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66条职场警示
32095400000019

第19章 独揽大权,坚持不放!

集权与分权的矛盾是企业发展中始终不可回避的一大问题。随着外部竞争环境的加剧,企业加强对下属监控能力的需求不断增大,需要利用信息化手段,将企业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与调配,通过集权与分权的过程,做到全企业资源的集中掌控与合理运用,保证整个企业发展战略的顺利实现。

如果某个人过分地把权力从自己的手上放开,则是一件非常错误的事情。一个人做任何事情都要有的放矢,把不同的意见、不同的观点集中起来加以提炼、概括。对管理者来说,最正确的做法就是集大权,散小权。

集权应掌握的原则

在一家企业中,作为一名管理者,不可能也没有能力去总揽一切事务,必须合理地把一部分工作或绝大多数的事务交给他人去办理,授予他人相应的工作权力,不然,工作任务将很难完成。

差错发现得越早,损失就越小。假如产品到了市场才发现质量缺陷,那么企业将损失惊人:包括回收费用、重新发货费用、质量责任损失费用和企业信誉损失等。杜邦—豪森公司提出“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好”的要求,将使这些开支成为多余或使之减少,使其质量达到最好。

管理者处于企业的中心地位,在权力的运用和对下属的管理统御上,应做到大权集中,小权分散。集权是指组织中的一切事务的决策权均集中在领导手中,部下的一切行为措施必须按照领导指令、决定去办。授权则是指部下在其管理的范围内的一切措施均有集权作用发挥得好,将会产生如下一些作用:政令统一,标准一致,力量集中,有助于统筹全局。反之,只能照顾一般,不能顾及个别,管理者会滋长专制独裁,部下则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授权作用发挥得好,将会产生如下一些作用:能较好地发展个性与特长,灵活地应付局势的变化,下属可积极主动地工作,管理者也容易避免独裁行为。反之,将不利于统一指挥协调,难以形成合力,容易滋长本位主义。

因此,管理者应注意以下授权原则。

凡属应由上级对部下工作进行监督考核的,要由管理者决定。

凡后果严重的,可能影响全局的,可能造成的损失较大的,应该由管理者决策。

凡需做出一致规定的,指导全局工作或规范全体成员行为的,应由管理者决策。

一项重大决策需由管理者承担法律责任的,应由管理者做决策。

各部分任务性质相同的内容,为保持政令统一,宜由管理者做决定。

自主决定权,不必请命于领导,而领导对其部属权限内的事项也不随便加以干涉,这是两种极端的情况。

授权要注意权责一致的原则。授予下属一定的权力,必须使其承担相应的责任,有责无权不能有效地开展工作;反之,有权无责会导致不负责地滥用权力。在授权时,管理者必须充分考虑下属是否愿意被授权和能否胜任所指派的工作。有些下属未必会欣然接受所授予的权力,如果他们对问题本身不感兴趣,或者不愿意承担更多的责任,管理者就不必勉强。有的管理者担心下属把事情弄糟,在授权时常常优柔寡断,甚至宁愿自己亲自去做,结果反而不好。当然授权时还要考虑哪些权力是必须保留的。作为管理者,一旦确信自己已经把最合适的人安排在合理的位置上之后,就应该授予他相应的权力,充分发挥他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才能使他以极大的热情做好希望他完成的工作。如果对他干涉太多,他就会逐渐丧失积极性,也就无法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不必亲历亲为

许多管理者,整日勤勤恳恳,早来晚走,无论大小事情,样样都亲历亲为,的确十分辛苦,但所管理的工作却杂乱无章。可见,事事都管、都抓,结果必然是什么也管不好。

可见,管理者应下工夫做的事情主要有:对大局准确加以判断和掌握;调整团体的能力;让部下各尽所能,充分发挥其积极性。

大胆抛开简单的事

汉宣帝在位时,有一位宰相名叫丙吉。一年春天,丙吉乘车经过繁华的闹市中,碰见有人群斗,死伤极多,但是他若无其事地通过了现场,什么话都没说,继续往前走。不久,又看到一头拉车的牛吐出舌头气喘吁吁,丙吉马上派人去问牛的主人到底怎么回事。旁边的随从看见这一切觉得很奇怪,为什么宰相对群殴事件不闻不问,却担心牛的气喘,岂不是轻重不分,人畜颠倒了吗?于是,有人鼓起勇气请教丙吉。

丙吉回答:“平定群殴事件是长安令或京兆尹的职责,身为宰相只要每年一次评定他们的勤务,再将其赏罚上奉给皇上就行了。宰相对于所有琐碎小事不必一一参与,在路上取缔群众殴斗就更不需要。而我之所以看见牛气喘吁吁便要停车问明原因,是因为现在正值初春时节,而牛却吐着舌头气喘不停,我担心是不是阴阳不调。宰相的职责之一就是要调顺阴阳,因此,我才特地停下车询问原因何在。”众随从听后恍然大悟。

管理者将一些简单的工作交由部属处理,自己则必须思考企业一个管理者能处理的工作量是有限的,即使再能干,顶多也只能做3倍的工作。所以,聪明的管理者应该尽量将工作做适当的分配,这样,即使他不在公司,工作也能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