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赢在预见
32049400000049

第49章 从失误中发现机遇

失误在一般人看来不是什么好事情,只要有“化患为利”的心理准备与心理预期,就能够在失误中找到转机,在困境中看到希望,取得出乎意料的胜利。

1885年,亚特兰大市面上有一种起兴奋作用的健脑药汁,这便是美国最初上市的可口可乐。但可口可乐的销量很低,药剂师潘伯顿也非常焦急。有一天,一位头痛难忍的病人请求服用健脑药汁。店员在配药时,本应向瓶内注入自来水,实际上却误注了苏打水。病人一饮而尽,待店员醒悟过来感到束手无策之时,病人的头痛却止住了。店中人禁不住连声称妙,潘伯顿颇受启发,立即往健脑药汁中加入一定量的苏打水,并在“包治神经百病”的广告旁边,添上了“芳醇可口、益气壮神”等赞语。可口可乐奇迹般地从一种药剂,摇身一变成为风行世界的上等饮料,且销量与日俱增。

可口可乐的成功看起来是缘于工作中的失误,而在这意料之外,实际上也蕴含着必然,那就是善于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问题。如果只从一个方向考虑问题,路子越走越窄,甚至还会走入死胡同。这时,不妨换个角度来想一想,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在遇到失误时,不要牢骚埋怨,要想法查找原因;不要轻言放弃,要想法寻觅出路;不要固执己见,要想法另辟蹊径。

一次,德国某造纸厂的一位技师由于疏忽大意,忘记往纸浆中加胶,结果生产出了大批不能书写的“废纸”。正当他等待被老板解雇时,一位朋友建议他考虑一下这样的纸有没有别的用途。于是,这位技师对这批纸反复琢磨,最后发现这种纸的吸水性极强,溅在这种纸上的墨水很容易被吸掉。他便将这种纸作为一种专供书写后吸干墨水用的“吸墨水纸”出售,竟然大受欢迎。后来这位技师还申请了专利,成了大富翁。

纸浆中忘加胶,做出来的纸如果用来写字,一画一个墨团,不会有任何价值,但技师转变了思维方向,在失误中发现了商机,结果取得了成功。

在生活和工作中,特别是在科学实验和发明创造中,有时难免会出现失误的情况,在失误面前,有的人善于发现和利用失误中存在的发明时机,作出新的发明创造;有的人则不再过问,拂袖而去,从而丧失发明创造的机会。

20世纪20年代中期,美国杜邦公司组织力量从事高分子化学研究中,实验室里的一个助理人员由于疏忽发生了一次失误,他在星期六下午下班时忘了把烧锅关掉,而让烧锅开着过了一个周末,到了第二个星期的星期一早晨,实验室主任来上班的时候发现,烧锅中原有的材料意外地变成了纤维,他们没有轻易放过以上失误所带来的这个意外发现,而是紧紧抓住它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终于找到了“尼龙材料”的制造方法,把失误中的发明时机转化为成功。

类似杜邦公司的失误,德国一家大化学公司的实验室里也曾发生过,而且时间比美国杜邦公司还要早的多,但是他们没有抓住失误后的时机去进一步研究,而是把纤维当成“废料”丢弃,从而丧失了尼龙制作方法的发明。

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抓住失误后存在的发明时机是多么的重要。

失误时存在的发明时机,失误中出现的奇异现象,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抓住的,因为人们的认识是有惯性的,对习以为常的东西总认为是最合理的,而对一些反常的东西往往缺乏思想准备,很容易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溜过去。

英国著名的化学家、物理学家波义耳,有一天早上摘了一朵鲜艳诱人的紫罗兰花带到实验室,他的一个助手不小心将盐酸溅到了放在一旁的紫罗兰花上,波义耳没有埋怨助手的失误,连忙把花拿到水里去冲洗,没想到这一洗,紫色的花竟变成鲜红色。波义耳没有放过这一奇特的现象,强烈的好奇心使他和助手一起连续做了多次这样的实验,结果都一样。经过研究分析,波义耳找到了紫罗兰遇酸变红的原因,是紫罗兰花里的石磊与酸发生化学反应的缘故,石磊遇到酸就变红,遇到碱就变蓝。在此发现的基础上,波义耳后来将石磊加工制作成酸碱指示剂,至今仍为人们所沿用。若是波义耳对他助手的失误,采取埋怨的态度而不仔细认真地查找原因,那么,肯定也不会有沿用至今的酸碱指示剂。

“失误”就是没达到预想的目标,没达到预想的目标不等于不存在别的用途。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不轻言放弃,对失误中出现的新情况千方百计寻觅新的用途,世上没有没用途的东西,所谓没用途只是没找到这种东西应该用的地方。

英国的一批生物学家,为了寻找和研制出一种有利于植物生长的刺激剂,他们从芷蓿的瘤菌中提炼出了一种物质。当他们进行试验而将这种物质用于多种植物时,同他们原来的设想相反,不但没能促进植物的生长,反而对植物的生长起到了抑制作用,与他们预想的结果正相反,应该说这是失误,但他们并没有因为与预想的结果不一致而固执己见。他们经过仔细的观察和分析发现,这种物质的毒性,对包括大多数杂草在内的双子叶植物危害大,而对谷物等单子叶植物的危害很小。他们根据这一线索进一步研究,另辟蹊径,最后终于发明了在农业上有很大价值的具有选择性的高效除草剂。如果他们坚持非找出一种植物生长的刺激素不可,那么,高效除草剂也不会在当时诞生。

在失误面前,不要固执己见,而要另辟蹊径。当实验的结果与预想的不一样时,要随时改变自己的想法,要让自己的思想具有灵活性,去考虑是否已经或可能获得其他方面的什么成果。

总之,不要害怕失误,失误本身是一个教训,进一步去挖掘,或许能从中发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