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32076600000095

第95章 附:立秋起居宜忌

立秋时,天气仍然很热,但是已没有夏天的湿度大。因为秋天的气候特点为干燥。按照中医理论,立秋后肺功能开始处于旺盛时期。

肺在金木水火土五行中属金,其性为燥。肺在志为悲(忧),悲忧易伤肺,肺气虚则机体对不良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生悲忧之情绪,所以在进行自我调养时切不可背离自然规律,循其古人之纲要“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

立秋时节要根据天气变化,注意穿脱衣服,夜间睡眠要盖好被子,防止感冒和肚子着凉。本节气在精神调养上,要注意内心应平和宁静,保持心情舒畅,切忌悲忧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以避肃杀之气,同时还应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起居调养上,应做到“早卧早起,与鸡具兴”,早睡可调养人体中的阳气,早起则可使肺气得以舒展,且防收敛之太过。立秋之时,暑热未尽,虽有凉风时至,但夭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异常。此节气中多加强夜里的睡眠时间很有道理,正好借此以补偿夏日的睡眠不足,秋季早睡,完全符合“养收之道”的养生原则。立秋后的早晨是锻炼身体的最佳时间,此时不冷不热,气温宜人;天高气爽,使人精神爽快。凌晨5点起床,选择清幽之处,或河畔江边,或林荫大道,进行锻炼,很有益身体健康。

为适应“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立秋后的性生活亦应当有所减少。不过由于春秋两季气候宜人,所以在秋天人们一般性生活还是比夏天要多的。这是不符合养生原则的,因为此节气人体阴盛阳衰,过度的性生活对身体害处很大。常言道:“纵欲摧人老”、“房劳促短命”,这些话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寓有科学道理。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邀说:“悠意情欲,则命同朝霞也”。据现代研究认为,性生活过度,会导致内分泌失调,免疫防御功能减退,对各种疾病抵抗力减弱,致使代谢功能反常,易引起各种疾病,肿瘤发病率增高。所以,古人说:“淫声美色,破骨之斧锯也。”在封建社会里,皇帝设有三宫六院七十二妃,或贵族大臣,妻妾成群,生活放荡糜烂,虽然他们每天山珍海味,美酒佳肴,但到头来多是恶病缠身,过早夭折。目前,一些青年人盲目追求所谓“性的解放”,放纵性生活,甚至性生活紊乱,这都是极为有害的。尤其是中老年人更应节制房先这是由于他们的肾精已经亏少,冉“纵欲贪欢”,肾精耗竭,则促其衰亡。因此,中医养生学主张节欲保精,保得一分精液,多延一分寿命。避免房劳,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应当从青年时就开始做起,直至老年,始终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