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张强文集·演讲与访谈卷
32105300000020

第20章 面向当代视野构建视觉文化体系

——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负责人、张强教授访谈录(之一)

张强/何林(以下简称何)时间:2002-12-02地点: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主任办公室形式:录音何:四川美术学院设置“美术学”专业,而且有了独立的美术学系,这已有4年的历史了。尽管如此,我们对“美术学”概念本身以及相关的诸多内容,还未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到现在为止,好些院校都设置了“美术学”这门学科,并且都各自进行着不同程度的学科建设。出于这种形势,我们首先如何认识这门学科设置的意义?张强:在美术学院设置史论学科的一般性意义毋庸置疑,但是,更为重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甚至现在的某些学院已经将整个学院“美术学”的基本水准,联系到其整体的学术水准与学术底线的设置状况,进行一个最基本的评价。并且,在其操作的过程中,将这些指标进行了具体的衡量。

中国美院正因为其“美术学(史论)”是国家级的重点学科,并且有了招收美术学博士生的20多年的经历,所以,其某些实践性的学科才会能够具有“搭车”的可能性。比如其人物画的博士生,名称为“中国人物画学”,其山水画的研究生为“中国山水画学”,诸如此类,其实践是建立在其深厚的学科功底与大量的学术成果之上的。何:目前,我国国务院学科委员会已经确定了中国美术院校的学科界限,即“美术学”。所以在国内,作为这门独立的学科,与西方的美术院校及与相关的学科相比,“美术学”的学科体制和学科的设置方式有哪些不同呢?

张强:在国外的一些大学中,如欧美,则严格地将美术史作为独立的人文学科,设立在综合性的大学中,如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的美术史系。但是,另外与实践距离较近的批评,则设在了具体的美术类学院,如芝加哥美术学院有美术策划与批评专业。另外的一些美术理论学科,则设在了一些综合性大学的哲学系的美学专业之中。我曾于2002年应邀赴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在英国的一个月内,先后考察过剑桥、牛津大学、伦敦大学的艺术史专业。剑桥有专门的美术史系,在牛津大学笔者曾经与几位来自于中国香港、中国台湾的博士研究生进行过交流,他们的专业就是“中国美术史”。

其中现在撰写的论文分别是中国汉代的美术与明清瓷器中的佛教纹样。我曾经问他们为什么不选择一些理论性较强的课题,他们的回答是古典文献阅读障碍太大。伦敦大学的亚非学院中,有我的一位十几年前在山西一次国际性的美术史学术讨论会上结识的朋友——中国美术史专家韦陀先生,以及来自于中国大陆的学者王涛先生在此任教,了解到亚非学院所设置的是“考古与中国美术史”专业。

而韦陀先生在不久前曾经为大英博物馆买进一幅中国元代工笔花鸟,韦陀先生据此专门撰写了一本书来进行研究。而在大英博物馆内的工作室中,也可以经常看到一些学生、专家模样的人在翻检资料,进行研究。于是,我们可以联想到这样的一个有关资本主义国家的隐性商业的运行逻辑。我们知道,博物馆、美术馆已经成为伦敦的一个重要的产业,很多观光客到英国都要去博物馆和美术馆,而这些诸如泰特美术馆、国家画廊、大英博物馆都是不收门票的。也就是说博物馆自身没有经济效益,而主要是这些观光客到了伦敦之后所带来的消费。博物馆、美术馆的免费参观,给予伦敦当地的艺术教育带来当然的便利。于是,提高馆藏品的学术含量、扩大其知名度,从某种意义上,专业人士的介入是一个最好方式。就这样在专家、学者、教授与风马牛不相及的观光客之间,就这样有了一个隐性的逻辑链串接起来。不过,在美术史作为人文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有时候也会发生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诸如我在大英博物馆的展览策展人,戈登·白若思的夫人,是著名美术史家贡布里希(以图像学闻名于世,中国美院曾经是他在中国影响的策源地)的学生,原来是研究中世纪圣像画中的星象,结果现在是格林威治天文台台长。

