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56

第56章 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成应试教育同谋者(8)

这两大因素纠结在一起,便直接酿成了一整套对孩子自尊心的损害机制,其结果只能令孩子在成长中失去前进的动力与勇气,最终造成无可估量的恶果。

5.被损害的亲子关系

你失去了财富,你只失去了一点点,你失去了名誉,你就失去很多,你失去了自尊与勇气,你就什么都失去了。

——歌德

事实上,当家长对孩子进行体罚的时候,其对孩子心理造成的损害还远未完结。

对于孩子而言,每一次承受来自家长的暴力,都意味着一次被孤立、被冷漠、被无视的过程,而当一个人处于这样的境地时,孤独感也就油然而生了。

对于任何一个孩子来说,其天性无不渴望着与身边的人进行交流,然而,在家长的暴力之下,其自尊心持续地受到损伤,也就使得其慢慢地失去了与他人交往的热情。

当这种内心的孤独感被固定下来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孩子的心灵,已经陷入了浓厚的隔膜之中。在这个时候,把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反而会令他们感觉到更舒服、更安全。由此,其行为方式,也就逐渐脱离了正常人的轨道。

当孤独感深深地影响一个人的行为方式时,性情上的孤僻也就在所难免了。

就另一方面而言,来自家长的体罚,其言其行都很容易在孩子心目中积累仇恨情绪,而缺乏足够“情商训练”的中国孩子,又根本无从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于是,心理上的孤僻与仇恨,在更强烈的外部刺激之下,便很容易转换成偏激的行为,从而导致一幕幕“杀父、杀母”悲剧的发生。

我们不妨做一番换位思考,尝试着设想一下是否有一个成年人,能够长时间地忍受来自他人长期近乎凌辱的对待?然而,由于孩子的弱小,决定了他们除了默默承受之外,再也找不到其他的选择。

当家长以爱的名义,用成年世界的规则强行地约束孩子,伤害孩子的时候,却丝毫也未曾想到,成年人需要遵守的规则,是与孩子完全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