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周恩来与抗战戏剧
32066400000001

第1章 序

中国前程似锦

石曼1976年10月,猛然发生了“大快人心事,粉碎‘四人帮’”,祖国大地换了人间。我是几十万不幸被扩大的蒙冤者之一,却又是其中的幸运者,未等“改正”就重返创作队伍的行列,从事我敬爱的周恩来革命实践史料的收集。蛰伏已久的生命重新跃动起来,浪费了八千多天的岁月,我要夜以继日地把它补偿回来。时年我五十有一。

在改革开放春天到来的大约十年间,我处在极其亢奋的状态中。深入生活采访,成都、兰州、北京、天津、南京、无锡、上海、杭州、福州、贵阳、西安、武汉等地都留下我的足迹,会见了旧友,又结交了新朋。记录访问的笔记,一本又一本的增高起来。报纸、杂志约稿,纷至沓来。报刊组稿会、作品讨论会、影剧座谈会,还有各种名目的年会、纪念会,本地的、外省的应接不暇。现在,人还是我这个人,那二十多年间,木讷、迟钝、愚笨,甚至于说话结结巴巴的毛病都不存在了。新中国成立后的17年,我挂着作家的头衔,除了参加了《四十年的愿望》创作,发表出来的其他作品不足十万字。改革开放十年间,我却完成了上百万字的文稿,这不正是换了人间吗?这之中,我百分之九十的努力,都放在推倒“抗日大后方戏剧‘右倾’”说上,采用大量史实、人证和物证,论证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周恩来领导下的抗日大后方的戏剧,创造了中国话剧的黄金时代。

在这些文稿中,付出心血和劳动最多的是《重庆抗战剧坛纪事》一书,我调动了我前半生收藏下来的几千万字的报刊、杂志、剪报、档案资料、演出说明书、书信、函电、图片等,得多位抗战剧人及同好之助,用编年史方式,逐年逐月乃至逐日,纪录了抗战八年间——并下延至1946年6月重庆剧坛活动历程,凡演出活动、戏剧评论、戏剧问题座谈,戏剧战线上的斗争,各项参与人员名单等都包括在内,有的细致至票价、场次、观众人数,都有记载。书既成,阳翰笙为之作序,并促其出版。夏衍、刘厚生、白杨、张瑞芳、凤子、石羽以及戏剧评论界新人廖全京等都著文推荐。

夏衍说:“石曼同志能把这件事做成是很好的。这是件没有名又没有利的事,做成不容易。”

刘厚生为这本书写成,作《以文代花》一文感谢说:“这样的史料书,可以为撰写正史提供准确的材料,可以为老剧人写回忆文章提供可信的线索,可以成为青年戏剧工作者了解过去的钥匙,更是多少抗战时期的戏剧工作者和观众的有趣的谈助。如果看得再广泛些,它对撰写抗战时期的文艺史、文化史以及社会研究等等也必将大有裨益。”

张瑞芳说:“石曼这些年来废寝忘食地为重庆进步话剧运动搜集编写史料,使我这当年的青年演员分外感动,深感历史是无情的、也是有情的,为人民做过好事,总有好心人愿为他树碑立传的。”

石羽为促成这本书写成,和我通信上百封,频频提供他亲历、亲闻、亲见戏剧界人和事。

廖全京更赞扬这本书是“目前国内关于大后方话剧收集最为翔实、广泛、考证也最细致的编年史。嘉惠后人,功德无量”。

果不其然,这本书稿还在登在内部刊物上时,就被台湾来渝学者陈逢申将全文复印带往台湾。日本戏剧家饭冢容来信给我,盼赠以书稿。

1995年7月,《重庆抗战剧坛纪事》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该书面世不到一个月,北京已供不应求。出版社函请在我留存的三百本书中,返销一百本给出版社。今年六月,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后包卫红取道台湾来渝访问我,她说她们学校和台湾的图书馆,都收藏有这本《重庆抗战剧坛纪事》。

1985年,重庆举办了“重庆雾季艺术节”,全国许多抗战剧人应邀重返重庆聚会,回忆南方局与周恩来领导抗战戏剧的丰功伟绩,这是推倒“抗战大后方戏剧‘右倾’”论的强大动力,到会的陈白尘、凤子、周峰、耿震、李天济、苏丹等艺术家们都为之激动得老泪纵横,齐声赞扬中共重庆市委、市府做了一件大好事。我身在重庆接下了继续为大后方抗战戏剧鼓与呼的重任,我参与编辑的《重庆剧讯》和《重庆文化史料》成为主要的阵地。

