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32076600000030

第30章 常见病春分调治法

春分前后是草木生长萌芽期,人体血液也正处于旺盛时期,激素水平也处于相对高峰期,此时易发常见的非感染性疾病有高血压、月经失调、痔疮及过敏性疾病等。另外春天也是传染病高发季节,如儿童好发腮腺炎、水痘、猩红热和风疹等。在做好室内通风的同时,要避免到人员密集的地方去,以防感染传染病。本节我们为大家介绍下面几种常见病的调治方法:

失眠

春天由于气压低,容易引起人脑分泌的激素紊乱,加上天气多变,也常常使正常人的情绪波动较快。春天除了能让人犯困以外,也能让人失眠。

金针菜汤

用料:金针菜30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将金针菜加水煎30分钟,去渣,加入冰糖稍煮令溶,睡前1小时服下。

功效:清热,安神。

适应症:失眠。

灯心竹叶茶

用料:灯心草、鲜竹叶各60克。

制用法:将上2味洗净,水煎取汁,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安神定志,清心镇惊。

适应症:心胆气虚型失眠,症见心慌不寐,寐易惊醒,胆怯惊恐,多梦等。

桑葚子茶

用料:桑葚子15克,冰糖适量。

制用法:将上2味捣碎,放入杯内,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2剂。

功效:滋补肾阴,清心降火。

适应症:心肾不交型失眠,症见心烦不寐,头晕耳鸣,心悸健制用法:将柿叶切碎,山楂核捣碎,一同放入保温杯中,冲入沸水,加盖焖30分钟,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清热除烦,顺气化滞。

适应症:食滞型失眠,症见脘胀嗳气,舌苔黄腻根厚等。

酸枣仁茶

用料:酸枣仁9~15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酸枣仁捣碎,水煎取汁,调入白糖,代荼饮用。每日1剂。

功效:补肝益胆,宁心安神。

适应症:心胆气虚型失眠。

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10岁以下的儿童,一年四季皆可发生,但以春季为多。

山楂银菊茶

用料:山楂、银花、菊花各50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前3味水煎取汁,调入白糖,代荼饮用。每日1剂。2岁以下小儿药量酌减。

功效:辛凉清热,解毒利咽。

适应症:猩红热初发期,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呕吐,咽痛红肿,遍身酸痛,痧点隐约可见,或初见痧疹等。

银花生地绿豆汤

用料:银花、生地黄各20克,绿豆30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银花、生地加水煎汤,去渣,再入洗净的绿豆煮汤,熟后调入白糖即成。每日1剂,2~3次分服。

功效:滋阴清热,凉血解毒。

适应症:猩红热恢复期,症见丹痧布齐后1~2日,皮肤开始脱屑,此时身热渐退,咽部糜烂疼痛亦渐减轻,但尚有低热,唇口干躁,或伴干咳,食欲不振等。

枇杷叶汤

用料:鲜枇杷叶15克,白糖适量。

制用法:将枇杷叶洗净,用纱布包好,放入沙锅内,加水煎沸15~20分钟,弃枇杷叶,调入白糖即成。每日1剂,连服3日。

功效:清热止咳,降气化痰,和胃止呕。

适应症:预防猩红热。

月经不调

月经不调是指月经失去正常规律性,其特征有经期提前或错后7天以上为月经先期或后期;月经周期或前或后没有规律为月经先后不定期;月经量或多或少为月经过多或过多少;色、质改变异常与经期、经量异常同时发生。

丹参散

用料:丹参150克。

制用法:将丹参研为细末,每服10克,每日2次,用黄酒送服。

功效:活血祛瘀,调经止痛。

适应症:血瘀型月经后期。

艾叶香附茶

用料:艾叶9克,醋香附15克,淡干姜6克。

制用法:将上3味共制粗末,放入杯中,用沸水冲泡,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温经散寒,行气调经。

适应症:虚寒型月经后期。

芹菜益母煮鸡蛋

用料:芹菜250克,益母草50克,鸡蛋1只,调料适量。

制用法:将芹菜、益母草洗净切碎,鸡蛋洗净,共置锅内,加水同煮,鸡蛋熟后去壳再入锅煮10分钟,调味,吃蛋喝汤。每日1剂。

功效:平肝祛风,养血调经。

适应症:月经先后不定期。

月季花汤

用料:月季花15克,红糖100克,甜酒2匙。

制用法:将月季花加水煎汤,去渣,调入红糖、甜酒服用。每日1剂。

功效:活血,养血,调经。

适应症:月经先后不定期。

过敏性紫癜肾炎

过敏性紫癜是一种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可因累及肾小球毛细血管及间质血管而导致肾脏损害,出现浮肿、蛋白尿、血尿及肾功能异常等表现。这种肾脏病也称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本病常见于儿童与青少年。

芝麻桑叶散

用料:黑芝麻500克,干桑叶200克。

制用法:将上2味研为细末,每服20克,每日3次,以温开水送服。

功效:补益肝肾,祛风散热。

适应症:过敏性紫癜肾炎。

藕节大枣茶

用料:白藕节、大枣各50克。

制用法:将上2味洗净,加水煎汤,代茶饮用。每日1剂。

功效:补中益气,养血止血。

适应症:过敏性紫癜肾炎。

南瓜蒂散

用料:南瓜蒂2个。

制用法:将南瓜蒂洗净,置瓦上焙干,研为细末,以温开水送服。每日1剂。

功效:利水消痈,解毒杀虫。

适应症:过敏性紫癜肾炎。

苦瓜皮汤

用料:苦瓜皮30克。红糖20克。

制用法:将苦瓜皮洗净,加水煎汤,调入红糖,1次服下,每日1~2剂。

功效:补脾固肾,驱风活血。

适应症:过敏性紫癜肾炎。

盗汗

盗汗是中医的一个病症名,是以“入睡后汗出异常,醒后汗泄停止”为特征,冬春转季是中青年“盗汗”的高发期。

黑豆衣小麦汤

用料:黑豆衣、浮小麦各10克。

利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调中下气,除热止汗。

适应症:体虚盗汗、自汗、热病后虚汗。

黑豆炖塘虱鱼

用料:塘虱鱼2条,黑豆60克,调料适量。

制用法:将塘虱鱼去鳃及内脏,洗净,黑豆洗净,共置锅内,加水炖熟,调味食用。每日或隔日1剂。

功效:补虚,养血,敛汗。

适应症:盗汗,自汗,贫血等。

豆豉酒

用料:豆豉250克,米酒1000毫升。

制用法:将豆豉炒香,候冷,浸入米酒内,密封贮存,3~5日即成。每服1小杯,每日2次。

功效:益气和血,解热除烦。

适应症:盗汗。

大枣乌梅汤

用料:大枣15枚,乌梅10枚。

制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敛阴,止汗。

适应症:盗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