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青少年最想问的60个心理问题
3205000000010

第10章 减肥也是心病吗(3)

另外,肥胖者在减肥的过程中,很容易患上厌食症。

神经性厌食是一种自己有意造成和维持的,以节食造成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甚至厌食为特征的进食障碍,常引起营养不良,代谢和内分泌障碍及躯体功能紊乱。神经厌食症最基本的症状是厌食,食欲极度缺乏,身体消瘦。这种症状的产生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并不是消化系统器质性疾病引起的。此病的发病年龄为10-30岁,多数为15-23岁。女性患者高于男性约10-20倍。神经性厌食症的发病率因为社会风气和生活方式变化而出现大幅增减。急性精神创伤或心情持续抑郁,都可能在一定条件下导致此病。

目前,神经性厌食症的病因尚不明确。有关的因素,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 社会心理因素

对青春期性发育的恐惧:13岁以后,正是生的生理及性的心理发展最快阶段。对于性心理发育尚不成熟的女孩,对自身的第二性征发育和日益丰腴的体形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容易产生巩惧不安,羞怯感,有强烈的愿意要使自己的体形保持或恢复到发育前的“苗条”。在英国,曾对女学生进行调查,有60%-70%的女中学生想减体重,在女大学生中为75%,这个比率远远高于小学生及30岁以后的人群。而这一阶段恰恰是该病发生的高峰年龄。

⊙ 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的压力可严重地影响个人的观念及行为,理想体形是受社会文化因素左右的。在较不发达的时代(贫穷状态),丰满、肥胖是作为富有的标志,被人羡慕;而现代社会中以身材苗条作为有能力、高雅、有吸引力的标志,使体重偏低受人们的青睐。近30年来,神经性厌食症患病率呈明显的逐步上升趋势,尤其在某些职业中,如芭蕾舞演员、时装模特中,该症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群的3-4倍,表明该病的发生与社会文化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 其他社会学因素

在多数对神经性厌食症的患病率调查中发现,本患者多来自于社会地位偏高或经济较富裕的家庭;城市人群的患病率高于农村人群;在城市中,私立学校的女生患病率高于普能学校。而且,这些特点与英、美、日的研究报道较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