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32047500000024

第24章 现代人常见人格缺陷与自我调适(2)

17~22分:你心胸不够开阔。你可能比较容易发火,对使你受委屈的人说一些不该说的话,这会导致单位和家庭中出现矛盾,之后你可能又会后悔,因为你人不坏,心肠也不硬。你要学会控制自己,事先尽量多想想,考虑清楚,然后再对委屈你的人予以坚决的回击。

0~16分:你心胸狭窄!多疑,计较,睚眦必报,对别人态度的反应是病态的。这是严重的缺点,首先对你的生活不利。你需要尽快进行自我教育。

俗话说“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虽说有些夸张,却道出了人的心境、情绪与健康的关系。在日常生活中,有些神情沮丧、郁郁寡欢的人,问起实际年龄,常会使你吃惊地感到其衰老程度确实与实际年龄不符;而笑口常开、精神愉快的人却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

有关专家曾针对这一现象,对不同性格人的生理变化进行了研究,从中得到了有趣的发现,即性格开朗的人,其基础代谢率较高,组织器官的新陈代谢较快,内分泌系统平衡协调,各项生命指标,如血压、脉搏等相对稳定;而心胸狭隘、忧郁的人,其结论正好相反。

这些生理现象实质上是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心胸狭隘、心情忧郁的人,好静不好动,饮食少而无规律,经常失眠,神经衰弱,爱发脾气、生闷气等。如果上述性格与生活习惯交互作用,会互相加剧,形成恶性循环,结果导致内分泌紊乱,组织器官因养分不足而过早衰老。性格开朗的人则喜爱运动,心胸开阔,乐观向上,这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与性格特点形成良性循环,有利于内分泌系统平衡稳定,他们的组织器官新陈代谢旺盛,从而使机体充满活力。

可见,不同性格的人,其生活习惯,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人的健康和衰老。

二、敞开胸怀,天地宽阔

有的人遇到一点点委屈或很小的得失便斤斤计较、耿耿于怀;有的学生听到老师或家长一两句批评的话就接受不了,甚至痛哭流涕;有的人对学习、生活中一点小小的失误就认为是莫大的失败、挫折,长时间寝食不安;有的人人际交往面窄,追求少数朋友间的“哥们义气”,只同与自己一致或不超过自己的人交往,容不下那些与自己意见有分歧或比自己强的人。

狭隘的产生同家庭中不良因素的影响有很大关系。父母狭隘的心胸,为人处事的方法,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对子女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子女狭隘的性格完全是父母性格的翻版。另外,优越的生活环境、溺爱的教育方法往往易形成子女任性、骄傲、利己主义等品质,自然受点委屈便耿耿于怀,对“异己”分子不肯容纳与接受。尤其是一些年轻人,阅历浅、经验少,遇到问题后,容易把事情想得过于困难、复杂,加之对自己的能力估计不足,对事情感到无能为力,因而容易紧张、焦虑,放心不下。

狭隘的人,不仅生活在一个狭窄的圈子里,而且知识面也往往非常狭窄。因此,开阔的视野很重要。如老师和家长多让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公益活动,参观一些伟人、名人纪念馆,听英雄人物事迹报告会等。这能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感悟很多人生道理。丰富课余文化生活,组织多种多样的文娱、体育活动,拓宽兴趣范围,使自己时刻感受到生活、学习中的新鲜刺激,感受到生活的美好,陶冶性情,从而在健康向上的氛围中增强精神寄托,消除心理压力。

狭隘的人,其心胸、气量、见识等都局限在一个狭小范围内,不宽广、不宏大。多与人接触,使学生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认识,从而积累经验,他们会从中明白许多对与错的道理。善于宽容是人的一种美德。对任何事都斤斤计较,一定是一个狭隘的人。受情绪、认识等的影响,这种人会产生一些盲动的行为,甚至会导致难以预料的后果。

与人相处应热情、直率,善于团结互助,融“小我”于“大我”之中。交往的增多,可加深彼此了解与沟通,更透彻地了解别人与自己,开阔心胸。

一个人活在世上,就要充分地挖掘生命的潜能,为社会做贡献,给别人、给后人留下点有价值的东西。一旦把眼光放在大事上,自己一时的得与失则算不上什么,对整体、全局有利的人与事就都能容纳与接受,使眼光从狭隘的个人圈子里放出去。抛开“自我中心”,就不会遇事斤斤计较,“心底无私”才能“天地宽”。

三、学会遗忘

人不但要学会记忆,而且要学会遗忘。一个人如果把什么都记得很清楚,大脑里充满了各种各样的记忆,那实在是很恼人的事,而且有害于身心健康。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脑子特别好使,把什么鸡毛蒜皮、恩恩怨怨的事都记得一清二楚,对什么事都斤斤计较,耿耿于怀,结果不但事业无成,还成了个病秧子;一些人则该记的记,该忘的忘,精力充沛,胸怀坦荡,事业有成,身心健康。由此可见,遗忘不仅是一种风度,而且是一种重要的养生方法。

