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97

第97章 未来定位模糊,孩子沦为家长实现未泯理想的工具(8)

7:00 起床

7:00—7:30:吃早点

8:00—12:00练小提琴

12:00—12:30吃饭

12:30—2:30 午休

2:30—4:30 剑桥英语补习班

4:30—6:00练小提琴

6:00—7:00吃饭

7:00—10:00温习功课

10:00—10:30洗脸睡觉

透过这份表单,我们看到是,一个区区五年级的孩子,竟然要度过一个如此繁重的周末,而对于这个问题,其家长的解释却是:

“小孩嘛,该狠时就得狠一点。我们也是为她将来打个基础。能在最短时间内学到最多的东西,那她就比别人强了。”

当我们听到这样的话语时,也就不难了解现在许多家长的心声了,然而,当家长采取这样的策略时,却无疑意味着对教育规律的极大违背,其本质与资本家不顾工人的体力,加大频率,争取眼前利益颇为相似。

究其原因,是因为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成才的道路上,总是会犯操之过急的毛病,幻想着凭借高强度的训练出成绩。

在这样的思路下我们看到,许多家长让孩子学钢琴,就盼着孩子转眼就成为下一个朗朗;学绘画,就希望明天就能将国际大奖捧回家;学舞蹈,希望孩子早日登台成角;学英语,则更是早早得将出国留学金准备好……

在高强度的操作下,孩子或许会在某方面的能力上取得一定进步,然而这种进步,却是以牺牲了孩子内心健康为代价的。

在美国,曾经有一位华裔父亲,他的孩子在他的严格训练下,获得美国青少年最著名的一个科学金奖。为此,这位父亲非常自豪,整天带着印有自己孩子照片的头版新闻报纸。但孩子在成年之后,却和他毅然断绝了往来,其理由只有一个——在父亲的教育下,他的童年毫无快乐可言。

在我们的教育理念中,有着“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样的语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成长需要漫长而艰难的过程,在这一点上,很多家长总是在寻找一劳永逸的方法。其实教育最大的秘诀就是没有秘诀,一步一个脚印才是真正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