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赢在预见
32049400000020

第20章 要有适度的冒险精神

一个人能否获得成功,关键是看他愿不愿尝试,敢不敢冒险。预见是对未来做出的预测,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是不敢下结论的。人们经常在生活中看到这样一些人:他们不敢对别人的性格做出评判,也不敢对某个事物的前景发表自己的看法,更没有比别人大的胆子。这样的人,在成功的路上,只能是错失良机。

纵观历史,不难发现:一个区域的振兴,一个行业的繁荣,都与某些具有冒险精神的人分不开。可以说,没有一大批冒险家从事美国西部地区的开发,就不会有今天的美国。对于个人发展来说,冒险则成为通向成功的必由之路。在很多情况下,强者之所以成为强者,就是因为他们敢为别人所不敢为。孙悟空之所以被群猴尊为“美猴王”,就是因为他敢于第一个跳进群猴都不敢进的水帘洞,为群猴找到一个理想的栖身之所;诸葛亮敢于在大军压境之际,大摆空城之计,惊退司马懿,虽有计谋在胸,但若无几分冒险精神,也不敢为。当今社会所涌现出来的许多改革家,当初所面临的不是连年亏损的企业,便是濒临破产的企业,或者是穷得叮当响的山村。如果没有一点冒险精神,怎么能有后来的丰功伟绩。

沿着平安坦途走路的人,很少是创立大业的。平常人喜欢按部就班,安于无功无过。敢逾常规,敢于冒风险的人,才有可能创造出惊人的业绩。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是对“不历险境,哪来成功”的最佳写照。要想获得成功,就要敢冒风险,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善于抓住机会的人知道风险在所难免,但他们充满自信,在风险中抓牢机会,获得成功。

日本著名棋手赵治勋先生有一年与另一位棋坛高手小林光一在日本棋圣战中狭路相逢。在前六局比赛中,双方战成了3:3平。在一个秋天的清晨迎来了关键的第七局比赛,赵治勋先生执黑先行。

当比赛进行至中盘时小林光一已经围起了一大块白阵。面对小林光一的咄咄气势,赵治勋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中……一个半小时过后,旁观的棋手经过周密的计算。认定如果赵治勋攻入白棋的阵地,只有死路一条,人们在焦急中等待着赵治勋的下一步棋。

大约两个半小时后,赵治勋毅然将一粒黑子投入了白棋的阵地。

比赛最终结果是:赵治勋大获全胜。当记者采访赵治勋先生时,赵治勋诡秘地一笑说,其实我也经过了精心的算计,认定黑棋如果强行打入只有死路一条,但事到如今,只有期待小林光一能够有所疏忽了。

赵治勋的胜利,表面上看似乎是小林光一的疏忽导致,但真正的赢家终究是赵治勋,他获得胜利的秘诀就在于他敢于冒险。

风险其实是拉开人们等级档次,体现孰高孰低的标尺。真正想成为抓住机会的高手,真正想干出一番事业的人,在风险面前,反而应该热血沸腾,因为他们意识到,自己超越别人的大好机会又到了。

美国商人福勒在选定经营肥皂达12年之久后,获悉为他供应肥皂的公司将以15万美元拍卖。这时他的全部积蓄有2.5万美元,但他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勇于冒险借款创业,于是签字先交2.5万美元的保证金,并在10天期限内付清12.5万美元的余款,否则取消所交保证金的协议书。

到了第10天的前夜,福勒已筹集了11.5万美元。深夜,他驱车跑遍芝加哥大街,准备最后的1万美元。当他看到一所承包商事务所亮着灯光时,他鼓足勇气走了进去。想方设法并用1 000美元的利息向一位陌生的承包商求助,终于筹到了最后的1万美元资金。

