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153

第153章 我嫉妒朋友怎么办(4)

狭隘心理并不是从娘胎里带来的,它的产生主要在于后天的原因。

第一,封闭的生存环境。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人的性格、品格都是主体同环境互相影响的结果。人与环境的交流越多、越广泛,人的开放程度越大,心胸越开阔;一个人越是生活在封闭、抑郁的环境里 ,同环境的交流越少,思想、胸怀也就越容易狭隘。狭窄的空间范围塑造出狭窄的心胸,过少知识经验的输入导致偏激的认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目前的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中是“小皇帝”、“小太阳”。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早在学前阶段就教孩子学外语,弹钢琴,学绘画,背唐诗。过重的压力,繁多的“学业”几乎将孩子天真烂漫、敞开胸怀接受 大自然和社会影响的机会全部挤掉。在狭小单调的空间里,他们缺乏和同龄小伙伴的群体嬉戏、追逐、游玩,缺乏与兄弟姐妹一起生活的学习机会,无论是玩具、糖果,还是父母的宠爱,他们都完全独占,因而,很难培 养出“谦让”、“爱别人”、“互相帮助”、“与别人合作”等精神,也不懂与别人分享的乐趣。心目中只有自己,极易形成唯我独尊,“自我中心”的狭隘、自私的性格。

入学之后,在父母“殷切期望”的砝码之上,又加上了老师的“谆谆教导”。双重压力使孩子的目光中只有“高分数”、“第一名”。为了它,学生放弃了班务工作,放弃了课外活动,放弃了电影、电视,放弃了适 当的家务劳动,放弃了同学之间的互相帮助……总之,为了登上金字塔尖可以放弃一切。诸多的放弃使孩子的生活空间大大缩小,最后只能退缩在作业、练习、书本之中。长此以往,学生知识结构残缺,眼界狭窄,个性 偏激,心胸狭隘,人情冷漠,心情抑郁,心理处于失衡状态。失衡心态又极易造成“意识狭窄”,出现狭隘的思维。学生为追求“第一名”而表现出的孤注一掷,为取得高分数而付出的全身心的努力,又使他们极为担心 失败,害怕挫折。为此,他们嫉妒超过自己的人,敌视与自己展开竞争的人,一方面为维护自己心目中完美的自我形象而表现出自负;另一方面又为自己现实中的不完美而深感自卑,为掩盖自己的欠缺而自我封闭,为防 止别人的进步对自己构成威胁与伤害而担忧、猜疑……。虽然竭尽全力,虽然长期经受着多种矛盾、冲突的吞噬与煎熬,也总达不到十全十美的境界。于是,身心失衡,认识偏激,稍不如意即暴躁易怒,带有强烈的神经质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