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历史是一个波浪式发展,螺旋式上升的过程。高明的预见者会从自己或者他人的失败中吸取经验教训,以历史为镜,提高成功的可能性。
20世纪初,滑翔机和动力机械已经成熟,许多飞行家开始将动力机械装到滑翔机上,研究动力飞行。
1882年,俄国的莫查伊斯基制造过一架机翼像平板似的蒸汽飞机。1886~1890年,法国阿代尔先后制造过4架蒸汽飞机。1893年,英国马克西姆也制造过一架大型蒸汽飞机。1896年,美国兰利则制造过蒸汽飞机模型。但是,这些飞机都因动力不佳或其他原因而未能飞行成功。
真正的飞机发明者是美国的莱特兄弟。这哥俩从小对飞行十分感兴趣,他们研究过鸟的飞行,曾用绳子拉着滑翔机,像放风筝那样试飞过。他们自己造出了内燃发动机和螺旋桨,并且将自己制造的带螺旋桨和发动机的飞机模型,放到自制的“风洞”中去模拟飞行。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实验,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地失败。光机翼的形状,他们就实验了多达两千多次。
1903年9月,他们将自己制造的“飞行者1号”飞机拉到东海岸的海滩,进行了充分的试飞准备。12月17日,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弟弟奥维尔·莱特和哥哥威尔伯·莱特分别驾驶着“飞行者1号”飞机,成功地飞行了四次,总共飞了97秒钟,飞了441米远。虽然只有很短的时间和距离,但这却是人类第一次真正地乘动力飞机飞行。当最后一次飞行结束时,威尔伯·莱特曾激动地说过一句话:“飞行时代终于来临了。”
是的,这的确是一次划时代的飞行。
像任何一项发明都是在前人积累经验的基础上诞生的一样,飞机的发明也不是凭空出现的。莱特兄弟成功的原因在于总结了飞行前辈的经验,在“飞行者1号”成功之前的许多飞行家虽然都失败了,但他们的经验对莱特兄弟来说是宝贵的财富,也将在航空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
一般人几乎都是“谈失败色变”。然而,若是换一个角度来看,失败其实是一种必要的过程,而且也是必要的投资。一个失败者不一定能转变成一个成功者,但一个成功者一定曾经是一个失败者,或者在他前面有很多失败的前辈。
失败将意味着一种状态的结束,另一种状态的开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失败只是成功的中间站。
曾在日本红极一时的今里源太郎先生有一段非常幽默有趣的故事,他是著名的“脚气治疗药水”的发明人,他本来是个汽车修理人员。他出于什么原因着手研究起脚气药来了呢?原来是因为他向一个人借鞋穿,自己被感染上了脚气。于是,为了治愈自己被感染的脚气,他研究了一百余种药物,最后才制成一种最理想的脚气药。
在药物研制成功之前,他做了各种各样的试验,各种花花草草都被他尝试了一遍,周围的人曾把他当成一个怪人对待,他的太太也曾恳求他别再搞这种药物试验了。
美国化学家戴维曾说过:“我的最重要的发现,是由失败给我的启发。”这句名言,实在值得人们深思和反省。
美国大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做实验时总是事必躬亲。有一次戴维分解钾、钠等碱金属的时候,经过几个月紧张危险的实验,在最后一次实验中,发生了意外爆炸,戴维当场被炸昏过去。当戴维苏醒过来的时候,觉得面部剧痛,用手一摸,是缠满脸上的纱布。他微微睁开眼,看着窗外久违的阳光,总觉得不对劲,他觉得左眼和右眼并不在同时看,于是用手在左眼前晃了一晃,什么也看不见!医生告诉他:他面部70%被炸伤,左眼失明。戴维一听,顿觉天昏地暗,又昏了过去。当他再次醒来时,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想了许久,他还是觉得一定要把事业进行下去!他还有一双健康的手,右眼还可以看见东西,这就够了!
从医院出来后,戴维马上钻进了实验室,不顾再度爆炸的危险,重新投入了试验。终于,戴维成功了。当戴维回忆那段“悲惨历史”时,说了一句:“我最重要的发现是由失败带来的启示。”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一败再败的人,又怎能不智慧过人呢?难怪许多成功的人物经过上百次上千次的失败后,利用自己的失败教育自己,结果成为举世闻名的聪明人!
谁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之说,正是一次又一次的失败,才最终孕育出了诱人的成功。所以,有志于收获成功的人,其实已习惯于先拥抱“失败”,不会让自己停步于一次的失败面前,他们面对失败总是积极展望,希望收获下一次成功。
对于预见,失败并非是坏事,因为每一次失败,都孕育着成功的萌芽,每一次失败都将更靠近成功。如果不曾失败过,为了成功,应该勇敢地去尝试一下失败的滋味。在尝试时,要告诉自己:我在什么地方跌倒了,就要在什么地方爬起来,以后也许还会跌跤,但决不会在原先的这个地方。
爱迪生说:“失败也是我们需要的,它和成功一样对我有价值。只有在我尝试了所有的错误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正确方法是什么。”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有时成功就像诱人的金矿,而失败就像裹在金矿外面的一层层坚硬的岩石,敲去一层岩石,就离金矿越近。难怪哲人说:“失败的次数越多,离成功就越近。”
可以说,不甘失败,振奋精神,积累失败的教训,从他人的失败中寻找经验,这正是不断提高预见力,勇敢地向成功迈进的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