后来,福勒不仅在那家肥皂公司,而且在四个化妆品公司、一个袜类贸易公司、一个标签公司和一个报馆中,都获得了控制权,成为美国著名的富商。

深海擒龙,浅滩捉鳖,不敢近水的人什么也捉不到。机遇常与风险并肩而来。一些人看见风险便退避三舍,再好的机遇在他眼中都失去了魅力。这种人往往在机会来临之时踌躇不前,瞻前顾后,最终什么事也干不成。任何机会都有一定的风险性,如果因为怕风险就连机会也不要了,无异于因噎废食,就像倒脏水连孩子一块倒掉了一样糟糕。

大凡成功人士,无不慧眼辨机,他们既能在机遇中看到风险,更能在风险中抓住机遇。

美园金融大亨摩根就是一个善于在风险中抓住机会的人。

摩根诞生于美国康乃狄格州哈特福的一个富商家庭。摩根的父亲则以开菜店起家,后来他与银行家皮鲍狄合伙,专门经营债券和股票生意。

摩根年轻时便敢想敢做,富有商业冒险和投机精神。1857年,摩根从德哥廷根大学毕业,进入邓肯商行工作。一次,他去古巴采购鱼虾等海鲜产品归来,途经新奥尔良码头时,他下船在码头一带兜风,突然有一位陌生白人从后面拍了拍他的肩膀:“先生,想买咖啡吗?我只要半价。”

“半价?什么咖啡,”摩根疑惑地盯着陌生人。

陌生人马上自我介绍说:“我是一艘巴西货船船长,为一位美国商人运来一船咖啡,可是货到了,那位美国商人却已破产了。这船咖啡只好在此抛售。先生,您如果买下,等于帮我一个大忙,我情愿半价出售。但有一条,必须现金交易。先生,我是看您像个生意人,才找您谈的。”

摩根跟着巴西船长一道看了看咖啡,成色还不错。一想到价钱如此便宜,摩根便毫不犹豫地决定以邓肯商行的名义买下这船咖啡。然后,他兴致勃勃地给邓肯发出电报,可邓肯的回电是:不准擅自做主,立即撤销交易。

摩根勃然大怒,不过他又觉得自己太冒险了,邓肯商行毕竟不是他摩根家的。自此摩根便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愿望,那就是开自己的公司,做自己想做的生意。

摩根无奈之下,只好求助于在伦敦的父亲。父母回电同意他用自己伦敦公司的户头偿还挪用邓肯商行的欠款。摩根为之振奋,索性放手大干一番,在巴西船长的引荐之下,他又买下了其他船上的咖啡。

库根初出茅庐,做下如此一桩大买卖,不能说不是冒险,但上帝偏偏对他情有独钟,就在他买下大批咖啡不久,巴西地区出现了严寒天气,一下子使咖啡大为减产。这样,咖啡价格暴涨,摩根便顺风迎时地大赚了一笔。

从咖啡交易中,吉诺斯认识到自己的儿子是个人才,使出了大部分资金为儿子办起摩根商行,供他施展经商的才能。

机会常常有,结伴而来的风险其实并不可怕。就看你有没有勇气去抓住难得的成功机会。敢冒风险的人才有最大的机会赢得成功。古往今来,没有任何一个成功人士没经过风险的考验。因为,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不冒风险又怎能把握住人生的关键呢?

当然,这里说的冒险并不是像赌徒那样,完全把宝押在“运气”上。冒险不是靠碰运气,而是靠眼光、靠理智。倘若看不到希望,看不到风险,也就无所谓冒险了,敢于冒险的人是看到了巨大的商业利润、看到了稍有一搏就会取胜的契机,才敢冒此风险的。他们是具备敏锐眼光和头脑的人,是有相当大的把握的,并不是被利益蒙蔽了双眼的短视者。

风险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风险面前采取逃避、退却的态度。很多人害怕损失,宁可安于现状,也不去冒任何风险。他们固守原有的关系,因为那样比较安全;他们去找政府部门的工作,因为那样比较有保障;他们紧紧依附在团体之中,因为那样有所依靠。这样的人或许会活得自得其乐,但绝对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更不可能有什么大的机会。因为他们舍不得放弃,所以也不可能有新的获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