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赢在预见
32049400000065

第65章 培养自己的目标专注力

歌德教导我们说:“一个人不能骑两匹马,骑上这匹,就会丢掉那匹。”在你的身边肯定有许多庸人,你仔细想过没有,他们为什么会学无专长、一生碌碌无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庸人的突出缺点就是难以专心致志。他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竭尽全力,于是就像凿井,他们花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开凿许多浅井,却不会花同样的时间和精力去凿一口深井,所以,他们最终喝不到甘甜的井水。

世上值得追求的东西很多,能得到的却很少,什么都想要,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每个人会做的事很多,能办成的却很少,什么都想尝试,到头来只会一事无成。每个人都要有专注做一件事的精神。

狮子追赶猎物时,会盯紧前面的目标穷追不舍,即使身边出现其他猎物,距离更近,它也不会改换目标。难道狮子的视野不开阔吗?难道狮子傻吗?不是的,狮子追赶猎物,不仅是速度的较量,也是体能的较量,只要盯紧前面的目标,当猎物跑累了,很可能成为狮子的美餐。如果狮子改换追击目标,新猎物体能充沛,跑得更快、更持久,捕获的可能性更小。如果狮子不断更换目标,累死了也不会有收获。

人生也是如此,人的精力毕竟有限。如果精力分散,到头来只会两手空空。这个道理很好理解,但在现实中,人们总是对“身边的猎物”发生兴趣,不断更换目标。这种习惯往往从小就养成了,比如,看了某则童话,公主和王子的故事,心里就想:我将来一定要当个王子,想吃多少糖就吃多少糖——这时候太小,对漂亮姑娘是不感兴趣的。长大一点,看了某部警匪片,又不想当王子了,还是当个警察,好威风啊!再长大一点,看了某部武侠小说,又不想当警察了,不如当个武林高手,一脚扫倒一大片。再长大一点,听了某场歌星演唱会,觉得还是当个歌星比较好。

等到走进社会,目标仍游移不定,一会儿想搞业务,一会儿想当管理者,一会儿想成为老板……这好比走路一样,这条路上走走,那条路上走走,最后能走到哪儿去呢?

当然,我们改变目标,有时候不是有意识的选择,而是受到外部条件或外界事件的干扰,做这件事时,又遇到另一件似乎更重要、更急需完成的事,于是丢掉这件事,去办那件事,如此辗转不定,最后离当初设定的目标愈行愈远。

请看下面这个有趣故事。

琼斯想在客厅里挂一幅画,请朋友来帮忙。画已经在墙上摆好,正准备钉钉子,朋友却说:“这样不好,最好先钉上两块木板,再把画挂在木板上面。”琼斯认为这个主意很好,就请朋友去找一块木板来。

木块很快找来了,可惜稍稍大了一点,需要锯掉一截。于是他们四处找锯子。找来的锯子太钝了,需要锉一锉,于是他们找来了一把锉刀。锉刀没有柄,使用不方便,朋友就去附近的灌木丛里寻找一棵小树做锉刀柄。朋友砍小树时,发现琼斯那把生满铁锈的斧头需要磨一磨,又找来磨刀石。为了固定磨刀石,必须制作一个固定木架。为此,他又去一位木匠家借固定木架。这一去,朋友再也没有回来。

下午,琼斯在街上遇到了这位朋友,他正在帮木匠从商店里往外拖一台笨重的电锯——为了做磨刀石架,他们得将一棵大树锯开……琼斯估计三天之内不能指望朋友帮他挂那幅画,就自己动手,一边一个钉子,将画钉在墙上了。

琼斯的朋友所做的事不能说毫无价值,但是,不断地偏离主题,实现目标就遥遥无期了。很多人也是如此,盘点每天所做的事,好像每一件都有价值,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离人生目标还是那么遥远。因为这些有价值的工作并不贴近目标。

目标专一,才能有所成就。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就一定会做出连自己也感到吃惊的成绩。再脆弱的人,只要把全部精力集中倾注在唯一的目标上,必能使之有所成就。生活中最明智的事情是精神集中,最坏的事情就是精神涣散。

禅宗慧远大师悟道,就是一个目标专一的例子。

慧远年轻时喜欢四处云游。有一次,他遇到一位嗜烟的行人,赠他一根烟管和一些烟草。两人分手后,慧远心想:这个东西实在令人舒畅,肯定会打扰我修禅,还是趁早戒掉吧!于是,他把烟管和烟草都扔掉了。

过了几年,慧远迷上了《易经》,每日钻研,乐此不疲。当他渐入佳境时,又想:“《易经》固然奇妙,如果我沉迷此道,怎么能全心全意修禅呢?”从此,他再也不学《易经》了。

再后来,慧远又迷上了书法,进步甚快,受到行家好评。慧远又想:“我的目标不是成为书法家,何必潜心于书法呢?”自此,他又放弃了书法。最后,慧远摆脱了一切爱好的诱惑,一心修悟,终成一代大师。

假如慧远舍不得他的烟草、易经、书法,舍不得引起他兴趣的一切事情,那么他必然会埋没在普通僧人中间,我们今天再也不可能听说他的事迹。

无论从事任何职业,要想获得令人瞩目的成功,都需要很强的目标专注力。

若是做过凸透镜聚焦的实验,一定知道酷暑的阳光不足以使火柴自燃;而用凸透镜聚光于一点,即使是冬日的阳光也能使火柴和纸张燃烧。你看,这一散一聚使光的作用和力量发生了多么大的变化!

一个人的精力和时间本来是很有限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选不准目标,到处乱闯,几年的时间会一晃而过。如果想取得突破性的进展,就该像打靶一样,迅速瞄准目标;像激光一样,把精力聚于一束。

时至今日,人类的才智不断向纵深发展,在信息爆炸的时代,谁能靠自己微薄的力量去学习铺天盖地的知识?学有所专已成为历史和现实的必然。业有所精、学有所长,在某一领域有过人之处的人就能获得更多成功的机会,而自认为多才多艺,实际上样样不精的人其业不精专、学无特长成了事业的最大危机。

那些有经验的花匠,习惯把许多快要绽开的花蕾剪去。这是为什么呢?这些花蕾不是同样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吗?花匠们知道,剪去其中的大部分花蕾后,可以使所有的养分都集中在其余的少数花蕾上,等到这少数花蕾绽开时,一定可以成为那种罕见、珍贵、硕大无比的奇葩。

做人就像培植花木一样,与其把所有的精力消耗在许多毫无意义的事情上,还不如看准一项适合自己的重要事业,集中所有精力,埋头苦干,全力以赴,肯定可以取得杰出的成绩。

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众人叹服的领袖,成为一个才识过人、无人可及的人物,就一定要排除大脑中许多杂乱无绪的念头。如果你想在一个重要的方面取得伟大的成就,那么就要大胆地举起“剪刀”,把所有微不足道的、平凡无奇的、毫无把握的愿望“剪去”,在一件重要的事情面前,即便是那些已有眉目的事情,也必须忍痛“剪掉”。

世界上无数的失败者之所以没有成功,主要不是因为他们才干不够,而是因为他们不能集中精力、不能全力以赴地去做适当的工作,他们使自己的大好精力东浪费一点、西消耗一些,而他们自己竟然还从未觉悟到这一问题:如果把心中的那些杂念一一剪掉,使生命力中的所有养料都集中到一个方面,那么他们将来一定会在自己的事业上结出丰硕的果实!

这样看来,把全部精力集中在一点,是千古以来无数人物成功的一个要诀,是预见目标实现的一个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