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163

第163章 我为何这么无聊(1)

40.我为何这么无聊

自我定位,规划人生,寻找目标

也是追求人生目标的组成部分之一,

这个过程同样能给人以动力,因为那

将充满发现的惊喜,是自我探索之

旅。

小宇现在已是一名大一的学生。在高中的时候,她唯一的目标就是考入一所理想的大学,但进入大学后,她反而不知道干些什么了,太自由了!象一支脱了线的风筝,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现在,专业又不是热门,离他的目标太远、太远,再看看这两年的就业形势,他根本没有心思听课,整天无聊死了,没意思。才上大一,有的老师说别选太多的选修课,贪多嚼不烂,他觉得有理,但他又很想多学点什么;校园生活很丰富,学姐说应该多参与、多锻炼,小宇觉得姐师们说得也没错,但她又怕会因此影响学业。

小宇很是郁闷:“我究竟如何是好?”

其实,老师说得有理,学姐讲得也没错,只是从不同的侧面来看同一个问题罢了。

一个人要能在社会立足,要在职业方面有安全感,专业的实力是很重要的。但在突出的专长之外又有其他的特长,那就更锦上添花了。所以,现在有很多人学外语、计算机、驾驶,参与各种社会实践,希望自己多掌握一些本领和经验,在人才市场上更具竞争力。在这里所说的是专长,而不是三脚猫的功夫。如果一项专长也没有,都是三脚猫功夫,是没有用的。所以,既然你选择了这个专业,就要把它学好。

成语说:“狡兔三窟”。如果你要成为狡兔,首先要有一个足以容身的窟,然后才是第二、第三窟;如果那些窟太小太浅,不足以容身,即使是一千个窟恐怕也不够安全。真正的狡兔是不会这样只求数量不求质量的。你根本不用担心,你的专业是不是热门,只要记住,把它学好就可以。因为,只要你有真功夫,一定会有用武之地。

为什么会有这种目标缺失心理

很多的大学生,尤其是大一新生感到无聊和空虚。为何?答案只有一个:目标缺失。

高中教条式的教育结束之后,肩头的负荷突然减掉,就难免飘飘然。高中老师给我们定了考上大学的目标,而且每天三顿饭式的灌输这一思想,直至根深蒂固。如此以来,考上大学成了高中生的唯一目标了。

高考结束后,考得好也罢,差也罢,总之是都上了大学。不管目标实现与否,满足和失落都是导致目标缺失的因素。

很多人都认为,大学一年级嘛,想干啥干啥,可是除了学习,还真不知道该干啥了。然而,学习似乎也退居二线了,老师说重在能力,踏入社会后,课本上的知识就几乎很少用到了。所以,还搞啥学习嘛,多累人!还不如想玩啥玩啥,做人啊可要懂得享受!

于是,一天的时间可以用来玩,一周乃至一个大学一年级都用来玩。可我们又玩不出水平!除了睡睡懒觉,玩玩游戏,打打扑克,似乎也没啥好玩的。无聊的时候打游戏,打扑克,哪知道打了游戏扑克之后,更无聊!无聊一轮一轮接踵而至,陷入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