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193

第193章 纯洁的友情为什么不会长久(2)

暗恋,苦在谁心

楠希的痛苦,是由于她的暗恋心理在作怪。很喜欢这个男孩,却无法把这种情感表达,而现在这个男孩又不和她说话,让她更是渴望这段“纯洁”的友谊。

暗恋旳现象出现于广泛的年龄层,不论是儿童、青年、少年、中年还是老年,但当中以青少年出现情况较多,儿童较小。同样,暗恋的现象在男性与女性身上出现的机率相等。因为在青少年群中,暗恋出现的情况较多,所以在流行文化中,有不少以暗恋为题材的作品。托玛斯曼的《威尼斯之死》便是一则暗恋的故事。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歌颂暗恋的作品,象波德莱尔的《恶之花》,茨威格的《一封陌生女人的来信》,汪国真、徐志摩的散文诗集,等等。

有一首歌叫做《红莓花儿开》,歌中唱道:“有一位少年真使我心爱,可是我却不能对他表白,满腹的幸福话儿没法讲出来……他对这桩事情一点也不知道,少女为他思念天天在心焦,河边红莓花儿已经凋谢了,少女的思念一天没减少……”

在这些歌曲和作品里,暗恋给人的感觉是一件再美好不过的事情和记忆,可在现实生活中,它真的那么令人神往吗?

在现实生活中,暗恋并不像歌曲和文艺作品中描写的那般美好和浪漫。暗恋是一种说不出的痛,对心身健康是有害的,理由如下:

(1) 暗恋无现实基础作保证。暗恋者独自默默地苦恋却得不到另一方的情感呼应,违背了人际交流的一般规律:交往的互动性。

(2) 暗恋的情感进程不会总停留在一个层次上。在思来想去的循环中,虚幻的内容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感情催化剂的作用使其膨胀,似真似幻。如果走到这一步,再想自我解脱,将虚幻的内容挥之而去就不是很容易了。

(3) 暗恋的努力是徒劳的。可暗恋者毕竟在思念中付出了许多(且不说这种付出是否有意义)。人不仅有感情,而且更看重自己这份感情。谁能承诺暗恋者在屡屡付出感情之后,对爱慕着的"另一方”不产生嫉恨之心,幽怨之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