遗忘,对痛苦是解脱,对疲惫是宽慰,对自我是一种升华。在人生的旅途中,如果把什么成败得失、功名利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等都牢记心中,让那些伤心事、烦恼事、无聊事永远萦绕于脑际,在心中烙下永不褪色的印记,那就等于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无形的枷锁,就会活得很苦很累,以至精神萎靡,心力憔悴,生命之舟就会无所依存,就会在茫茫的大海中迷航,甚至有倾覆的危险。如果我们善于遗忘,把不该记忆的东西统统忘掉,那就会给我们带来心境的愉快和精神的轻松。正像陶铸同志所说:“往事如烟俱忘却,心底无私天地宽。”

遗忘是一种能力,一种品质,不是随便下个决心就能办到的。要学会遗忘,就要加强思想品德修养和心理素质的培养。要胸怀天下,心想大事,破除私心杂念,克服个人主义,淡泊名利,宁静致远,树立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经常进行自我心理调节,想大一点,想远一点,想开一点,从名利得失、个人恩怨中解脱出来,对已经过去的无关紧要的事物,要糊涂一点,淡化一点,宽容一点,朦胧一点,及时将这些东西从大脑这个仓库中“清除”出去,不让它们在记忆中占有一席之地。一个人学会了遗忘,就能放下过去那日益沉重的包袱,轻装上阵,精力充沛地面对现在,信心百倍地去迎接未来,就能开拓新境界,创造生命的亮丽风景线。

四、勿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在认识和评价别人的时候,我们常常免不了要受自身特点的影响,我们总会不由自主的以自己的想法去推测别人的想法,觉得既然我们都这么想,别人肯定也这么想。我国的俗语“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用心理学的术语说,这叫投射作用,也就是说,人们总是喜欢假设别人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的倾向,喜欢认为自己具有的某些特点别人也具有。例如,贪婪的人,总是认为别人也都嗜钱如命;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

一般说来,投射作用主要在以下两种情况下发生:

第一,对方的年龄、职业、社会地位、身份、性别等等与自己相同。人们总是相信“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认为同一个群体的人总是具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因此,在认识和评价与自己同属一个群体的人的时候,人们往往不是实事求是地根据自己观察所得到的信息来判断,而是想当然地把自己的特性投射到别人身上;另外,人们总是喜欢评价与自己有某些相同特征的人,总是习惯于与这些人进行比较,但是,人们又不希望在比较中自己总是落败,处于不利之地,而投射作用在此正好起了一个保护作用,把自己的特点投射到别人身上,自己和别人就都一样了,没有什么区别,自己不错,别人也差不多。

第二,当人们发现自己有某些不好的特征的时候,为了寻求心理平衡,就会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投射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这些恶习或观念。成语“五十步笑百步”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自己因为临阵逃脱而觉得难堪,心理上很不舒服,突然发现别人比自己逃得更远,便大肆嘲笑,以减轻自己心里的不安。这时候,投射作用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措施,这样做可以保证个人心灵的安宁,但往往影响自己对人和事的正确判断。在这种时候,人们更喜欢把自己所具有的那些不好的特征投射到自己尊敬的人或者比自己强得多的人身上,这样一来,心里的不安就会大减,因为名人尚且不可避免地具有这些特征呢,何况我一个无名小卒?

人都是有七情六欲,人总是有一些共同的需要,而同处于一个社会,具有相同的身份地位、生活经历的人则具有更多的共性,因此,投射作用在很多时候都还是比较准确的,但是不要忘了,“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人与人毕竟是不同的,不考虑个体差异,胡乱地投射一番,就会出现错误。

五、肚里能撑船

朱德有诗曰:“开心才见胆,破腹任人钻,腹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有了这样的胸襟和情怀,就会在人际交往中表现出虚怀若谷、雍容大度的谦谦君子之风。在为人处世中尽可能地去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关心他人、帮助他人,对人不求全责备,不斤斤计较,与人为善,宽宏大度,不计前嫌,不报私怨,这些都是我们待人接物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只有这样,才能兼容万事万物,同各种人搞好关系,化解人与人之间的矛盾冲突,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感情,增加了解,加深友情,从而促进人际关系的和谐融洽。即使碰到不顺心、难如意的事也不要斤斤计较,耿耿于怀。这必然要求我们在实际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待人、豁达处世。

