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健康枕边书全集
32047500000023

第23章 现代人常见人格缺陷与自我调适(1)

第1节自私

一、测试:你有自私心理吗?

1.家里就剩下一个苹果了,你会

A.与家人分享。B.独自享用。

2.办公室里或者家里的地很久没有打扫了,你会

A.主动打扫。B.让别人去扫。

3.领导或者老师公开表扬其他同事或同学时,你会

A.很高兴。B.没感觉。

4.现在你的皮夹里有多少钱?

A.不知道,不过肯定够用的。

B.知道有多少钱,甚至几毛钱都记得。

5.办公室的窗户被风吹开了,你会

A.主动去关上。B.假装没有看见。

6.壶里的水烧开了,你会

A.主动去灌。B.等其他人灌。

7.办公室或教室里的一把扫帚倒在了门口,你经过门口

A.主动扶起它。B.不管它。

8.你坐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弱病残孕的人没有座位,你会

A.主动给他们让座。B.假装没有看见。

9.有人晕倒在路边,你会

A.帮助他(她)去医治。B.视而不见。

10.你会为别人的利益而去牺牲自己的利益吗?

A.会。B.不会。

评分分析:

选择“A”得1分,选择“B”得2分。

得分在14~20分之间,你有比较严重的自私心理;

得分在1~13分之间,你的自私心理还可以容忍。

典型病例

曾发生这样一件事:一个炎热的盛夏,孩子闹着要吃西瓜。妈妈在街上转了很长时间,终于买回一个大西瓜。妈妈切开西瓜,情不自禁地先尝了一口,立即听到一声严厉刺耳的童音:“谁让你吃的,给我吐出来!”妈妈怔在那儿,两行热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随即又听到孩子说:“算了,算了,下次不许!”可能天良未泯,孩子总算“原谅”妈妈的“过失”了。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吗?这是一个中学生向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当时并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反问了一个问题:“你的本性是否是自私的呢?”

这个学生认真地思考了这个问题,他说:“我有时有自私的表现,有时有无私的表现。我到底是自私的还是无私的呢?”他难住了,同学们展开了讨论,大家在讨论中都想起了自己有过无私帮助别人的行为,最后大家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自私是人类的一种正常表现,每个人都有自私的时候。但无私帮助别人也是人的正常心理活动,甚至每个人也都有过无私帮助别人的时候。所以不能说‘自私是人的本性’。”

“人有过自私”和“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人自私过,不等于人的本性是自私的。

私欲是一切生物的共性,所不同的是其它生物的私欲是有限的,人的私欲是无限的。正因为如此,人的不合理的私欲必须要受到社会公理、道义、法律的制约,否则这个社会就不属正常的社会。任何一个人内心存在一种普遍的道德、法律意识和保持自己的私心杂念是不矛盾的。如果人性中全是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是神,如果人心中全是私心杂念,无崇高的道德理念,人就不再是人而和动物没什么区别。

自私是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现象,是一种近似本能的欲望,处于一个人的心灵深处。正因为自私心理潜藏较深,它的存在与表现便常常不为个人所意识到,有的人不顾社会历史条件的要求,一味想满足自己的各种私欲,可是自己却并非意识到他的行为过于自私,相反他在侵占别人利益时往往心安理得,也因为如此,我们才将自私称为人格缺陷。

自私心理并不是洪水猛兽,只要我们在意识到自己的自私行为时及时调适。一个想要改正自私心态的人,不妨多作些利他行为。例如关心和帮助他人,给希望工程捐款,为他人排忧解难等。私心很重的人,可以从让座、借东西给他人这些小事情做起,多做好事,可在行为中纠正过去那些不正常的心态,从他人的赞许中得到利他的乐趣,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

自私和无私之间仅是一线之隔。越过它,你可以感受到舍已为人,不求任何回报的快乐。这是最大的喜悦,也是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步。自私的人停留在狭小自我的束缚里,无法想像和体会助人为乐的快乐。无私是所有伟大人物共同的特性之一。没有无私的服务,做什么都不会得到成就。如果行为是自私的,纵然读破万卷经书也是枉然。

二、自私的代价

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故事。越南战争中,一个美国士兵打完仗后回到国内,在旧金山旅馆里他辗转反侧,夜不能寐。午夜,他给家中的父母打了一个电话。

“爸爸,妈妈,我要回家了。但是我要你们帮一个忙,我要带一个朋友一起回来。”

“当然可以。”父母亲回答说,“我们见到他会很高兴的。”

“但是,有件事一定要告诉你们,他在那可恶的战争中踩响了一个地雷,受了重伤,他成了残疾人,少了一条腿和一只手。他已无处可去,我希望他能和我们住在一起。”

“我们为他感到遗憾。孩子,我们帮他另找一个地方住下,好吗?”

