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66条职场警示
32095400000002

第2章 遇事缺乏主见!

常言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在瞬息万变的经济活动中,机遇、信息稍纵即逝,当机立断是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并不是每个管理者都能做到这一点的。不少企业管理者往往会瞻前顾后、患得患失、当断不断、错失良机。也就是说,一些企业管理者遇事缺乏主见!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做出决策的时机极为重要。决策正确,但机会错过了,会使决策效果大打折扣,甚至适得其反。因此,作为企业的管理者不能在决策时优柔寡断,没有自己的主见!

没有主见等于丧失机会

没有主见会丧失很多成功的机会。俗话说:“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有的人就是因为患得患失、优柔寡断而不知道如何利用时机,结果让机会风驰电掣般地从身边溜走了。任何左顾右盼、迟疑不决的行为,都势必贻误战机,招致失败。

有一位成功人士曾说过,“学位高、资历深、有才识的人实在是太多了,但都缺乏一个非常重要的成功因素,那就是果断性。”一个成功的人在做决策时,从不优柔寡断,该出手时就出手,抓住一切机会,哪怕是一点点机会也不要轻易放过。

历史上曾有三个著名的例子:

(1)当年在历史出现转机时,项羽既优柔寡断、缺乏主见,又刚愎自用,没能把握千载难逢的良机,结果遗恨千古、自刎乌江。

(2)唐朝的唐太宗李世民当断则断,遂成一代天骄和雄伟霸业,开拓了前无古人的“贞观之治”。

例如,一家著名的外资在华投资企业,需要招聘一名公关部接待秘书。在历经了招聘过程的过五关斩六将之后,一位取得了电子工程学士学位的漂亮女士终于进入了冲刺阶段———与另一位同专业、同学历、同学位、同样相貌出众的女士接受考官的面试。这位漂亮女士对自己很有信心。经过面试,考官对她表示满意。机会已经在她眼前了。考官当即代表公司通知漂亮女孩,可以在下周一来公司报到,并问她:“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漂亮女孩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决定,有些不知所措,不由得对考官说:“这事儿我得跟爸妈说说。”考官听了不由一愣,然后显得很平静地说:“好吧,那你就跟你爸妈说一声。”

第二天,漂亮女孩来到公司告诉考官说:“爸妈同意我下周一来这儿上班。”考官十分遗憾地对她说:“对不起,你可以到别的地方去试试,我们这里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

漂亮女孩为此傻眼了,问:“这是为什么?”考官对她说:“我们这里需要有主见的人才。”就此,一个很好的机会就在漂亮女孩的眼皮底下悄悄地溜走了。

(资料来源:《中国青年报》2002年11 月7日)

(3)近百年来,英国汽车工业似乎就没有过几天阳光灿烂的日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英国政府在发展汽车工业的决策上优柔寡断、缺乏主见,从而导致了汽车工业的衰落。英国汽车工业走到这一步并非偶然。英国政府声称自己一直在竭力保护汽车工业,但是政府的一系列优柔寡断的决策,使汽车工业丧失了取得稳定和“墙头草,两边倒”,当企业陷入困境的时候,别人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你觉得可以接纳,此时又有人提出了另一个方案,你也觉得不错。你在这两种方案之间,摇摆不定,从一种经营战略游移到另一种经营战略,总希望能够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单一行动方案。其实,面对这样的局面,首先要做的是冷静思考,要知道自己想做什么,怎么去做!而不是游移不定,没有主见!不然的话,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凯玛特致力于多元化经营,从经营折扣店到收购众多连锁店的股份。但是新的管理层又放弃了这些商店,决定在 IT行业投巨资来改善凯玛特的供应链。这一战略持续了一段时间,直到新任首席执行官决定凯玛特应该尝试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打败沃尔玛,就此引发了一场灾难性的价格战,结果证明凯玛特无法承受这一连串的错误决策所带来的结果。

增长的可能性。

没主见等于自取灭亡

一只掉进深井的狐狸,因为想不出逃脱的方法,所以就像囚犯般地被拘禁在井底。

此时,有一只山羊因为禁不住口渴而走到井边。当它看到井里的狐狸,就问狐狸井水的味道是否良好。狐狸以欢欣的态度掩饰悲惨的处境,极力夸赞水质之优美并鼓励山羊下到井底。山羊只顾及口渴,而不假思索地往井里跳。

等到山羊解渴后,狐狸告诉它目前它们所共同面临之困境,并提议脱困的方法。狐狸说:“你把前脚放在井壁上,头部低俯。我跳到你的背上,便可爬出这口井,然后再帮助你脱困。”

山羊采纳狐狸的这个建议,狐狸立刻跃登到山羊的背上,抓住山羊的两只角,稳步地爬到井口,然后拔腿就跑。山羊痛骂狐狸毁约,狐狸则转身大叫:“老笨蛋!假如你的头脑能像你的须子那样多,你将不会在摸清出路之前,就纵身往井里跳,也不会让自己置于无法逃脱的困境中!”

