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71

第71章 教育朝令夕改,缺乏目标的远景性(9)

我们看到,许多人的成功,都是在其兴趣的引领下,继而不断地追求并为之奋斗的结果。正因为如此,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对孩子的兴趣培养,理所应当是家长的首要任务。

我们知道,人和人之间的兴趣是存在差异的,而在孩子的学习方面,这种差异也同样存在着。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不难发现,有的孩子对理科感兴趣,有的则对文科感兴趣,有的可能喜欢全部功课之中的某一门,有的孩子则在各方面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有的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功课能保持稳定,而有的孩子只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其兴趣只能保持几分钟的热度。

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于家长而言,其最应当表现出来的是——善于发现、尊重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兴趣,除此之外,还应当在兴趣的稳定性上多做文章,让孩子知道行行出状元的道理,切忌凭自己的好恶观念来支配孩子的行为,将自己的个人意愿强加于孩子身上。

我们看到,在许多的家庭中,我们的家长只是凭自己的判断或自己的兴趣支配孩子,特别在升学志愿的选择上,家长往往干涉过多,甚至完全支配;而这种情况的存在,已经成为中国家庭教育中,最大的隐患之一。

当我们的孩子对某门学科、某项专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时,无疑意味着他对自己的未来产生了自我定位,更意味着他为自己编制了一个美好的梦想,在对这门学科、专业的学习中,其体验到的快乐,是其他方面远远不能比拟的。

然而,当孩子自己有学习兴趣,而家长却对这种学习兴趣不屑一顾,或是一定要其选择他不喜欢的科目、专业时,那么无疑意味着对孩子兴趣的极大摧残。

这种情势的存在,对于孩子来说绝不是一件愉快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它极有可能让孩子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影响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这种情形进一步地延续下去时,更会对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造成伤害,从而对学习逐步丧失兴趣,丧失信心,造成恶性循环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