综上所述,由于中国美术学(史论)的特性,要照搬西方的学科体系恐怕不是办法,而且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中国学者要研究“美术学”的基本理论,必定要囊括中国的艺术。而西方学者所研究的一般性世界美术史和美术理论,则必然地会忽略中国的艺术。何:针对“美术学”在中国美术院校的设置,这种设置具有哪些自身的特性?张强:目前,从学科体制上来讲,国务院学科委员会已经确定了中国美术院校的学科界限,即“美术学”,按照以前倡导美术学的专家的意思,就是要包括史、论、评在内的学科建制,并且是在专业院校,而非综合大学。当然,目前在综合性大学设置美术学院、艺术学院,其旨意在于看好生源,基本上与学术无关。而在中国的美术学院,将面临着一个更为严峻的局势,就是任何协调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以及这些学科形态的分别建立。这就是:

A。美术史与考古学、宗教学、历史学之间的基础关系;美术理论与美学、哲学、文化学之间递进关系;以及美术批评与艺术思潮、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对象关系。

B。还有贯穿于三者——美术史、美术理论、美术批评之间的基础理论,亦即“美术学原理”的建设。这无疑是一个更为艰巨的工作,因为美术学原理,不是将这三者进行的重叠与堆砌,而是在深层学术逻辑上的穿越。

C。针对于浩如烟海的中国绘画理论,迫在眉睫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整理,而是在现代学科意义上的解读与建构。它可能会涉及到对于中国绘画学原理上的阐述而建构的“中国绘画学”,在不同门类的子学科诸如“中国山水画学”、“中国花鸟画学”、“中国人物画学”等。其实,针对于美术学而言,最终的意义并不是对于绘画的直接作用,诸如是纪录还是描述,而更为重要的是帮助艺术建立起来的判断力,因为判断力是一位当代艺术家重要素质的体现。同时,对于美术学学者与美术学学科而言,重要的不是对于不同的美术现象做出一般的判断与取舍(当然,这些是必要的),而更为关键的是,要建立起美术学学科的自身的秩序和体系,它包括由美术学自身原理中抽绎出来的艺术经验所提升的人文智慧。这才是美术学作为独立学科的价值所在。也就是说,美术学学科的独立性是建立在与其他艺术学科与人文学科的异同之上。相同的人文学科背景、相关的时代文化,共容的学术视野;相异的是独立视觉经验与智慧差别中,建立起来价值系统、认知体系与语汇表述。也唯其如此,美术学才会提升为一门独立于美术现象之上学术科目;也唯其如此,美术学才会与其他学科具有同等的存在价值;也唯其如此,美术学才会在美术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具有真正的基础与导向的双重涵义……何:基于以上我们对“美术学”的认知状态,我们把问题直接回到四川美院来。

张强老师在11月底正式任我系的主任,那张强老师对我们系目前“学科定位”有什么看法呢?比较国内其他美术院校,我们存在哪些优劣势呢?

张强:基于以上的认知状态,我们再来考量一下目前国内美术学院的美术学学科特点:中央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的美术史系建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很快被北京大学的历史系吞并,直到60年代重新开张,其中重要的前辈学者如常任侠、金维诺、张安治等人,后续的主持者如薛永年,现在的主持者尹吉男,这些学者的基本学术思路和优势,都在中国美术史的考古性与历史性的研究之上,而对于西方美术史的研究却基本上处在一种“编译”的状态,鲜有独立学术见解的成果。建立在这些成果之上的教学方式,基本上是“断代性”的美术历史教学,诸如每个学者以秦汉、明清等划分。

对于中国画论采取的则是注解式的方法。当然,其优势也是其他院校可望不可及的,学生地处京师,广闻博取,其弱点则是信息驳杂,极易迷失自己。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的美术史系创立于1987年左右,一方面由其院长潘天寿所树立的文人画传统,亦即诗、文、书、画、印,全面素养,蔚为大成。在“文革”后又有了对于西方艺术思潮的全面译介,而在范景中的主持之下,全面地译介20世纪最重要的美术史家贡布里希的著作,给予中国的美术史界带来深远影响。同时,中国美院的王伯敏,在20世纪50年代受教于黄宾虹先生,无论是艺术思想还是艺术史的观念,都以中国经典的方式介入,产生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中国美院的特点在于古典的两极,即中国的古典艺术史与西方的古典艺术史。其特点在于此院校与西方的美术史界联系频繁,能够进入西方的学术圈。其弱点在于立足于中国本土的现代性学科的构建,终在于虚拟之中。四川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的美术学系,目前最大的弱势在于没有建立起自己完整的传统,美术学教师的流动过于频繁,如此以来,所有的成果会因为缺乏积累而难以构成自己的特点。但是,就目前来讲,这种弱势也可以由于新人员的进入而转化为是一种重组。在新世纪的震荡中,怀揣各种理想的学者,由于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系教师的岗位空缺,而走了进来,从而可以借机开创出新的学科体系。而这一点,又是作为中央美院或者是中国美院所无法做到的。衡量四川美术学院的美术学系目前的学术结构,实际上就是考量教授、副教授、讲师的学术水准与学科方向,并由此而得出一个相应准确的结论,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对策。

