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决定一生的66条职场警示
32095400000017

第17章 质量目标失控!

在企业中,“目标”显得异常重要,有了目标也就有了努力奋斗的方向,为了实现目标,就要从方方面面进行控制管理,加强质量控制。然而,不少企业只顾扩大企业规模,无视质量目标管理,最终导致企业经营的失败。

正确的质量目标

制定正确的目标是目标管理成败的关键。如果目标方向是错误的,那么,使的劲越大,管理效果就会越差。

什么是正确的目标呢?日本人提出,“聪明的”(SMART)目标才是正确的。SMART(聪明的)就是:Spec ific(具体的)、Measurable(可测量的)、Ambitious(挑战性的)、Realistic(现实的)、Time-phase(时间设定)。

Specific(具体的)。目标不应该是一句空洞的口号。抽象的目标让人无从着手。目标应明确、具体,让人看得见、摸得着,使人在实施目标的过程中,努力有方向,检查有依据,考核有标准。

Measurab le(可测量的)。目标应尽量用定量的指标描述。对于有些难以量化的目标,也应尽量具体化,定出衡量的标准,便于实施和考核。

注时间这个重要的变量,关注未曾利用的时间,并在此下工夫,提高资本生产率,最终实现企业盈利的目标。

Ambitious(挑战性的)。目标是激发和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动力。目标没有挑战性,不需付出多大努力就唾手可得,就Realistic(现实的)。只有在现实的基础上,“梦想”才有实现的可能。如果脱离实际把目标定得过高,使人感到可望而不可即,经过努力也无法达到,会使人对目标没有认同感,丧失信心和斗志。

Ti me-phase(时间设定)。目标是与时间有关联的。目标按时间分类,有长期目标、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中长期目标是战略规划的产物,短期目标是对长期目标的落实。

质量目标的思考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前提是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是组织关注的焦点,同时也确定了应满足的顾客要求。组织在实施中和认证机构在审核中对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所关注的问题应该是一致的。

ISO/FDIS9001-2000 的第 5.3 条款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在以下几方面确保建立和实现质量方针。

(1)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这是指组织的质量方针应与组织的总体经营宗旨相一致。由于不同的组织提供的产品、服务以及规模、目的不尽相同,其经营宗旨也各不相同,所以质量方针也应有所不同。

(2)在组织内得到沟通和理解。为了最终实现质量方针,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必须将它传达到组织内部各适当层次的有关人员,使他们相互沟通和充分理解质量方针的内涵。

没有激励作用。因此,目标要有雄心,要有“梦想”,目标的制定要稍高于现有能力,这样才能激发各级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质量方针应是制定和评审质量目标的框架和基础。质量方针虽然要概括、精练,但是一定要体现组织的特点,要结合组织的实际,要富于活力,不能只是(4)包括对满足要求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承诺。这种承诺的对象是与组织利益关系一致的各个相关方,其中对顾客的承诺是最重要的。承诺的内容,一是他们提出的明示的、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其中主要是满足顾客对产品的要求;二是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要能有效地运行,并保持持续改进的功能。

(5)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评审。组织应对质量方针是否适合于发展,进行定期评审和修订,以反映不断变化的内外部条件和信息。这种评审,一般在组织定期的管理评审中进行。

质量目标要有可测量性,应尽可能量化。同时,设定的质量目标应有可能实现,但又有一定难度,避免没有可追求性或好高骛远。

另外,质量目标的设定不是用来约束员工的行为,而是有效激励他们的创新性和能动性,因此在质量目标的策划时要充分考虑员工的参与积极性。组织在分配主要的质量目标时,各单位的管理者应要求和他们的上级一起来设定本部门的具体目标,在能够明确总目标实现手段的前提下,将质量目标层层分解到本部门内各岗位,直到各个员工,但在确定各级目标时,应与下级共同协商,在保证不影响总的质量目标实现条件下,尽量取得一致意见,这样能有效激励员工的能动性并且增强组织的凝聚力。ISO/FDIS 9001-2000要求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在以下几方面确保建立和实现质量目标。

———质量目标的制定。

组织制定质量目标的原则应是持续改进、提高质量、使顾客满意。应考虑市场当前和未来的需要,还应考虑当前的产品及顾客满意的状况。

———质量目标应予以分解和展开。

一句空洞的口号或几句流行的词语。

质量目标必须分解到组织中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各职能部门及层次(如决策层、执行层、作业层)中,相关职能和层次的员工都应把质量目标转化或展开为各自的工作任务。这样做,能增加质量目标的可操作性,有利于质量目标的具体落实和实现。质量目标分解到哪一层次,要视组织的具体情况而定,关键是能确保质量目标的落实和实现。质量目标的展开,是为了实现总的质量目标。在展开质量目标时,应注意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和协调关系,不能因为某个分质量目标定得过高或过低出现资源等划分不合理的现象而影响总质量目标的实现。

———质量目标应是可测量的。

为使质量方针得以实施,质量目标应具有可测量性。作业层的质量目标应该尽可能定量,即通过检验、计算或其他测量方法可以确定其量值。并与设定值进行比较,以确定实现的程度。质量目标作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判定指标,应该具有可测量性,以增加质量目标的可评审性。

———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

质量目标应在质量方针的基础上建立,在质量方针给定的框架内展开,内容应与质量方针保持一致,在管理评审中与质量方针一起进行评审。

———质量目标的内容应包括:

产品要求,即体现产品的固有特性(如物质的、感官的、行为的、时间的、人体工效的、功能的特性)和产品的赋予特性。

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内容,即满足产品要求所需的资源、过程、文件和活动等。

质量目标应包括对持续改进的承诺,体现分阶段实现的原则。

管理者与下级共同商讨如何实现质量目标。组织在实施质量目总之,组织应根据行业的特点、产品和服务的特点、自身的特点确定质量目标的内容。

组织在质量目标的实施行动计划中规定一个周期并确定各个阶段,每一个阶段中应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质量目标及分目标的实施层应有资源需求的计划,管理者应支持,同时各级人员要讲究质量,目标实施行动计划中人员和物料应当在恰当的时间出现在恰当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