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热点前沿第五辑
32077200000052

第52章 货币政策效应

对货币政策效应的研究角度多样,层面不一,既有货币政策有效性的一般研究,亦有宏观效应和微观效应的研究,还有区域效应、行业效应的研究,这些研究互相交叉,构成了关于货币效应的多层面和多角度的全面图景。

(一)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一般研究

曹永琴等对货币政策效应非对称性形成机理方面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发现这些研究是从三个层面来解释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形成机理:第一个层面是心理层面,主观预期的非对称调节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产生的主要原因;第二个层面是传导机制层面,价格粘性是导致非对称性产生的关键因素;第三个层面是市场环境层面,传导渠道和经济结构的非对称是货币政策非对称性的根源。曹永琴等还采用1979~2000年度数据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货币政策存在着非对称性效应,即紧缩性货币政策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真实产出的影响是非对称的。并且扩张性货币政策在中国更为有效。(2)中国存在着菲利普斯曲线的凸性。名义价格刚性和购买力约束条件决定了菲利普斯曲线的凸性,传统凯恩斯非对称性在中国可能存在,因此,货币政策的非对称效应在政策方向上就表现出来了,即经济紧缩时期的货币政策相对于经济扩张时期的货币政策更为有效,在经济衰退时期的货币政策效应明显强于高涨时期的货币政策。(3)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中国“大”的货币政策效应明显小于“小”的货币政策效应,而不管是当前还是滞后的货币政策效应,小的货币政策冲击比大的货币政策冲击具有更明显的产出效应,这表明“菜单成本”是企业在信号甄别过程中重要的决策依据。货币政策非对称效应的存在说明了目前中国货币政策是有效的。

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反应对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彭兴韵等通过对中国货币市场对货币政策操作的反应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货币市场利率对货币政策操作具有一定的反应,但反应并不持久,并且对不同货币政策工具操作的反应不完全相同。

陈建奇等从政府资产角度出发,运用1994~2005年中国国库资金季度数据,采用协整分析方法对政府国库资金、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有效性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国库资金增减导致基础货币收缩和扩张,短期内国库资金变动会使货币供应量发生显著的反向波动,国库资金是货币供应量的Granger原因,国库资金对货币供应量波动有较高的解释力。(2)国库资金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货币当局将国库资金变量纳入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监控体系,有助于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国库资金成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新的结合点。

孙华妤应用误差纠正模型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讨论1998~2005年中国实行传统钉住汇率制度时期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结果显示货币数量对产出和物价的影响均不显著,仅贷款利率在个别模型中对产出有负向影响。

周光友选取我国电子货币的样本数据及与货币乘数相关的变量,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对电子货币与货币乘数的相关性进行了统计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电子货币的存在放大了货币乘数的效应;(2)电子货币加剧了货币乘数的波动,致使货币乘数的稳定性下降,从而增加了货币乘数的内生性;(3)货币乘数的变动加大了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王国忠通过建立虚拟资产与实际产出关系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有效性进行实证分析,指出了虚拟资产在经济中的重要性,提出通过加权办法将虚拟资产作为整体统一纳入政策目标的建议。

李军林运用一个简化的非完全信息的动态博弈理论,分析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的有效性,指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关键在于中央银行的声誉,而中央银行的良好声誉的建立,则需要增加货币政策的透明性,从而保证公众对货币政策预期的一致性。

魏杰等指出,在现代经济各种干扰因素增多和我国经济转型的特殊背景下,存在着货币“迷失”,在分析了货币“迷失”基础上,他们提出要保证我国现有货币政策框架的有效性,需要在五个方面作出努力:(1)加强货币政策的结构性调整;(2)推动金融市场的对称发展;(3)积极稳妥地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4)同步推进汇率改革和贸易调整;(5)宏观均衡与微观机制改革并举。

(二)宏观效应

李彬等对中国1990~2005年季度数据的SVAR分析显示,通货膨胀在正的没有预料的货币冲击之后,显示出效果滞后的增长过程,货币政策的滞后期大约为10个季度达到政策的最强效果,之后慢慢效果消失。这一过程中,通货膨胀显示出非常明显的惯性特征。而且,他们还探讨了我国最优货币政策研究的理论基础,通过对当前两类主流宏观模型的模拟发现:完全前瞻的新凯恩斯主义黏性价格模型不符合货币冲击的历史效果,而Mankiw等提出的黏性信息模型则具有更强的合理性。

(三)微观效应

彭方平等采用1997年12月31日之前上市的深、沪两市年度财务数据较完整的上市公司1998~2004年期间的数据,从微观层面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非线性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对公司的投资传导具有显著的非线性效应,我国货币政策在总体上具有微观有效性;非线性效应体现在:当公司利润率处于6.75%左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处于中间机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最弱,而信用渠道效应最强;而当公司利润率小于-12%或大于25%左右,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处于外机制,此时货币政策利率传导渠道效应最强,而信用渠道效应最弱;在两机制间,货币政策传导效应存在显著的非线性光滑转换。

(四)区域效应

杨晓等选取1978~2005年名义GDP、M1的年度数据,从定性和定量两个角度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货币政策对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经济的不同影响,发现东部地区对货币政策最为敏感,中部、西部依次减弱。因此,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需求,可以在统一货币政策的基础上,实行某种程度的灵活的区域性货币政策。

常海滨等在系统阐述西方区域金融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进行了实证研究,表明央行货币政策在我国黄河中游、西北、长江中游等三个区域共计13个省份不具有有效传导机制,利率政策的区域传导效应时滞为一年。而区域贸易和资金流动影响货币政策区域传导效应,区域金融资源外流和金融结构失衡相互影响,是造成货币政策传导区域失效的主要原因。

孔丹凤等采用VAR方法对1980~2004年期间中国及各省货币政策对真实产出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货币政策存在显著的非对称省际效应,沿海省份对货币政策的反应要比内陆省份强,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与各省国有企业的百分比负相关,与向工业企业提供的贷款比例和一次产业GDP占比正相关。从总体经济发展角度来看,这一效应正是中国近年来区域经济严重非均衡发展的一个表现。

张晶探讨了我国货币政策区域不对称效应的原因,指出银行结构发展的地区差异是造成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根本原因。

(五)行业效应

徐涛利用理论和经验方法,对全部36个行业进行了中国货币政策的行业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货币政策效果具有显著的行业特征。中国货币政策总体上对经济产生了明显的正向影响,除少数行业外,中国货币政策对大多数行业的影响都比较温和,仅有三个行业销售收入的变化幅度比货币供应量的变化幅度大,即通用设备、仪器仪表及文化和办公用机械行业受货币政策的影响最大。这是因为这些行业的产品可以作为其他行业的投入品。行业效应与各行业的产品特征和财务状况等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