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赢在预见
32049400000050

第50章 乐于助人为机会提前播种

假如你希望获得成功,就要为它创造条件;你要想获得机会,你也要为机会的出现创造条件。不要坐等机会出现,要为机会提前播种。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如果你想体味收获的惊喜,那么不要羡慕别人的运气,要想以后得到什么,现在就开始为将来可能的收获播种吧。常言说:“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在别人最需要自己帮助的时候,没有任何理由拒绝,虽然为了帮助别人可能需要一定的时间和金钱。帮助了别人,以后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别人也会同样帮助自己。所以,拯救了别人,实际上就是在拯救你自己,是在为自己未来创造机会。

三国时吴国大将鲁肃,在吴国后期军事上发挥了重大作用,是个有名的历史人物。鲁肃生性慷慨豪爽,对金钱看得很轻。他年轻时继承了一大笔财产,家财富厚,粮帛众多。但是鲁肃不像一般的富家子弟,要么奢侈享乐,花钱如流水;要么贪得无厌,将财宝看得比命还重要。

当时天下大乱,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受的压迫又重,简直活不下去。鲁肃看在眼里,十分不忍,就广施财物让贫困百姓有条活路。他这一善举赢得了群众的赞赏,人们都说出了个鲁善人。地方上一些有名的人物,如文人墨客或者勇武善斗的人也时常受到鲁肃的接济。鲁肃认为这些人迟早会出人头地,目前处于窘境只是暂时的,他此时雪中送炭,对于日后共图大事必有好处。

周瑜是另一个有名的三国人物。他指挥了赤壁一战,“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成为著名的风流儒将。当初周瑜并不得意。他曾在军阀袁术部下为官,被袁术任命为小小的居巢长,一个小县的县令。这时候地方上发生了饥荒,年成极坏,兵乱间又损失不少,粮食问题日渐严峻起来,百姓没有粮食吃,就吃树皮、草根,饿死了不少人,军队也饿得失去了战斗力。周瑜作为父母官,看到这悲惨情形急得心慌意乱,不知如何是好。有人献计,报告说附近有个乐善好施的财主鲁肃,他家素来富裕,想必囤积了不少粮食,不如去向他借。周瑜带上人马登门拜访鲁肃。刚刚寒暄完周瑜就说:“不瞒老兄,小弟此次造访,是想借点粮食。”鲁肃一看周瑜丰神俊朗,显而易见是个才子,日后必成大器,他根本不在乎周瑜现在只是个小小的居巢长,鲁肃哈哈大笑:“此乃区区小事,我答应就是。”鲁肃亲自带周瑜去查看粮仓,这时鲁家存有两仓粮食,各三千斛,鲁肃痛快地说:“也别提什么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仓送与你好了。”

周瑜及其手下一听他如此慷慨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饥馑之年,粮食就是财富,就是生命啊!周瑜被鲁肃的言行深深感动了,两人当下就交上了朋友。后来周瑜当上了将军。他不忘鲁肃的恩德,将他推荐给孙权,鲁肃终于得到了干事业的机会。

在生活中,许多年轻人都是因为具有随和、乐于助人的性情而获得了发展的机会。假如自己始终秉持一份好意待人,转运的机缘说不定不经意就会来到。

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一对老夫妇来到一家旅馆,要求订房。“很抱歉!”柜台里一位年轻的服务生说,“我们这里已经没有空房了。”

老先生愁眉微锁,嘀咕道:“我们是从外地来的旅游者,人生地不熟。在这样的雨天,真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服务生知道,现在是旅游旺季,附近的旅馆全都客满,要订到客房,十分不易。要老夫妇不得不在这样的大雨天出去找一个安身之所,服务生心里感到不安。

年轻的服务生不忍心让两位老人重新回到雨中去。他说:“如果你们不嫌弃的话,可以住在我的房间里。”“但是……这太打扰你了!”“我要在这里工作到明天早晨,请放心,你们不会给我造成任何不便。真的,一点也不会!”服务生边说,边将酒店的值日表指给老人看,证明自己确需加班,打消他们的顾虑。

老夫妇欣然应允,在服务生的房间里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他们想照价给服务生付房费。服务生婉言谢绝:“我昨晚已经赚到了加班费,请不必客气!”

老先生感叹道:“你这样的职员是任何老板都梦寐以求的。我将来也许会为你开一座旅馆。”服务生笑了笑,他以为这只是一个玩笑。

过了几年,服务生忽然收到一封老先生的来信,邀请他到曼哈顿见面,并附上往返机票。到了曼哈顿,老先生将他带到一幢豪华的建筑物前面,说:“这就是专门为你建造的饭店。你对它满意吗?”

许多年过去了,这家饭店发展成为今日美国著名的渥道夫·爱斯特莉亚饭店。一个年轻的服务生就是该饭店的第一任总经理乔治·伯特。

乔治·伯特喜遇贵人,不是偶然的幸运,得益于他助人为乐的一贯作风。

播种机会是一种先期投资。《圣经》中有一句话:“你希望别人怎样对待你,你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句话被大多数西方人视为工作中待人接物的“黄金准则”。付出是会有收获的,而且礼尚往来的习惯是:送出去的少,收回来的多,你给了别人机会,别人也就会给你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