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无需太苛求
32050500000047

第47章 原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人在社会中,无时无刻不在和他人进行交往,难免会有磕磕碰碰。当别人冒犯了自己的尊严或是损害了自己的利益时,给予理解和宽恕,这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境界。

高山是由汇集的沙石泥土而成的,海洋是由容纳江流河水而成的。为人宽容,能得到众人爱戴,为政宽容,能使有才干的人各尽其力。如果没有宽宏的气度,不论做人做事,都会受到影响。

秦穆公丢了一匹拉车的马,找到的时候正被人煮了在吃。秦穆公叹一口气说:吃马肉不喝酒是不好的。于是给每个吃马肉的人一大碗酒。一年之后,秦、晋大战于韩原,穆公被枪刺中,战马已被晋军抓住,眼看就要成为俘虏。这时那曾经吃过马肉的三百多人冲了出来,个个舍生尽力,在穆公车下与晋人作殊死搏斗,终于把秦穆公给救了出来。

有的人,心像针眼那么小,受不了半点委屈。有的人,心胸像大海一样宽阔,像高山一样雄伟,对那些无原则的纷争,蜚短流长的中伤,鸡零狗碎的是非,亲朋好友的误解,只当是一阵风吹过,一片乌云飘过。将军额头能跑马,宰相肚里能撑船,心胸宽阔不是无是非,无原则,而是能摆脱斤斤计较,小肚鸡肠的心态。

曾有一位受到乡里居民称颂的牧师,他是一位生活纯净的修行者,大家都认为他是位可敬的圣者。

在牧师的住处附近住着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漂亮的女儿。有一天,夫妇俩愕然发现女儿已有身孕。夫妇俩勃然大怒,逼问女儿那个可恶的男人是谁,女儿吞吞吐吐地说出牧师的名字。夫妇俩怒不可遏地去找牧师理论,但这位牧师不置可否,只是若无其事地回答:“是这样吗?”孩子生下来后,就被送给牧师。

此时,尽管他的名誉已扫地,但他并不以为然,只是非常细心地照顾孩子。平时免不了遭受别人的白眼或冷嘲热讽,但他总是泰然处之,仿佛他是受托抚养别人的孩子一般。

后来女孩实在觉得愧疚,终于向父母吐露实情:孩子的父亲是在鱼市工作的一个年轻人。她的父母立即带她到牧师那里,向他道歉,并祈求得到他的宽恕。牧师仍然淡然如水,没有趁机教训他们,仍说那句淡淡的话:“是这样吗?”仿佛不曾发生过什么事。牧师超乎寻常“忍辱”的德行,赢得了更多人更真挚的称颂。

你能宽恕人,别人才能宽恕你,这是生活的辩证法则。

宽恕看起来是一件很难的事,如果不宽恕而去伤害,只能导致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就会出现“冤冤相报何时了”的结果。同时,不肯宽恕别人的人往往使自己吃苦,他们会因此失眠,肠胃不适,甚至还会引起高血压。然而一旦宽恕别人,他们就会获得心灵的净化。

当然,受到伤害的人,必须有时间处理自己的愤怒,认清自己对整个事件所负的责任以及拒绝宽恕会带来的后果,然后,宽恕才能发挥最好的功效。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恶交到宽恕,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杰弗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情。杰弗逊还未来得及开口,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是你把我赶走的!”二人的友情自此破裂,中止交往达11年之久。

直到后来,杰弗逊的几个邻居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往事,但接着冲口说出:“我一向都喜欢杰弗逊,现在仍然喜欢他。”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弗逊。杰弗逊不计前嫌,他主动请一位彼此皆熟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了他的心里话。

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杰弗逊,两人从此开始了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信往来。

宽恕是为那些曾经侵犯过我们的人着想而作出的,它的最高境界是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它使我们从中看到了非常强大的力量。的确,宽恕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友谊、爱情和事业。

宽恕,不仅是爱心的表现,而且是极高思想的升华,是一种博大的境界。表面上看,它只是一种放弃报复的决定,这种观点似乎有些消极,但真正的宽恕,却是一种需要巨大精神力量支持的积极行为。

在这个世界上,我们共同存在,纷纷攘攘,难免有冲突,心地和善的人也有伤害别人的时候。朋友背叛,父母偏心,上级刁难,同事搞鬼,甚至爱人离弃,都会使我们受到伤害。如果凡事斤斤计较,争吵不休,甚至心怀恨意,长此以往,其结果是更深地伤害了自己。所以,我们要学会宽恕别人。

学会宽恕,不仅有益于身心健康,且对赢得友谊,保持家庭和睦,婚姻美满,乃至事业的成功都是必要的。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对子女、配偶、老人、学生、领导、同事、客户、病人都要有一颗宽恕的爱心。

宽恕是一种美德,宽恕更是一种自我解脱。宽恕他人,给予他人尊重和信任,同时也是赐予自己幸福和快乐;宽恕他人,给予他人微笑和友善,你的心灵也会踏实和轻松。只有怀有一颗宽恕心的人,才会看到生活中更美好更真诚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