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32076600000089

第89章 时令物语

斗指西南维为立秋,阴意出地始杀万物,按秋训示,谷熟也。

立秋,时值公历8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黄经为135度,“秋”字的构成非常直观,“秋”乃“禾”、“火”也,说明立秋之时,“禾”可燃“火”也,暗示着谷物成熟了。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由热逐渐下降。有谚语说:“立秋之日凉风至”,即立秋是凉爽季节的开始。

立秋三候为:

一候凉风至;

二候白露生;

三候寒蝉鸣。

意为,立秋过后,人们在刮风时会感到不同于盛夏时的凉爽,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再过几天,秋天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幅员广大,纬度、海拔高度不同,实际上是不可能在立秋这一天同时进入凉爽的秋季的。从其气候特点看,立秋由于盛夏余热未消,秋阳肆虐,特别是在立秋前后,很多地区仍处于炎热之中,故素有“秋老虎”之称。气象资料表明,这种炎热的气候,往往要延续到九月的中下旬,天气才真正能凉爽起来。

立秋日对农民朋友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说:

雷打秋,冬半收;

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

七月秋样样收,六月秋样样丢;

秋前北风秋后雨,秋后北风干河底;

立秋一场雨,遍地捡黄金;

早立秋,冷飕飕,晚立秋,热死牛;

立秋无雨甚堪忧,万物从来一半收;

处暑若逢天下雨,纵然结实也难留。

在我国封建社会时期,还有立秋迎秋之俗,每到此日,封建帝王们都亲率文武百官到城郊设坛迎秋。此时也是军士们开始勤操战技,准备作战的季节。由此可见立秋日为何种天气是如此的重要。

立秋以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晚稻拔节孕穗,棉花裂铃吐絮,丝毫不可放松田间管理;中稻、夏玉米进入灌浆成熟阶段,要提防冰雹、大风、暴雨的危害。华南东部和西部,应该分别继续做好抗旱、防洪工作。立秋后的华南,时令虽仍属盛夏,但“立秋十天遍地黄”,一个金色的“秋天”总是让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