世界同时拥有了自己的主体意志的时候,我们说才拥有了自己的标准,才能够调适与第一世界的正确关系。到那个时候,才会避免被“它者化”。

3.全面的开放来自于文化心态的健康所致。只有不断创造着的民族,才会有充分的自信去面对开放的世界。因为只有一切的标准被放置到一个开放的情境,创造性的工作才会不被遮蔽,才会被一个相应的评价标准所认可。

4.文化全球化恰恰是可以凸显民族文化的阵地。因为民族文化的留存,经典的守护,也只有在先锋性的文化中,才会显露起智慧的价值和逻辑的力量,因为它将使人们充分地认识到,只有运动的事物,才会具有生命的力量。经典的守护如果是在博物馆中进行,最终只能沦为“标本”,残存的也只是僵硬数据而已。

5.文化全球化恰恰不可能遮蔽个体的创造,它同时是重新调整世界关系的一个机遇。如果说以前三个世界的划分,带有冷战时期的生存策略与发展策略的话。那么,在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今天,却是一个可以以主体状态出场的一个时机。

6.视觉文化是一种通行于人类的共同语言方式,它不需要任何的翻译,人们在独特的视觉形式面前,会自然地得出相应的判断。因此,在文化全球化的开放语境中,恰恰是具有偏执特性的文化方式,才有可能凸显其独特的意义和价值。而“偏执性”文化智慧的一个重要的来源,就是在民族文化的感觉系统中滋长出来的特定方式。在这样的思考背景之下,要使得你的艺术感觉进入到当代的情境之中,判断力与自我策划,也就会成为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因此,美术学系以后可能会出现一小部分当代艺术家。当然,我绝对不赞成美术学系的一小部分本科生、甚至包括研究生对于创作有兴趣的同学,在校期间从事独立的艺术创作。并且我要忠告那些对于创作有兴趣的同学,甚至不要在30岁之前从事艺术创作。这里一方面基于一个成熟的艺术理念必须通过一定的时间长度来保持,同时,在美术学系学习的期间,最重要的是演练独立的学习、思考和研究能力。最后我想说的一个问题是,美术学系的研究生与本科生们所面临的选择大致有四:

一是做一个一流的学者;

二是做一个勤勉的学术工人;

三是沦为一个浮夸的文字生产者;

第四个可能是将艺术的感觉与学术的理性相结合,成为一个别致的艺术家。

在这里,我想如果以中国古代的绘画品评来做一个有趣的比较的话,可能会是一个神、妙、能、逸的关系。一流学者曰神品;学术工人曰妙品;浮夸的文字生产者曰能品;而一个感性与理性相结合的别致艺术家可能是逸品。当然,一位一流的学者,注定首先是一个经典的守护者,是将经典纳入到当代文化的动态中,进行发展中的守护;同时,他还应当是一位时刻处在先锋思想着的状态,在当代国际性的前沿学术中,进行不断独立思考的人。容格的一句话,是一个较好的注解:一个真正的现代人,往往看上去像一位古典的学者。

何林: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99级本科生、系学生会主席本文刊于“美术同盟”网站(200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