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82

第82章 家庭观念淡漠,孩子是家长最熟悉的陌生人(7)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父母有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的义务,当家长对孩子的缺点、错误以及不良行为不闻不问、放任自流的时候,无疑意味着一种另类的袒护行为。

当孩子长时间接受不良习气的诱导和影响时,这些缺乏足够辨别能力的哈子,便极有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由此带来的不仅是个人前途的毁灭,更会为家庭增添灾难,为社会增添不安定的因素。

5.价值观念的扭曲

道德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人确立崇高的生活目的,这种目的绝非是金钱,而是一个人每天向着未来阔步前进,时时刻刻想着未来,关注着未来。由理解社会理想到形成个人崇高的生活目的,这是教育,首先是情感教育的一条漫长的道路。

——苏霍姆林斯基

我们已经看到,当家长的家庭观念过于淡薄,主动地放弃掉教育孩子的权力和责任时,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带来相当大的害处,然而,在上两节中我们指出的现象,并不能涵盖问题的全部。

在许多家庭中,当孩子步入中学阶段之后,出于学习的需要,孩子往往会离开家庭,到学校的环境中统一住宿,这时,如果家长就此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将职责推给学校的时候,所带来的后果便远不止前面提到的两条。

在孩子的寄宿生活中,由于生活上趋向于独立,这就使得我们的家长们必须要给予孩子一定的经济来源,特别是在许多家长看来,孩子离开家庭,缺少了父母的照顾,出于疼爱的心理,家长往往会对孩子产生一定程度的愧疚感。

于是,为了弥补这种愧疚感,许多家长便会选择物质方式来进行补偿,使孩子手里掌握的零花钱数量增加,特别是在许多经济条件较为富裕的家庭,这样的现象就更为普遍。

对于这样的情形,原本无可厚非;诚然,对于长期不能回家,无法享受到家庭及时关爱的孩子来说,在金钱方面的补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填补孩子在物质上的空白,让我们的孩子可以拥有更宽松的环境,以便能够安心于学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