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116

第116章 如何控制住小心眼(3)

(2) 程度较深的嫉妒,是由强度较浅的嫉妒发展而来的。其标志是当事人的嫉妒心理不再完全潜抑,而是自觉或不自觉地显露出来。如对被嫉妒者作间接或直接的挑剔、造谣、诬陷等。

(3) 非常强烈的嫉妒,嫉妒者此时已丧失理智。向对方作正面的直接的攻击,希望置别人于死地而后快。这往往会导致毁容、伤人、杀人等极端行为。

嫉妒心理的调适

嫉妒是把“双刃剑”,在伤害别人的同时也深深地伤害了自己。那么青少年应该怎样去消除这种不良心理呢?

(1)客观认识自我和他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人都各有优势和不足。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不妄自菲薄;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缺点,看到自己的不足,扬长避短,发现并开拓自身的潜能,不断提高自己,力求改善现状,开创新局面。比如要提醒自己,某些方面己不如人,但可能在另外一些方面做得更好。同时,要善于发现他人的优点,悦纳他人,接受他人,以客观、公正的眼光以及与人为善作为人际交往的准则。

(2)克服虚荣心和自我中心。虚荣心是一种扭曲了的自尊心。自尊心追求的是真实的荣誉,而虚荣心追求的是虚假的荣誉。对于嫉妒心理来说,要面子、以贬低别人来抬高自己正是一种虚荣和空虚心理的表现。单纯的虚荣心比嫉妒心理容易克服,但从形成的心理机制来看二者又紧密相连。所以,克服一份虚荣心就会减少一分嫉妒。另一方面,具有嫉妒心理的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能客观看待他人的成绩,总把它当成是对自己的威胁,只有跳出自我为中心的圈子,才能摆脱痛苦。

(3)密切交往,加深理解。许多嫉妒心理是由误解产生的。嫉妒者误认为对方的优势会造成对自己的损害,从而耿耿于怀。所以要打开心扉,主动接近,加强心理沟通和融洽,避免发生误会,即使发生了也要及时妥善地消除。

(4)学会公平竞争。竞争应是激励人奋进的过程,而不应成为目标,如果把竞争本身看作是目的,便会使人过于看重结果,很容易引发不择手段、不讲规矩的举动。要明白凡是竞争总有输赢,不要把目的只放在输赢上,而是要注重竞争的过程,从中发现自己输或赢的道理,体会竞争的乐趣,形成健康的心理。

(5)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你的人生价值是仅仅追求个人名利?还是希望能对社会有所贡献?只要树立了高尚的价值观,就能摆脱私心杂念,心胸开阔,不计较眼前得失,更不会去嫉妒他人的成功。一个埋头于自己的事业追求的人是无暇顾及别人的事的。相反,一个人没有理想,胸无大志,无所事事,就会去挑别人的刺,寻别人的短,自己不进取,却去阻碍他人前进,唯愿众人都平庸度过,相安无事。

(6)培养达观的人生态度。人生本就是一个大舞台,每个人都有自己适合的角色,人最终的快乐就来自于人人自得其所,各有归宿;要有勇气承认对方有比自己更高明更优越的地方,从而重新认识、发现和创造自己。这样就能从病态的自尊心和自卑感中解放出来,从嫉妒的泥潭中自拔出来。

在上面的几点建见议下,青少年可能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水平,是消除和化解嫉妒心理的直接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