自此,“抗日大后方戏剧‘右倾’”的论调,被各种媒体刊载的重庆抗战戏剧创造了中国话剧黄金时代的史实所击破,其中《重庆晚报》、四川的《抗战文艺研究》功不可没。

随着重庆抗战剧坛的辉煌业绩再被提及,一些抗战戏剧工作者的子女乃重提父辈业绩;一些抗战戏剧业余爱好者,抬起被蒙冤多年的头;一些当年抗战戏剧的“追星族”也站了出来。

有“剧坛好人”之称的余克稷,身为重庆电力公司工程师,当年他每月薪水高达百余银元,常用来给怒吼剧社或其他剧社演出。更重要的是,他为各个剧场拉了专线供电,保证演出。“文化大革命”中余克稷逝世在内蒙,1992年,他的家人寄来了余克稷写于“文革”中一份关于怒吼剧社的外调材料,和他的一张照片。

“剧坛好友”徐世骐,家富且为银行职员,他常为抗战剧人丁然、耿震、张鸿眉、周峰等解衣食之难。1945年,为了替抗战剧人筹措复员返乡路费,他倾家荡产,资助《天国春秋》演出,后被反动当局关狱三月。1957年被打成右派。1985年周峰、耿震来渝寻访到他,谢他当年救助之恩。

追星80年的黎竹青老人,抗战时为名门闺秀,敬佩白杨献身抗日救亡,乃与之结为挚友。每年农历三月三为白杨做生日,借此为穷困明星们奉以佳肴。新中国成立后,黎竹青以送牛奶、摆烟摊为生,每年白杨生日,全家人吃小面纪念之,从不想沾光白杨。20世纪80年代,她女儿成材,全家又丰衣足食,竹青老人找到我与白杨取得联系。白杨辞世后,老人每年九月十八日又为白杨奠祭。

还有创办重庆国泰大戏院的夏云瑚,抗战期间甘冒反动派的迫害,借国泰供演出进步戏剧九十余出,在“文化大革命”中惨死。近日,其子从海外寄来夏云瑚传记及照片,不求归还房产,只盼留夏云瑚事迹于国泰史册。

以上这样动人心魄的事太多太多,限于篇幅,我写之未尽。抗战戏剧重还其历史地位,成百上千时代英俊,人间楷模,适时面世,他们无一不尊敬、怀念伟人周恩来。

改革开放三十年,历史洪流滚滚向前,它可能时快时慢,但谁也阻挡不住。我欢呼:中国前程似锦。

最后,感谢重庆市文化局、感谢艺术创作中心、感谢汪俊诸同志,促成本书的出版。感谢他们尊重、爱护老同志,鼓励我们老有所为。

2008年7月20日于重庆南坪聚丰花园

晚霞色更浓

《春华秋实——重庆老艺术家作品丛书》在重阳节出版面世,也算是为全市老艺术家们献上了一份厚礼。14部作品集,350余万文字,凝聚了老艺术家们一生的心血,字里行间全是对艺术的执著追求和无私奉献。

张尚元、张力、石曼、李行、王燮、倪国桢、胡度、梁上泉、熊炬、周逊、夏庭光、王卓云、汪福增、钟光全14位老艺术家无论在重庆还是全国艺术界都享有盛誉,不少艺术家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开始从事艺术创作,数十载苦心笔耕,写下不少传世佳作,正是老艺术家们的无私奉献,才有重庆舞台艺术的熠熠生辉。如今,这些老艺术家年纪都在七旬以上,有的已经八十开外了,仍舍不得搁下笔,还在殚精竭虑创作剧本,还在潜心于艺术研究,还在书写评介文章,继续为重庆文化建设作出贡献。老艺术家们虽创作领域不同,研究方向各异,但以德立身、热爱生活、痴迷艺术是他们共同的美德,这些都是我们后辈们所敬仰和要学习的。

当前,文化建设进入了新的战略机遇期。党的“十七大”从“四位一体”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新高潮的战略部署。市委、市政府明确了力争通过五年的努力,基本建成西部地区的文化高地、与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相适应的文化中心、城乡统筹发展的文化强市的目标。艺术创作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实基础,更是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标志。无论是建设文化高地、文化中心,还是文化强市,都必须把繁荣艺术创作作为龙头和基础工作,努力兴起新一轮艺术创作高潮,创作能够反映社会现实、把握时代脉搏、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精品,培养勇于开拓创新、有强烈责任心和使命感、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艺术精英,形成文化氛围浓厚、文化硕果累累、文化英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我们把老艺术家们的成果汇编成册,其意义不仅在留存这些艺术财富,更重要的是要传承他们的宝贵精神,用以激励我们在艺术的道路上探索奋进。

这篇序言,就是我们向老艺术家们的一个承诺。

重庆市文化广播电视局局长2008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