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大宋王朝之赵家天下
32051900000005

第5章 重文轻武的赵氏集权统治

纵观封建社会的家天下历史,为维持家族统治设立的“祖宗家法”总是一脉相承。这些“祖宗家法”在建国初期对家天下统治确实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在时代进步的面前,死守“祖宗家法”的弊却端越来越明显,最终导致了家族统治的没落。

宋太祖赵匡胤在南北用兵、统一全国的同时,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巩固和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而创立了一整套为其后代奉若圭臬的“祖宗家法”。

赵匡胤深知,唐末以来政权频繁变更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文武关系畸形,武臣独揽朝政导致政局混乱,他不希望这样的局面在自己的朝代延续。他也深知只要地方权力过大,节度使拥兵一方,不受中央调遣,自然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天下统一和社会安定。要解决好权力的分配问题,实际上就是要解决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于是,他找来赵普商议国家建长治久安之策。宰相赵普计谋很多,他参与策划了“黄袍加身”、“杯酒释兵权”,直接把赵匡胤送上了皇位。后来赵匡胤平定南方,赵普更是立了不少大功。因此,赵匡胤事无巨细都跟赵普商量。赵普认为,唐末以来兵戈不息,苍生涂炭,其症结就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

在赵普的辅佐下,赵匡胤制定出了“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三大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地方权力进行收夺,以彻底改变五代以来所形成的地方权力过重、威胁中央的局面。

“削夺其权”,即削弱地方势力。乾德元年(963年)平定荆湖以后,赵匡胤做出了废除荆湖地区“支郡”的规定。他宣布,新征服地区仍保留节度使,但节度使驻地以外的州郡“直属京师”,这样“支郡”就被取消了。随着南方诸国的逐渐被平定,罢除“支郡”的范围也越来越大,到宋太宗时,已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支郡制度,同时,宋太祖逐渐向这些地方派遣文臣出任“知州”,以取代原来掌管州务的防御使等武将。宋太祖在很短的时间里就选派出上百名文臣,分治原为各大藩所辖的支郡,形成了宋代的“以文臣知州事”的制度。

同年,赵匡胤又订立了两项限制州郡长官权力的措施。一是“三岁一易”,“知州”、“知县”在一地任职以三年为限,不得久任。乾德三年(965年),北海军知军杨廷美任职已满三年,由于其为政清廉,颇得百姓爱戴,当地民众数百人赴京守在宫门口请愿,要求留杨廷美继续在北海任职。赵匡胤先是下诏劝他们散去,无效,于是采取断然措施,“笞其为首者”,使“三岁一易”的措施得以施行。另一项措施,是在州郡设立通判。通判名义上与知州共同判理政务,其地位略低于知州,但事实上由于其负有监督州郡长官的特殊使命,知州往往还要怵其三分,所以,宋朝州郡长官与通判不和的问题一直存在。

“制其钱谷”,即收夺地方财权。乾德二年(964年),赵匡胤发布了一道十分重要的诏令,要求各州除留有必要的经费外,其余财赋中属于货币的部分应全部辇送到京城,不得无故占留。次年三月,又一次重申了这道诏令。随着钱币的集中,宋朝中央对地方其余财物的控制也逐步加紧了。

自此以后,“粟帛咸聚王畿”,地方藩镇失去了对抗中央王朝的经济后盾。

地方丧失了财权,自然也就无法“屯兵自重”了。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与赵普所讨论的“收其精兵”的措施实施起来就更顺利了。赵匡胤为收地方精兵而创立的兵分禁、厢的制度,为其后代一直沿袭下来,成为两宋兵制中的一大特色。

“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收到了长远的效果,在中国历史上出现了“天下之权悉归朝廷”、“四方万里之遥,奉遵京师”的新型的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在以后两宋300多年的统治中,赵匡胤所确立的这种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作为“祖宗之法”的主要内容,一直为赵宋历代君臣所恪守。

在调整和确立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的同时,赵匡胤对君臣关系也进行了调整。在他看来,地方权力虽已集中到朝廷,但还没有完全解决中唐五代以来“君弱臣强”的问题,因而,应该进一步削弱文武百官的权力,使已由地方集中到朝廷的权力最后完全集中到自己一人手中,“总揽威柄”,“独制天下”。

宰相是封建社会的“百官之领袖”,处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赵匡胤即位后,宰相奏事仍沿旧制,但赵匡胤已开始采取措施降低宰相的地位了。

与削弱相权同步进行的,是在百宫中推行“官、职分离,互相牵制”的任官政策。宋代官制中,“官”是品级,只有据此享受俸禄的作用;“职”是殿阁、馆阁学士一类的荣誉称号,亦没有实际权力;只有由皇帝或中书省“差遣”的临时职务才是实职,即执行实际权力的职务。赵匡胤推行的这种职权分离、名实混淆的任官体制,使任何官员都无法集中权力、荣誉、威望于一身,权大者并不一定职高,望重者并不一定位显,这样,也就很难形成对皇权的威胁了。

皇帝临时“差遣”的实职,也是依照“分权而相互牵制”的原则进行安排的。以兵权为例,枢密院与三衙分握发兵权和管兵权,互相牵制,将帅尽管平时统辖部队,但战时由皇帝临时派遣,率兵出征,事定之后,兵归三衙。

为了扩大统治基础,赵匡胤制定了一系列重文轻武的政策。他下令修复孔庙,开辟儒馆,延用耆学名儒,以劝励教化。针对五代时期文教不兴、学校荒废的情形,赵匡胤下诏拨款增修国子监学舍,当国子监开学讲书之日,他很高兴地派人送去美酒、蔬果以示祝贺。随着文教的振兴和开科取士的增多,大批文人进入了统治集团。赵匡胤认为,乱世用武,治世用文,对这些文臣再也不能像五代时期那样只是当作点缀摆设,而应切实发挥他们的作用。其次,赵匡胤改革和推进了隋唐以来的科举考试制度。宋初极力放宽科举考试的范围,无论家庭贫富、郡望高低,只要具有一定文化的人,都可以前往应举。同时,严格考试制度,以防权贵豪门请托舞弊。

赵匡胤的重文政策,使统治集团内部畸形的文武关系得到了调整。国子监辟雍外景加图:《二十四史》p440的S1685一方面是调整了中央与地方、君主与臣下的关系,使地方的行政、财政、军事等各方面的权力不断向中央集中,最后又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形成了至高无上的君主集权制;另一方面开科取士,重文用武,广罗人才,又极力扩大了这一专制统治的基础。但是,这一政策也带来了一些弊端,导致官僚机构膨胀,加大了中央财政的支出,到宋朝中期出现了积重难返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