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099

第99章 我为何没有一个“好爸爸”(2)

(2)孩子自我剖析不够。年龄太小,认知能力差,很多孩子不能分辨是与非,不能明晰美与丑,只知道同伴有的自己不能没有,而且还要比别人的好。他们不知道这是一种攀比心理,还津津乐道自己追求的是时尚与完美。

(3)社会环境中不良因素的负面影响。大人们纸醉金迷,放任自我,泡吧,泡美人帅哥,出入不正当场所,一掷千金;有的家长为官不廉不洁,贪欲之心天地痛恶,这无疑是在告诉孩子,金钱万能,有钱就是好。孩子的心灵能不受污染吗?

(4)孩子的虚荣心作祟。别看他们年纪小,可懂得在同伴面前摆阔:我的生活用品比你的好,我的学习比你强,我比你会玩,我比你时尚,我比你消费的多,我比你“抢眼” ……虚荣心作祟下的孩子,仿佛只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攀比

中才觉得自己更有实力,能征服别人。

(5)来自伙伴间的无形压力。伙伴们在自己眼前炫耀时得意的情形让他们受不了:你比我强,我就是不服,我就要与你拼个高低。这种孩子最危险,因为他们一旦比不过别人,就会陷入自卑中不能自拔,久而久之,躁动和不安就会促使他们滑到理智的底谷:堕落、吸毒、上网、酗酒、打架,自认潇洒、不羁,这样的孩子,离犯罪还远吗?

走出攀比心理的误区

攀比使得一部分学生心理自始至终处于一种极度不安的焦躁、矛盾、激愤之中,使他们牢骚满腹,不思进取,学习中得过且过,和尚撞钟,心思不专。更有甚者会铤而走险,玩火烧身,走上了危险的钢丝绳。因此,我们必须要走出攀比的心理误区。走出攀比心理的误区,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要会比较。攀比心理缘于比较方式的不当,缘于比较“参照系”的选择失误。腐败的地方官员,他们所选择的比较“参照系”自然是那些风流倜傥的有钱人,自认为能力、才华不比他们差,而收获却比他们少,这是多么不公平啊!其实,只要我们多想一想那些普通劳动者,我们的心里又何尝有这样多的焦灼、急躁与失落,甚至是愤愤不平呢?面对着众多普通人,我们的心灵必然会多一份平静豁达,甚至多一份愧疚。还有什么不平衡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