“不,他只能和我们住在一起。”

“孩子,你不知道,这样他会给我们造成多大的拖累,我们有我们的生活。孩子,你自己一个人回家来吧。他会有活路的。”话没说完,儿子的电话就断了。

父母在家等了许多天,未见儿子回来。一个星期后,他们接到警察局打来的电话,被告知他们的儿子坠楼自杀了。悲痛欲绝的父母飞到旧金山,在停尸房内,他们认出了他们的儿子,然而,他们惊愕地发现:他们的儿子少了一条腿、一只手。

三、给予

保罗在圣诞节前夕收到了一辆新轿车。是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圣诞前夜,他从办公室里出来,看见一个小淘气正在看他的新车,小男孩问道:“先生,这是你的车吗?”

保罗点点头,“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小男孩吃惊地瞪大了眼睛,“你是说这车是你哥哥白白送给你的,你一分钱都没花?天呵!我希望……”他犹豫了一下。

保罗想,这个小男孩会希望他也有一个这样的哥哥。但是那小男孩接下去说的话却让他对这小男孩刮目相看。

“我希望,”小男孩子接着说:“我将来能像你哥那样。”

保罗吃惊地看着这个小男孩,不由自主地问了一句:“你愿意坐我的车兜一圈吗?”

“当然,我非常愿意。”

车开了一段路,小男孩转过身来,眼里闪着亮光,说道:“先生,你能把车开到我家门口吗?”

保罗笑了,这回他想他知道这小男孩想干什么,这小男孩想在邻居们面前炫耀一下他是坐新轿车回家的。但是保罗又错了。小男孩请求他:“你能把车停到那两个台阶那儿吗?”

车停后,小男孩顺着台阶跑进了屋,不一会儿,保罗听到小男孩又返回来了,不过这次他回来很快。他背着他脚有残疾的弟弟,把弟弟放在最下面的台阶上,然后扶着弟弟,指着车说:“伙计,看那新车,是不是跟我在楼上告诉你的一样。他哥哥送给他的圣诞礼物,他一分钱也没花,你等着,有一天我也会送你一辆车。那样你就可以坐在车里亲眼看一看圣诞(节)商店橱窗里那些好东西!”

保罗下了车,把那个小男孩抱进了车里,那位小哥哥也坐进了车里,他们3个人一起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

从那天起,保罗真正懂得了“给予是快乐的”这句话。

四、给自己立个规矩

人们要问:一些本来很优秀的人、本来是教育别人的人、本来是惩办罪犯的人,为什么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有的人说:“我犯错误首先是从钱开始的。”有的人说:“自己受党教育多年,位尊望重时,放纵自己。”

总之,追根究底,祸根是私欲,是放纵了私欲。

私欲这种东西,能否连根铲除呢?不能。世界上还没有这种一劳永逸的良方。如何防止私欲的发作呢?林则徐有一段很精彩的话:“防欲如挽逆水之舟,才歇力便下流;从善如缘无枝之木,才住脚便下坠。”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防止私欲的发作,是艰难的,是长期的。

苏东坡给自己立下一条规矩:“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要有这种明确的法律观念,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不义之财,分文不取。有了这一条,就能遏止私欲发展、防止其泛滥。

当然,除了主观的努力以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建立一些规章制度,依靠人民群众来监督,从客观上来加以约束。小平同志说过:“共产党人需要监督。”“没有好的制度,好人也会变坏。”对我们个人来说,要像苏东坡那样,给自己立个规矩:“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第2节贪婪

“贪”的本义指爱财,“婪”的本义指爱食,“贪婪”指贪得无厌,意即对与自己的力量不相称的某一目标过份的欲求。与正常的欲望相比,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反而是愈满足,胃口就越大。“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之求利,情理之常,但什么都想要,而且想无本万利,无视等价交换,鲸吞社会与他人财产,就是反常,就有害和有罪了。古人用“贪冒”、“贪鄙”、“贪墨”来形容那些贪图钱财、欲望过分的行为,认为是“不洁”、“不干净”、“不知足”的。老百姓用“贪官污吏”、“硕鼠”、“蛀虫”来讽刺那些贪得无厌的人,可见贪婪是不得人心的。

一、什么都想要

有些人认为社会是为自己而存在的,天下之物皆为自己所拥有。这种错误的价值观念使得他们“贪婪成性”。有贪婪之心的人,初次伸出黑手时,多有惧怕心理。一旦得手,便喜上心头,每一次侥幸过关对他都会产生一种行为的强化作用,不断刺激着那颗贪婪的心。有些人原来家境贫寒,或者生活中有段坎坷的经历,便觉得社会对自己不公平,一旦其地位、身份上升,就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向社会索取不义之财,以补偿以往的不足,形成一种补偿心理。还有些人存在着攀比心理,看别人过得比自己好,物质生活比自己富裕,就会更贪婪地索取,以求平衡。

二、不再贪婪

贪婪并非遗传所致,是个人在后天社会环境中受病态文化的影响,形成自私、攫取、不满足的价值观而出现的不正常的行为表现。若欲改正,是可以做到的,具体方法如下:

