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无需太苛求
32050500000025

第25章 懂得把荣誉留给别人

不要以为自己有了成绩,就有了在上司面前炫耀、固宠求荣的法宝和资本。事实上,有了成绩,其实是很危险的事情。要不历史上怎么有那么多人,功成名就后就身退了呢?取得了成绩,的确证明你是有才华、有智慧的,可是你绝对不能居功自傲,独享荣誉,而要恰到好处地把功劳让给上司,否则小心上司给你安个“居功自傲”的罪名把你灭了,也正遂了你身边那些嫉妒你,眼红你的人的心。

三国末期,西晋名将王浚于公元280年巧用火烧铁索之计,灭掉了东吴。三国分裂的局面至此方告结束,国家又重新归于统一,王浚的历史功勋是不可埋没的。岂料王浚克敌制胜之日,竟是受谗遭诬之时。安东将军王浑以王浚不服从指挥为由,要求将他交司法部门论罪,又诬陷王浚攻入建康之后,大量抢劫吴宫的珍宝。这不能不令功勋卓著的王浚感到畏惧。

当年,消灭蜀国,收降后主刘禅的大功臣邓艾,就是在获胜之日被谗言诬陷而死。王浚害怕重蹈邓艾的覆辙,便一再上书,陈述战场的实际状况,辩白自己的无辜,晋武帝司马炎倒是没有治他的罪,而且力排众议,对他论功行赏。

可王浚每当想到自己立了大功,反而被豪强大臣所压制,一再被弹劾,便愤愤不平,每次晋见国王,都一再陈述自己伐吴之战中的种种辛苦,以及被人冤枉的悲愤,有时感情激动,也不向国王辞别,便愤愤离开朝廷。他的一个亲戚范通对他说:“足下的功劳可谓大了,可惜足下居功自傲,未能做到尽善尽美。”

王浚问:“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范通说:“当足下凯旋之日,应当退居家中,再也不要提伐吴之事,如果有人问起来,你就说:‘是皇上的圣明,诸位将帅的努力,我有什么功劳可夸的!’这样,王浑能不惭愧吗?”

王浚按照他的话去做了,谗言果然不止自息。

喜好虚荣,爱听奉承。这是人类共有的弱点,作为一个万人注目的帝王更是如此。有功归上,正是迎合了这一点。你想,谁不愿意功劳卓著?尤其是作为君主,哪个能容忍臣下的功劳超过自己呢?

“伴君如伴虎”,是古人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懂得如何与领导相处、明哲保身,充满着智慧的结晶。一些人自以为有功便忘乎所以,这样一来,特别容易招惹上司嫉恨。把功让给上司,才是明智的选择,是稳妥的自保。在官场上如此,在职场上亦是如此。

小李很有才气,由他编辑的杂志很有一套自己的独特风格,因此很受欢迎,有一次还得到创新奖。一开始他还很高兴,但过了一段时间,他却失去了笑容。他告诉一位朋友说,他的上司最近常给自己脸色看。

这位朋友问清楚他的情况后,指出了他犯的错误。原因是这样的,小李得了创新奖,受到了上级领导的好评,因此除了新闻部门颁发的奖金之外,上司另外给了他一个红包,还当众表扬他的工作成绩,并且夸他是块当主编的料。但是他并没有现场感谢上司和同事们的协助,更没有把奖金拿出一部分请客,他的上司刘主编从此处处为难他。遗憾的是,小李不相信朋友的分析,结果三个月后就因为呆不下去而辞职了。

这份杂志之所以能得奖,自然是小李贡献最大,但是他也不能独享了这份荣誉,这让上司怎么想?自然觉得他目中无人,恃才自傲。其次,因为小李的才华也让上司产生不安全感,害怕失去权力,为了巩固自己的领导地位,小李自然就没有好日子过了。

与上司相处,一定要在各方面都维护上司的面子,居功自傲,那样终会成为上司和同事的“眼中钉”。工作中取得了成绩,会给你带来一定的荣耀,但是,你一定要把这份荣誉归功于上司,把鲜花让给上司戴,把众人的目光引到上司身上。这样才能更好地与上司和睦相处。

人生中,恰当地把荣誉留给别人,并不是懦弱的表现,有时糊涂一点,才能显出大智慧,才能更快地向前挺进。很多人总是被表面的荣誉给麻痹了,却没想到,荣誉背后还有很多眼睛在盯着你,特别是你的领导。

§§第四章 失意之时不惘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