何:对于我系的学术建设,直接关系到我系已有师资的研究方向和成果,这些都预示着我系的学术趋向。那张强老师作为我系的学术领导者,肯定会综合其他老师的研究方向和成果,对美术学系有一个重新而明确的学科定位。对这些问题,张强老师是怎样想的呢?张强:当然,学科定位实际上来自于学术建设,而学术建设又必然关系到已经形成的、教授自己的研究方向与具体成果,也只有在这些逻辑基础之上,才会自然地推导出一个合理的学术趋向。

A。学术成果美术学原理方面:《美术形态学》、《书法文化学》等。当代美术研究方面:《当代中国美术》、《与艺术对话》、《迷离错置的影像——现代艺术在中国的文化视点》、《游戏中破碎的方块——后现代主义与当代书法》、《现代书法学综论》等。中国绘画学方面:《中国画论体系》、《中国绘画美学》、《中国山水画学》、《中国人物画学》、《现代国画形态》等。

B。研究生方向当代美术研究、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国绘画学研究、美术考古、美术批评、比较美术、西方美术史、视觉艺术策划、流行文化与西南民俗。

C。学科特点有别于中央美院与中国美院的传统与趋向,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的学科定位应当放置在广义的“视觉人文体系”之上。它当然地具备以下特点:

a。开放性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的开放性在于以人类的视觉遗产和当代创作为研究对象,其体系的自闭性来自于研究对象的锁定与研究方法的特定。在这里,宽阔的学术视野与研究方法建立有着必然的逻辑关系。学术研究的风格特点的形成,建立在对于各种方法的经历之上。它当然地是在中西美术的历史与理论之上的开放,同时,是一种充满了“历史感”的开放。

b。时代性所谓的时代性则是美术学的研究目的,是构建当代性的学科体系,而这种学科体系的建立,应当直接与当代人文学科的整体进程有关。也就是说,与当代世界范围内的哲学、文学、艺术研究的成果密切相关,应当提倡的是21世纪意义上的美术学学科。

c。文化性从目前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的已有成果和学科特点来看,形成具有文化学意义上的美术学,是其自然的趋向。同时,这个文化学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美术文化”——与美术相关联的风俗民情,而是在文化哲学层面上生成的方法论和体系结也就是说,以人类最本源的文化意识作为美术学产生的根源性指标,抵达一切人文学科的底层,从而在此基础上进行系统性的建构。

d。统摄性建立在当代人文学科基础上的美术学,也就自然在开放的基础上,以文化哲学的方法论,从而也就自然地演绎出其统摄的力量。统摄在这里所具有的含义是:

1.由于美术学是对各个学科的特征的穿越,因此,作为原理本身,它的有效性将是普遍性的。

2.美术学是建立在与其他人文学科的关联之上,同时,又不是一般性学科的原理借用,因此,建立在互动于其他学科基础上的美术学,也就具有了当然的特别的存在意义。3.由于美术学一方面是建立在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同时,却又是对个体经验的共性抽绎,因此,它将可以对任何美术现象产生效应。

e。逻辑性于是,美术学的逻辑性也就成为巩固其学科基础的重要支柱。当然,新的美术学由于建立在一个更为可靠的文化哲学的基础之上,因此,其逻辑的基点也将是在此基础上的自然延伸和构建。有别于那种僵硬的学术规范和学术工业的僵硬,新的美术学的逻辑将对文化保持新颖锐利的感觉能力,注重在开放中,寻求其真实的文化关系。而不仅仅是形而上的概念串联……

何林:四川美术学院美术学99级本科生、系学生会主席本文刊于“美术同盟”网站(2002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