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2月29日,中共贵阳市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把“三创一办”作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一个载体(三创: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一办:协办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展“三创一办”工作,有利于贵阳的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城市服务功能;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优化贵阳市产业结构;有利于让贵阳的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创造更加宜居、宜业、宜游的良好环境;有利于提升文明程度,改善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从1999年开始,于2002年、2005年、2008年三次荣获“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称号。2009年,贵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以“三创一办”为抓手,坚定不移地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两年多以来,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贵阳市以建设生态文明引领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走出了一条富有特色的文明城市创建之路。2011年12月20日,在中央文明委召开的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上,贵阳市被授予“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在“创文”工作中,贵阳市主要开展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强化体制机制保障,切实增强创建工作实效。
强化组织领导,贵州省文明委建立省区市联席会议制度,形成省区市联动、合力推进、领导有力的创建工作格局。贵阳市文明委实行市委书记、市长“双主任”领导机制,成立由市四大班子“一把手”任组长的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设立由贵阳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任指挥长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具体负责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组织实施工作。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创文”期间,贵阳市以实施“畅通工程”为重点,抓好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建一批人行过街设施,新增3000个停车位,搬迁贵阳长途汽车客车站,加强交通秩序管理,实施市直机关错时上下班和中小学错时上放学制度,缓解交通通行压力,解决老百姓“行路难”问题。相继实施“三条环路十六条射线”骨干路网、主城区主干道白改黑、环岛改造、城市综合管网入地等工程,建成新庄污水处理厂一期和小河污水处理厂二期等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5%以上。推行精细化管理,取缔占道经营百货夜市,对“五小”行业进行综合整治,严厉打击违法建设行为,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加大城郊接合部、城中村、铁路沿线、背街小巷等城市重点地区整治力度,城市环境切实改善。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实现网格化管理,在中心城区设立300余个治安卡点,提高城市社会治安、交通管理事件的处置率。对全市城区900余所公厕实行免费开放,完成111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推进城市主干道机械清扫和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为市民营造整洁、靓丽、有序的生活环境。
优化城市服务管理,促进整体文明程度提升。
“创文”期间,贵阳市创新社会管理的领导体制,成立市委群众工作委员会,代表市委统筹、领导全市群众工作。建强群众工作平台,对市信访局的职能与工作方式进行调整优化,加挂市群众工作中心牌子,19个职能部门在中心设置窗口,直接受理群众来访、调处矛盾,把矛盾“中转站”变为“终点站”。推进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撤销街道办事处,变“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管理模式为“市—区—社区”三级管理,实现了服务和管理重心下沉,基层基础进一步夯实,为民服务得到优化。加强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赋予人口和计划生育部门对流动人口的综合服务和管理职能,进一步解决流动人口在就业、就医、社保、居住、子女入学等方面的实际困难,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开通“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运用网络、手机、固话、邮政“四位一体”平台加强党委、政府与群众的联系,倾听百姓意见、汇聚百姓良策、疏解百姓情绪、维护百姓利益。深化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将原来的625项行政审批事项核减70%以上,仅保留128项,成为全国审批事项最少的城市之一。
着力改善保障民生,确保市民享受创建成果。
“创文”期间,贵阳市秉持为人民谋幸福的理念,扎实推进“六有”民生行动计划,让创建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市民。在财政比较困难的情况下,压缩行政等方面的开支,每年涉及民生的支出都占50%以上。着力解决“上好学难”问题,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区化改革,通过名号、法人、管理、教学、风格“五统一”,推进学区内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实施义务教育“两免一补”、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对市属中等职业学校本市户籍学生免除学费。着力解决“就业难”问题,以创业带动就业,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困难群体“三大重点人群”就业工作。着力解决“看病难”问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以上,惠民医疗政策、医疗救助制度100%覆盖城乡困难群众。着力解决“养老难”问题,率先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被征地农民必须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等保障制度和政策。着力解决“住房难”问题,纳入住房保障家庭累计达22630户,积极探索西部城市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新路子,初步形成“政企合力、建储并举、公廉并轨、租补分离”的模式。着力解决“治安难”问题,持续深入开展严打“两抢一盗”、打黑除恶等专项行动,群众安全感明显上升。
动员各方参与创建,形成强力助创浓厚氛围。