我们借助一个反面案例来看没主见等于自我消亡。在原始森林里,一位猎人的腿被毒蛇咬伤了,因是单独进入森林,周围无人求助,自己也没带紧急救助的医疗器具。他深知,这样下去,将会因毒液扩散而丧命。他也试图用绳子阻止血液流动,但并不奏效。该怎么办?情急之中他当机立断,用随身带的斧头将自己的腿砍断。结果如何?腿丢掉了,但是他的性命却保住了。

“当机立断,不受其乱。”这位猎人就具有当机立断这一宝贵的决策品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具有这种优秀品质的人并不是很多。相反地,有很多人都是在关键时刻办事迟疑、难以取舍、拖拖拉拉、犹豫不决,因而错过了成功的大好时机而以失败告终。德国诗人歌德曾说过这样的话:“长久迟疑不决的人,常常找不到最好的答案。”

没有主见等于没有成功

由此可见,自己不进行独立思考,却凡事按照别人的意见去办,最后只能由自己来承担苦果。如果你采纳别人的意见,则有人会高兴,但是高兴的未必是你。一个毫无主见的人只能接受被人欺骗的命运,一个轻信的人同样只能接受失败的后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必须面向市场参与积极的竞争,才能获得生存权利。商场如战场般瞬息万变,及时抓住机遇就意味着成功,否则只能是失败。而机遇是在有没有主见中垂青于你的。由此可见,是否能抓住机遇全在于当事情来临时,你是否有主见地去迎接它,而不是不知所措。所以,抓住机遇,创造成功,就在于企业管理者是否能在时机成熟的时候,当机立断,果断做出决策。作为企业管理者,要准确把握时机,不宜过早也不能过晚,这就要看他在遇事时,自己是否能立即主见自己的主张和看法。当然这里所谓的主见,一定是建立在自己的想法、建议及观点对企业有帮助的前提下,并不是要对企业瞎建议、乱指挥,不能一意孤一个人在对自己的能力缺乏自信,或在某些方面处于无知状态时,便很难有自己的主见,并且很容易被他人之意见左右。他人的高明之见,可以为你开启心智,让你行之受益,古今听从他人之见成就大事者不乏其人。然而如果他人之见只是不负责任的乱参谋、瞎建议,或是糊涂之见,其效果就会相反。回首往事,因听从他人之见而受益之事不多,受损之事却不少。

对于企业的决策者来讲,没有主见、优柔寡断往往是最危险的行。也要适当地听取别人的意见,再进行总结、思考、归纳,最后再进行决策。而在听取别人建议时,也要有主见,要有思考地去听,在没有得到最后决定时,不能让别人的建议左右了自己!

19世纪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巴尔扎克的父母要求他做一名律师,而巴尔扎克也已拿到了法学院的学士学位,并且在一家法律事务所谋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职位。但20 岁的他却向父母提出要当一名作家,当一个名扬天下的作家。他的想法遭到父母的强烈反对,认为他居然要放弃一个收入有保证的职业,放弃自己的光明前程,把一生耗在一个靠不住的手艺上,何况在此之前,儿子没写过一首让人感动的诗和一篇像样的文章,连翻译课的成绩也只是第32名,而全班只有35名同学。经过很长时间的争执,父母才与儿子达成协议:每月提供120 法郎生活费,限期两年,如两年中他创作不出足以使他成为伟大作家的作品来,他必须重新坐到律师事务所的位置上去,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当巴尔扎克写出第一部诗剧《克伦威尔》,在家中向亲友朗诵之后,一名颇有名气的诗人毫不隐讳地写信给巴尔扎克的老爹,说:“令郎可以尝试各种职业,就是不要搞文学。”这对巴尔扎克来说,简直是一个可怕的判决。但巴尔扎克的主见和信心并未因此而动摇,在父母断绝生活援助之后,仍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走自己的路。巴尔扎克如果听从父母和那位诗人之见,放弃自己的追求,他的家乡都尔城可能会多了一名好律师,但是法国却少了一位天才作家,世界文学宝库中将不会有《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这样伟大的作品,也不会有《人间喜剧》这样的作品集。

心理障碍,在事情面前,尤其是积极的事情面前,不能当机立断,是很危险的。往往是越顾虑越观察,而越观察越拿不定主意。所以,作为企业的管理者只要认为有价值的、对自己有利的,就要立即拿出主见,当机立断。而只要认为不符合自己利益的就干脆不要干。不论做什么事情,只要认为应该做的就去做。如果不想做了或者是认为不能做了,就立即退出或另谋出路。因为在任何时候,没有主见、优柔寡断总是企业发展的大敌。它只会让企业失去良好的发展时机,变成被动挨打的靶子。所以,企业管理者在决策企业的事情上,要有主见!只有当机立断,企业才会创造更辉煌的业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