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二十四节气养生与食疗
32076600000029

第29章 春分进补食疗方

参芪白莲粥

原料:人参6克,黄芪25克,大枣15枚,白莲肉(去心)50克,粳米50~80克。

制作:先将人参、黄芪用清水1000毫升,文火煎取浓汁200毫升左右,去渣后将药汁与去核之大枣、莲肉、粳米同入砂锅,再加水适量,慢熬成粥。

用法:每日早、晚温热服食。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

应用:气血亏虚,脾虚失运所致的神疲气短,心悸不宁,失眠多梦,动则喘促,常自汗出,食欲不振,腹胀便溏;月经先期,质稀色淡,气坠腹痛等。

猪蹄粥

原料:猪蹄1~2个,通草3~5克,粳米50~80克,细葱三根,食盐适量。

制作:先将猪蹄洗干净,劈开切成小块,煎取浓汁;再将通草煎汁去渣;然后将猪蹄汁、药汁与粳米同入砂锅,加水适量以文火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细葱(切碎)、食盐,稍煮片刻即可。

用法:每日早、中、晚温热服食。

功效:补血液,通乳汁。

应用:精血亏虚所致的产妇乳汁稀少,或乳汁不通等。

注意:发热饮冷,乳房红肿热痛之乳腺炎所致乳汁不通者,不宜服。煮汁之后的猪蹄,可加调味品以佐餐。

山药莲子汤

原料:淮山药30克,莲子35克,薏苡仁30克,白砂糖适量。

制作:将莲子去皮去芯,与淮山药、薏苡仁一起洗干净,共入砂罐中,加水适量,以文火煮至熟烂,放入白糖即成。

用法:每日早、晚温服。

功效:益气健脾,除湿止带。

应用:脾气亏虚,运化失常所致的精神疲倦,困重乏力,食欲不振,大便溏泻,两足浮肿,带下色白,或淡黄无臭,如涕如唾,连绵不尽等。

红枣炖兔肉

原料:红枣50克,鲜兔肉200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功效:健脾益气,补血强身。

应用:脾气亏虚,阴血不足所致的形体瘦弱,不思饮食,口淡无味,食后饱胀,面色萎黄,头晕眼花,以及营养不良性贫血、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而属气虚血亏者。

制作:选色红、个大、肉质厚实的红枣,洗干净备用。将兔肉洗净,切成小块,与红枣一起放瓦锅内,加水炖熟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猪肝枸杞鸡蛋汤

原料:鲜猪肝150克,枸杞子20克,鸡蛋1个,生姜、味精、精盐各适量。

功效:补血养肝明目。

应用:肝血亏虚所致的头晕头痛,眼花干涩,视物模糊,视力下降,迎风流泪,以及夜盲症,贫血而属肝血虚者。

制作:将猪肝洗净,切成片;枸杞子、生姜分别洗干净,姜切碎备用。将锅内水烧开,放入少量姜、精盐,先煮枸杞子,约10分钟后,下入猪肝片,待水再开时,放入搅散的鸡蛋,调入味精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炖蜜川贝

原料:蜂蜜20克,川贝母10克。

制作:将川贝放于蜂蜜中,隔水蒸炖服食。

功效:滋阴润肺,化痰止咳。

应用:肺阴亏虚所致的久咳不止,干咳痰少而质地粘稠,咽喉干燥,以及肺结核、慢性支气管炎等而属阴虚有痰者。

白烧鳝鱼

原料:鳝鱼500克,黄酒、葱白、生姜、食盐、胡椒粉、植物油各适量。

制作:鳝鱼去骨及内脏,洗净切成寸段备用,锅内到入植物油,烧至七成热时,放入鳝鱼、葱、姜,略炒后加入黄酒、食盐、少量清水,小火烧至熟透撒入胡椒粉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补虚损,止便血。

应用:对于产后虚嬴,痔疮出血,下痢脓血,脏腑耗损效果尤其为好。

注意:无论以何种方法烹饪鳝鱼,都不可忘记佐以胡椒。

杜仲腰花

原料:杜仲12克,猪肾250克,葱、姜、蒜、花椒、醋、酱油、绍酒、干淀粉、盐、白砂糖、植物油、味精各适量。

制作:杜仲清水煎浓汁50毫升,(加淀粉、绍酒、味精、酱油、盐、白砂糖,兑成芡汁分成三份备用)。猪腰片去腰臊筋膜,切成腰花,浸入一份芡汁内,葱、姜、蒜洗净切段、片待用。炒锅大火烧热,倒入植物油烧至八成热,放入花椒,待香味出来,投入腰花、葱、姜、蒜快速炒散加入芡汁,继续翻炒几分钟,加入另一份芡汁和醋翻炒均匀,起锅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壮筋骨,降血压。

应用:药食合用,共奏补肾、健骨、降压之功。无病食之,亦可强健筋骨。

大蒜烧茄子

原料:大蒜25克,茄子500克,葱、姜、淀粉、酱油、白糖、食盐、味精、植物油、清汤各适量。

制作:茄子去蒂洗净,剖成两瓣,在每瓣的表面上花成十字花刀,切成长4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形块(不要切断)。葱、姜洗净切碎,大蒜洗净切成两瓣备用。炒锅置大火上烧热,倒入植物油待七成热时,将茄子逐个放入锅内翻炒见黄色时,再下入姜末、酱油、食盐、蒜瓣及清汤,烧沸后,用文火闷10分钟,翻匀,撒入葱花,再用白糖、淀粉加水调成芡,收汁合匀,加入味精起锅即成。

用法:佐餐食用,适量。

功效:凉血止血,消肿定痛。

应用:适用于便血,高血压,动脉硬化,紫斑等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