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32076600000075

第75章 时令物语

斗指辛为小暑,斯时天气已热,尚未达于极点,故名也。

每年的阳历7月7日左右为小暑,此时太阳黄经为105度。天气已经很热,但还不到最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时至小暑,已是初伏前后,到处绿树浓阴,很多地区的平均气温已接近30度,时有热浪袭人之感,暴雨也时常在小暑节气光顾我国的大部分。由于这段时间的雨量集中,所以防洪防涝显得尤为重要。有农谚:“大暑小暑,灌死老鼠”之说。更有“小暑南风,大暑旱”,“小暑打雷,大暑破圩”的经验总结。小暑若是吹南风,则大暑时必定无雨,就是说小暑最忌吹南风,否则必有大旱;小暑日如果打雷,必定有大水冲决圩堤。

我国南方沿海地区包括台湾地区的小暑节气,正是台风来临之际,《台湾府志》记载:“风大而烈者为飓,又甚者为台……台则常连日夜,或数日而止。……五、六、七、八月发者为台。”

小暑时节,正是萤火虫开始活跃的季节,芦丛里下、草窝中都是萤火虫的出发地,只要有草有水的地方,夜晚便可见到那忽明忽暗的白星点点、萤辉四溢,就像天上的星辰、远水中的渔火,闪闪飘移,徐徐风动,伴随着人们度过燥热的夏夜。

小暑三候为:

一候温风至;

二候蟋蟀居宇;

三候鹰始鸷。

意思是说一到小暑节气,大地上便不再有一丝凉风,而是所有的风中都带着热浪。并且在小暑节气里,由于天气炎热,所以蟋蟀离开炎热的田野,而到了庭院的墙角下去避暑热,天空中也可以看到老鹰因地面热而在清凉的高空中活动。

绿树浓荫,时至小暑。南方地区小暑时平均气温为26℃左右,已是盛夏,颇感炎热,但还未到最热的时候。常年7月中旬,华南东南低海拔河谷地区,可开始出现日平均气温高于30℃,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集中时段,这对杂交水稻抽穗扬花不利。除了事先在作布局上应该充分考虑这个因素外,已经栽插的要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在西北高原北部,此时仍可见霜雪,相当于华南初春时节景象。

小暑前后,华南西部进入暴雨最多季节,常年7、8两月的暴雨日数可占全年的75%以上,一般为3天左右。在地势起伏较大的地方,常有山洪暴发,甚至引起泥石流。但在华南东部,小暑以后因常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多连晴高温天气,开始进入伏旱期。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一东旱西涝的气候特点,与农业收歉关系很大,必须及早分别采取抗旱、防洪措施,尽量减轻危害。

小暑前后,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各地进入雷暴最多的季节。雷暴是一种剧烈的天气现象,常与大风、暴雨相伴出现,有时还有冰雹,容易造成灾害,亦须注意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