“创文”期间,贵阳市四大班子成员身体力行,利用节假日休息时间,走上街头和社区居民家中,宣传生态文明理念;到公路沿线、广场、车站和公园,开展卫生清扫、文明劝导、植树绿化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街道重点路段,引导行人和驾驶员遵守交通法规,以实际行动带动全市人民参与创建。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职工高度自觉,积极投身创建活动,特别是各级宣传部、文明办、城管、公安、交通、交警、工商、卫生等部门干部职工恪尽职守、忘我工作,在市民教育、城市管理、交通秩序、市容环境、农贸市场升级改造、提高市民支持率、安全感等方面作了突出贡献。各类媒体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组建“三创一办”新闻采访队,曝光和制止不文明现象;开办“三创一办”专题导报,开设《认认他是谁》《责任属于谁》《看看该学谁》等栏目,赞扬先进、曝光落后。全市大中小学开展“小手拉大手、共建文明城”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先后有85万名学生参与活动,有效带动100余万名家长投身到创建活动中来。全市40多万名“绿丝带”志愿者力尽所能,不计报酬,常年开展交通协勤、环境监督、关爱“空巢老人”等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广大市民积极参加“排队日”、“步行日”、“让座日”等文明创建活动,以实际行动践行“健康、低碳、环保、绿色”的出行理念。社会各界朋友也为贵阳市创建文明城市不断呐喊助威,建言献策,为贵阳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奠定了广泛而坚实的群众基础。市民对创建工作的知晓率达97.2%、参与率达94.12%、支持率达98.9%。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1990年,贵阳市正式提出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奋斗目标,先后开展公厕革命、告别煤火、垃圾不落地、黄土不见天、南明河三年变清、创建文明区(县、市)、整脏治乱等一系列活动,于1994年获得全国卫生城市进步奖,1999年获得“全国卫生先进城市”称号。2007年,贵阳市委、市政府提出以“整脏治乱”专项行动为有力抓手,大力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2009年,贵阳市委八届八次全会决定,明确将“三创一办”作为纵深推进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的重要抓手,与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同安排、同部署、同考核、同落实。自此,贵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进入再次发力、攻坚克难的冲刺阶段。经过两年艰苦不懈的奋斗,贵阳市于2011年获得国家卫生城市称号,成功实现“创卫”目标。2011年12月20日,贵阳市获全国爱卫会颁发的“国家卫生城市”奖牌。贵阳市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开展创建全国卫生城市工作。
加强领导,坚定信心
创卫期间,为进一步强力推进贵阳市“创卫”工作,贵阳市委、市政府成立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和指挥部,由贵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担任指挥长,各职能部门和各区党政一把手也作为本部门和本区“创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创卫”领导体系和工作网络。
明确职责,狠抓落实
在“创卫”冲刺阶段,贵阳市委、市政府出台了《贵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攻坚实施方案》,作为创卫迎检和攻坚战役的作战总体方案,强力推进贵阳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各项工作深入开展;对“创卫”工作职责任务进行细化分解,签订目标责任书,向全市发出了“攻坚克难,全力冲刺”的冲锋号角。
协力共创,全民参与
创卫期间,各级各部门敢于担当,不推卸责任,主动承担责任,在实战中创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全市广大干部职工加班加点,连续作战,超常规开展各项工作。驻筑部队充分发挥部队先锋队、突击队、宣传队的作用,广大市民积极建言献计、群策群力、同心协力,形成人人参与的巨大合力,为“创卫”冲刺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完善制度,依法创建
创卫期间,贵阳市委、市政府始终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高创建工作效果。建立“互检、互查、互学机制”,帮助各区、各部门之间互相发现问题,互相学习经验;通过“公众媒体监督机制”,设立市容环境卫生投诉举报电话,在各大新闻媒体设立曝光专栏,接受群众的投诉和监督;建立“专家督检督导机制”,聘请20名省、市相关工作领域专家组成“创卫工作专家组”,对贵阳市“创卫”工作进行督促检查和业务指导;制定“创卫工作责任追究机制”,对“创卫”工作不力,存在突出问题的单位和部门的直接责任人进行责任追究。一系列制度和机制的健全,确保贵阳市“创卫”冲刺工作的有序、有力、有效推进。
攻坚克难,重点突破
创卫期间,贵阳市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全面实施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农贸市场、建筑工地、公共厕所、“五小”公共场所、居民院落环境卫生综合整治以及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病霉生物防治“八大攻坚战”。对全市111个农贸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全面整治小餐饮店前灶后店现象,做到了规范化管理。在全国首次将“门前三包”列为地方性法规,使管理工作更具操作性和针对性。通过实施攻坚战役,有效地解决“创卫”工作中的难点问题,使“创卫”工作纵横覆盖,达到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整体提升的效果。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2007年8月,贵阳市政府正式做出决定,并向原国家环保总局提交申请获批同意开展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以“创模”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和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以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提升和拓展“创模”内涵,深入扎实地开展“创环保模范城、建生态文明市”工作。在“创模”过程中,贵阳围绕护水、净气、降噪、处废、增绿等方面,实施了众多重点工程。
护水方面,贵阳以“两湖一库”为重点,创新管理机制、采取最严措施,铁腕保护饮用水源,使红枫湖水质由劣Ⅴ类和Ⅴ类为主改善为以Ⅲ类及以上为主,百花湖水质由Ⅳ类和Ⅴ类为主改善到Ⅲ类及以上为主;持续多年治理南明河,并于2012年再次启动总投资达42.8亿元的南明河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完善基础设施,城区污水初步得到集中处理。
净气方面,强化城市清洁能源使用,中心城区气化率接近100%;狠抓扬尘整治,仅2013年,相关部门就对近1300个建筑工地和商砼站开展扬尘整治专项执法检查,下达整改通知1156份;加强油烟治理,促进餐饮企业油烟达标排放;整治机动车尾气,探索出一套以检促治的尾气整治模式,并在全省推广;2014年,贵阳空气质量综合测评结果持续保持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
降噪方面,建成“三环十六射”骨干路网,缓解中心城区交通压力,减轻交通噪声污染;加强执法,2011年以来累计查处生活噪声和夜间施工噪声扰民5000余起;城区区域环境噪声分贝值和交通干线噪声分贝值均优于国家“创模”标准。
处废方面,贵阳全面整脏治乱,2011年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不断完善设施,2012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4.6%;生活废弃物回收率达60%以上,实现市区范围内医疗垃圾100%安全收集处理。
增绿方面,全市近五年新建营造林102万亩,全市森林覆盖率以每年近2个百分点的比例递增,形成总长374千米的环城林带。
2013年《贵阳市环境状况公报》显示,贵阳森林覆盖率达44.2%,建成区覆盖率达43.5%;饮用水源达标率为100%,全年空气优良率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四位。同时,2013年,贵阳空气质量优良率为76.2%,取得在全国第一批实施新空气质量标准的74个重点城市中排名第十位、省会城市排名第四位的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