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感的出现离不开知识的积累,知识的积累是量变,灵感的产生是质变。如果没有不断的实践认识,灵感思维绝不会从天而降。
灵感的触发是指经过长期紧张的思考,所想问题的大部分内容已得到了澄清和解决,但在关键环节上却卡住了,这时大脑呈现出高度的受刺激状态,若没有相应的偶然诱因来触发,此时则难以进入灵感状态。因此,在创造性思维的酝酿进入到突变前夕,要注意触发的“引线”,如借助某些信息的点化,利用其他思维的协作等。
牛顿从苹果落地,悟出万有引力;鲁班受带齿的野草启发,发明了锯子;荣获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物理学家伦琴从高压真空管造成的荧光现象中发现了x射线;一位设计者在为设计可口可乐瓶苦恼时,女朋友穿的一件下口收紧的紧身裙触发了他的设计灵感,从而设计出了以造型优美、新颖而风靡全球的可口可乐玻璃瓶……
灵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这种转瞬即逝的思维火花,与平时长期的知识与经验积累密切相关。只有大量地积累各种感性材料,才有可能出现理性的质变。因此,要想产生灵感,必须注意扩大自己的知识面,让大量的信息深深地烙在脑海之中,造成一种强大的势能,一经触发便转化为思维突变的动力,在顷刻之间爆发灵感。
灵感是以已有信息材料为基础,在意识高度集中之后产生的一种极为活跃的精神状态。当人们在思维活动中,认识发生突变,产生敏锐的顿悟,就可以说获得灵感了。
下面这个故事能给我们足够的启示。
很久前,在大孤有一个名叫鸿池善右卫门的小商人,以制作和经营米酒为生,但有一个问题一直困惑着他,酿出来的酒总是显得有点浑浊,他一直在寻找让酒变得清亮的办法。
一天,他与仆人发生了口角。仆人怀恨在心,晚上把炉灰倒入做成的米酒桶内,想让这批米酒变成废品。但是,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
第二天早晨,鸿池善右卫门到酒厂查看,发现原来浑浊的米酒变得清亮了。再仔细观察发现,桶底有一层炉灰。
他敏锐地意识到炉灰有过滤浊酒的作用,于是立即进行试验、研究,经过数次改进后,终于找到了使浊酒变清酒的办法,制成了后来畅销日本的清酒。
鸿池善右卫门是在灵感乍现的“一念间”酿成了清酒。然而,这种灵感却离不开他的长期关注,只因为他的长期关注,他预见到炉灰具有过滤的作用。因为他一直对米酒的浑浊引以为憾,总在想办法能让米酒变清亮,所以当他发现浊酒变清时,第一感觉就是酒里的脏东西会对酒有沉淀功能,而根本没想去追究是谁在酒里放了脏东西。
人不能等着“上帝”给自己带来好运气,机会的果实在等待长期关注他的人去摘取。
斐塞司博士有一个习惯,总是在午饭后坐在门前晒会儿太阳。一只母猫在阳光下安详地打着盹,那种悠闲、舒服的样子在斐塞司眼里真是好玩极了。时间一分一分地流走,太阳一步一步地向西边走去,渐渐被拉长的树影挡住了母猫身上的阳光。母猫醒了,它站了起来,伸了伸慵懒的身躯,又踱到另一块有阳光的地方,重新卧了下来,接着打盹。
每隔一段时间,猫都会随着阳光的转移而不停地变换睡觉的场地,这一切在我们看来是那样地司空见惯,可是猫的这些举动唤起了斐塞司博士的好奇心。猫为什么喜欢待在阳光下呢?是光和热还是其他的因素?对,是光和热。猫喜欢待在阳光下,说明光和热对它一定是有益的,那么对人呢?对人是不是也同样有益呢?这个想法在斐塞司的脑子里闪了一下。
可就是这个一闪而过的想法,成为闻名世界的日光治疗法的引发点。之后不久,日光治疗便在世界上诞生了。斐塞司博士因关注一只睡懒觉的猫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
生活中有无数的人无数次地见过躺在阳光底下睡觉的猫,那时有很多人羡慕猫的安逸,也有很多人痛恨猫的懒惰,而能联想到日光疗法的却只有斐塞司一个人。于是很多人一生平庸,碌碌无为;而斐塞司却功成名就,名扬四海。
我们相信上天对待每一个人都是公平的,在给予别人机会的同时,也在给予你同样的机会。也许,那些机会的到来并不是那么明朗,完全是在你不可预料的情况下意外出现的,但是,对那些长期关注于此的人来说,他们就能抓住这稍纵即逝的机会。
当我们从事某一领域的工作时,就要脱离寻常习惯而关注于这一领域的工作特点与性质,要最大限度地积累这一领域内的知识,掌握相关的各种技能,这是因为灵感思维是以人头脑中沉淀的知识为基础,如果没有不断的实践认识,灵感思维绝不会从天而降。
预见能在偶然中实现,但需要有心人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