二十问法这是一种自我反思法,即自己在纸上连续写出二十个“我喜欢……”写的时候应不假思索,限时二十秒钟。待全部写下后,再逐一分析哪些是合理的欲望,哪些是超出能力的过份的欲望,这样就可明确贪婪的对象与范围,最后对造成贪婪心理的原因与危害,自己作较深层的分析。例如,有一个人在纸上连续写下“我喜欢钱”、“我喜欢很多的钱”、“我喜欢自己是个有钱人”、“我喜欢有许多财富”、“我喜欢过有钱的生活”……写完之后,就要思考一下,自己对钱是否有一些过份的欲望,为什么许多举动都与钱有关。接着往下想,人的生活离不开钱,但这钱应来得正,不能取之不义之财;钱是身外之物,生不能带来,死不能带走,贪婪之心最终会阻碍自己的发展。然后分析自己是否有攀比、补偿、侥幸的心理呢?是不是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知足常乐法一个人对生活的期望不能过高。虽然谁都会有些需求与欲望,但这要与本人的能力及社会条件相符合。每个人的生活有欢乐,也有失缺,不能攀比,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心理调适的最好办法就是做到知足常乐,“知足”便不会有非分之想,“常乐”也就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格言自警法利用格言警句时刻提醒自己,约束自己,不要过于贪婪。

三、知足是一种境界

有许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满足,甚至为了“了却君王天下事”,对生前身后的功名也期待颇多。对于前世,我们会埋怨父母没有把我们生养在富贵之家,对于后世,总是抱怨子孙们不能个个如龙似凤,但我们更多的不满足还是来自于自身。

我们为什么会这样不知足呢?这其实是欲望的驱使,是幻想的冲动,是不切合实际的索取。如果把不知足归结为人类后天的变异,这有失公允。其实,不知足是一种最原始的心理需求,知足则是一种理性思维后的达观与开脱。

列夫·托尔斯泰说:“俄罗斯人对于自己的财产从不满足,而对于自己的智慧却相当自信。”这就说明了知足的两重性。人们对于物欲的追求总会优越于精神的追求。在精神上的知足往往不能满足物质的需求,这与人类的第一需要必须是温饱有关。

老子说过:“有所为才能有所不为。”换句话说,能知足才知不足。诸如,在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会满足于一日三餐的粗茶淡饭,但我们深知,我们对于饮食的需求远不只这些,只要条件许可,我们就会要酒要肉,吃完了还想跳个舞。

知足与不知足是一个量化的过程。我们不会把知足停留在某一个水平上,也不会把不知足固定在某一个需要上。不同的年代,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年龄,不同的生活经历,知足与不知足总会相互转化。穷苦的青年人还是不要知足的好,惟有这样,生活才会改观;一夜暴富的大款们,对于知识的追求多一些也许可以提升生活质量。但知足的农民从不强迫自己当总统,安分守己的乡村教师会把按时领到薪水作为最大的慰藉。

知足使人平静、安详、达观、超脱;不知足使人骚动、搏击、进取、奋斗;知足智在知不可行而不行,不知足慧在可行而必行之。若知不行而勉为其难,势必劳而无功,若知可行而不行,这就是堕落和懈怠。这两者之间实际是一个“度”的问题。度是分寸,是智慧,更是水平,只有在温度合适的条件下,树木才会发芽,而不至于把钢材炼成生铁。《渔夫和金鱼》中的那个老太婆的最大失败,就是没有把握好知足这个“度”。

在知足与不知足之间,我更多地倾向于知足。因为它会让我们心地坦然。无所取,无所需,就不会有太多的思想负荷。在知足的心态下,一切都会变得合理、正常、坦然,我们还会有什么不切合实际的欲望和要求呢?

四、放弃是一种美德

谁说喜欢一样东西就一定要得到它?有时候,有些人,为了得到他喜欢的东西,殚精竭虑,费尽心机,更甚者可能会不择手段,走向极端。也许他得到了他喜欢的东西,但是在他追逐的过程中,失去的东西也无法计算,他付出的代价是其得到的东西所无法弥补的。

其实喜欢一样东西,不一定要得到它。因为有时候为了强求一样东西而令自己的身心都疲惫不堪,是很不划算的。有些东西是“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瞧”的,一旦你得到了它,日子一久你可能会发现其实它并不如原本想像中的那么好。如果你再发现你失去的和放弃的东西更珍贵的时候,我想你一定会懊恼不已。所以也常有这样的一句话:“得不到的东西永远是最好的”。所以当你喜欢一样东西时,得到它并不一定是你最明智的选择。

不想占有就不会太坎坷,所以,无论是喜欢一样东西也好,喜欢一个位置也罢,与其让自己负累,不如轻松地面对,即使有一天放弃或者离开,你也学会了平静。

第3节狭隘

一、测试:你有心胸狭隘心态吗?

对下列问题做出判断。如果你回答“是”,给自己加0分;如果回答“不知道或都有可能”,加1分;如果回答“不是”,加2分。最后总计你的得分,对照分数说明。

(作表格心理二p230)

评分分析:

23~28分:你一定是个心胸开阔的人。你的心理状态相当稳定,能够驾驭生活中的各种情况。你给人的印象很可能是独立、坚强,甚至还有点“脸皮厚”。但你不必在意,大家都羡慕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