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011

第11章 减肥也是心病吗(4)

⊙ 个体的易感素质

性格的特点:这类患者常常有争强好胜、做事尽善尽美、喜欢追求表扬、自我中心、神经质;而另一方面又常表现出不成熟、不稳定、多疑敏感,对家庭过份依赖,内向,害羞等。另外,近年来的研究注意到,这类患者的智商一般偏高。

⊙ 遗传因素

有些家族史的调查研究中发现,神经性厌食症的家族中,本病的患病率高于其他人群数倍,尤其在姐妹兄弟及父母亲同病率较高。这表明,尽管不是遗传性疾病,但本病的发生可能与某些遗传素质有一定的关系。另外,本病患者家庭中患躁狂抑郁性精神病及各类神经症者也高于一般人群,这些资料也支持遗传素质在发病中起作用的学说。

⊙ 特异的易感素质

有些研究者认为体重过度降低在发病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体重下降到一定程度,激发了体内隐藏的神经性厌食症的特异病理机制,而使病人处于这样一种状态:失去控制自我的能力,对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缺乏正确的分析及判断力,沉浸于病态的体验之中,因此一个人从正常的减肥,发展到疾病状态。然而这种理论还没有得到充足的证据。

⊙ 下丘脑的功能异常

下丘脑位于大脑皮层下,是负责情绪调节、控制进食及内分泌调节的中枢所在地,是大脑中很重要的部分之一。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下丘脑功能异常的表现,如月经紊乱或闭经;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低;食欲及进食量的异常,情绪低或烦躁等。多年来对这些广泛的下丘脑功能异常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可能是调节下丘脑功能活动的某些环节存在异常,如去甲肾上腺素有兴奋进食中枢,促进碳水化合物摄入的作用,并参与促性腺激素(使月经来潮)的分泌等。有些研究发现本症患者脑脊液中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再如五羟色胺具有兴奋饱食中枢的作用,使进食终止。

减肥,从心理开始

肥胖会给人们在心理上造成一定的障碍,因此有针对性地调整好自己的精神心理,建立良好的精神心理状态,才有利于矫正不良心理行为,这有利于防治肥胖病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