待人要宽容常言道:化干戈为玉帛者是机智坦荡之人,化仇恨为友情者是胸怀博大之人。忍受一时的怨恨,能使人终身受益。“胯下之辱”这个故事大家可能都比较熟悉。西汉大将韩信年轻时曾受到一个屠夫的为难,那个屠夫骄狂地对韩信说:“你敢不敢在我身上扎两刀?如果不敢,那么就从我胯下爬过去。”韩信听罢,非常生气,心想自己一身武艺还怕你一个小无赖不成?正待发作,但转念一想,我为什么要跟一个屠夫一般见识呢?于是一咬牙,从屠夫胯下爬了过去。后来,韩信当了大将军,他不但没有因为“胯下之辱”而杀那个屠夫,反而给了他一些钱,委派他担任一个职务,使其深受感动。那个屠夫后来成了护卫韩信的忠诚卫士。我们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家庭之中,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出现一些磕磕碰碰,如有的伤了自己的面子,有的让自己下不了台,有的当众给自己难堪,有的对自己抱有成见,等等。遇到这些事情,我们应该以自己的宽宏大度促使他人反躬自省。如果“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以牙还牙,反而会把事态扩大,甚至激化矛盾,于己于人都没有好处。“退一步海阔天空”,“大度能容天下事”,我们应该以这种胸怀,妥善处理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这样才能处理好人际关系,更好地享受到工作、学习、生活的乐趣。

办事要理智青年人心理还不成熟,遇事易受情绪控制,一旦受了委屈,遇到挫折,容易失去理智而做出一些傻事蠢事来。因此,遇事都要先问问自己,“这样做对不对?”“这样做的后果如何?”多问几个为什么之后,可以有效地克服“豁出去”的想法和做法。有个男孩,当他带着给女友买的礼物回家的那天,想不到自己的女友竟然正在与另一位男青年举行婚礼。一时间,多少愤怒、多少痛苦涌上心头,他真想冲进去,弄它个天翻地覆。但是,理智使他控制住了脚步,他不断地问自己:“我这样做就能够得到爱情吗?”于是,在极短的时间内,他及时调整了情绪,克制了感情和行为的冲动,很有礼貌地将礼物送给昔日女友。在这之后,他并没有消沉,而是更加努力学习、工作,受到了领导和朋友的赞扬。

处世要豁达凡事要想开一些,而不能像《红楼梦》中的林黛玉那样小心眼,连一粒沙子都容不下。要胸怀宽广,能容人,能容事,能容批评,能容误解。在工作和生活中,人与人相处,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和纠纷,而这些矛盾和纠葛有大部分都是无意中引发的,并不是什么原则问题。只要大家保持清醒的头脑,互相谦让,互相谅解,问题是不难解决的。即使有人故意“冒犯”了自己,也应以团结为重,冷静对待和处理。

第4节吝啬

一、测试:你有吝啬心理吗?

测试一:你吝啬吗?

对下面的问题回答“是”或“否”。

(作表格心理二p138)

评分分析:

答“是”得2分,答“否”得1分。

如果地得分在8~20分之间,你有强烈的吝啬心理;得分在2~8分之间,你只有轻微的吝啬心理;得分在2分以下,你没有吝啬心理。

吝啬,就是小气。吝啬与吝惜不同,吝惜指对所有财物十分珍惜,不浪费,不大手大脚,是一种勤俭(节)约的好行为。《三国志·魏志·王萧德评》曰:“吝惜财物,而治身不秽。”意谓珍惜财物,不铺张浪费,是一种好品德。教育家徐特立早期在长沙办学,非常勤俭,常常将别人丢弃的半截粉笔拿来写字。他曾在诗中写道:“半截粉条犹爱惜,公家物件总宜珍。诸生不解余衷曲,反谓余为算细人。”而吝啬则是一种不正常的心态和行为。《三国志·魏志·曹洪传》曰:“始洪家富而性吝啬。”《颜氏家训·治家》曰:“吝者,穷急不恤之谓也。”可见吝啬是一种有能力资助或帮助他人,却不肯付诸于行动的行为。

二、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吝啬之人都非常计较个人的得失,遇事总怕自己吃亏。他可以大慷公家之慨,对个人利益却丝毫不能让步,总是高估人家低估自己,永不知足,因而也具有贪婪之心。吝啬之人非常看重自己的财富与利益,为了既得利益,可以六亲不认,甚至“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对别人的苦楚显得冷漠无情,毫无怜悯之心,甚至落井下石。吝啬之人很少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关心周围的事物,“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明知不对,少说为佳”。他们不愿帮助别人,因此很少有知心朋友,有了困难也就很难得到他人的帮助。

如今有一个独特现象,越是大城市,越是收入高的地区,人们就越吝啬、越计较个人的得失;而在边远的山区村寨,人们的收入水平很低,却乐意帮助乡邻。在美国已出现AA制,也许是经济平等,保持独立的一种做法,但是也滋生了吝啬、冷漠、自私的心理。

吝啬之人的另一个称呼,就是“一毛不拔”的“铁公鸡”。

三、荒芜的花园

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美丽的大花园。如果我们愿意让别人在此种植快乐,同时也让这份快乐滋润自己,那么我们心灵的花园就永远不会荒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