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无需太苛求
32050500000043

第43章 自己错了,就要坦然认错

古语说得好,“人无完人,金无足赤”。任何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而有的人明明是自己错了,但死要面子,顽强地维护自己虚伪的自尊心,拒不承认错误——这往往成为世间争端的一大根源。那么,怎样才能在自己犯了错误之后最大限度地化解他人的怨怒之气,避免不必要的争端呢?答案是,勇敢地面对事实,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

如果我们知道自己错了,免不了会受责备,为何不自己先主动地认错呢?听自己谴责自己不是比挨人家的批评责备会好受得多吗?如果你真的错了,那么,就毫无余地地对自己做出指责和批评,这样,别人十之八九都会对你予以宽大谅解,从而宽恕你的错误。因此,如果你觉察到他人认为你有不足之处,或者想指出你的不足之处时,你就要首先自己讲出来。这样,远比等别人发现你的问题以后,处理的结果要容易承受得多。

著名画家弗迪南德·沃伦在他的回忆录中记录有这么一件事情:

众所周知,画广告画和为出版社画画的一个重要要求就是表达要非常准确,这些画比其他的画都要精细得多。有些编辑要你在短时间完成一幅作品,但又没有特别具体的要求,这难免会使你画的作品有些偏差。

这天,编辑要弗迪南德·沃伦在短时间内给他创作四幅画。弗迪南德·沃伦送去后,那个编辑就打电话给弗迪南德·沃伦,要他过去一趟。

弗迪南德·沃伦很快就到那个编辑的办公室,编辑让弗迪南德·沃伦谈谈为什么这样画而不是那样画,还指责弗迪南德·沃伦说:“难道你不知道,如果那样画,或许更好一些吗?”

弗迪南德·沃伦想了想后说:“先生,如今这幅画确实像您所说,我画错了,我没有理由为自己辩护,我承认错误。我长期应约为您作画,发生错误是不应该的,我很内疚。”

谁知,那个编辑居然立即改口说:“您说得对,但这不是什么严重错误,只是……”

弗迪南德·沃伦继续说道:“任何错误都要付出代价的,犯错误自然会让别人生气。”

编辑看了看弗迪南德·沃伦,惊讶得没再说出话来。

“我再仔细些就好了,您长期用我的画,有权要求我把画画好。我再重新画一幅。”弗迪南德·沃伦很诚恳地说。

“不,不,不用了!这幅也可以的!”编辑一改往常的严厉。临分手前编辑给了弗迪南德·沃伦一张支票,并约弗迪南德·沃伦再为他作一幅画。

很多时候,别人的批评,不见得对我们只有坏处,只要我们诚恳地认错,并改正,不仅不会遭到别人的打击,反而觉得你是一个大度的人。

拿破仑·希尔曾说:“你如果先承认自己弄错了,别人才可能和你一样宽容大度,认为他也有错,不要试图用第二个错误掩饰原来的错误。”孔子曾把“过失”比喻为日食与月食,无论你怎样掩饰,大家都看得一清二楚。

自己错了,就坦然认错,不仅可以得到别人宽恕,还可以让我们的内心得到安宁。而且只要我们学会了承认错误,不逃避责任,别人就会认为我们是难得的诚实人,更愿意与我们合作,我们离事业的成功也就不远了。

即使是傻瓜也会为自己的错误辩护——但大多数自以为聪明的人才会这么做。然而,能承认自己错误的人,会真正地得到他人的谅解和宽恕,并给人谦恭有礼的良好印象。

有这么一个故事:

艾柏·赫巴是曾闹得满城风雨的最具独特人格的作家之一,他那尖酸的笔触经常惹起强烈的不满。但是赫巴以少见的为人处世的技巧,常常化敌为友。

当一些愤怒的读者写信给他,表示对他的某些文章不以为然,结尾又痛骂他一顿时,赫巴就如此回答:“回想起来,我也不尽然同意自己。我昨天写的东西,今天不见得全然满意。我很高兴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下次你有意见时,欢迎驾临,我们可以交换意见。遥祝教诲。”

一个人想要站在某一方面取得成就,首先必须具备宽广的胸怀。当我们正确的时候,就要试着温和地,巧妙地劝说对方同意和支持我们的观点。然而当我们真正错了,就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责任,迅速而坦率地承认自己的错误。请相信,这种技巧,不但能产生惊人的效率,而且在任何情形下,比你自己百般掩饰和争辩有用得多,它能化解一场唇枪舌剑于未然,能使即将爆发的冲突烟消云散。

许多人把事情搞砸了,做错了,不是去反省自己的过失,查找失败的原因,而是为自己的失败找理由,找借口,甚至粉饰太平,漠视错误。实际上,这是在推卸责任,是一种极不诚实,极不负责的态度,不仅错误得不到更正,还会贻害无穷,造成同一个错误再度发生,或引发全局性的大败局。

成功者之所以成功,不是他不犯错误,而是他能汲取错误的教训,并作为宝贵的经验。

承认自己的错误,是远比不承认错误要高明得多。一个能自我批评的人,总是能先看到自己的毛病,并且能很好地处理它。拒绝承认错误,会留给别人把柄,也会把不好的印象留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