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51

第51章 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成应试教育同谋者(3)

然而,历史传统并非是体罚原因的全部,想要揭开家庭教育中的这一古怪现象,我们就必须转换视角,从家长的心理机制来挖掘更深层面的原因。

2.那些欠缺的东西

精神空虚,思想枯竭,志趣低下,愚昧无知等,绝不会焕发和孕育出真正的爱。

——苏霍姆林斯基

假如我们把体罚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历史传统,或是归结到家庭文化的专制上时,无疑意味着我们犯了本末倒置的错误。

对于习惯于体罚的家庭来说,历史上的传统只是其实行体罚的借口,而所谓的专制,也只是一系列因素结合起来,最终造成的外在表征而已。

事实上,举凡习惯于用体罚手段来教育孩子的家长,无一不拥有以下三大特征,而正是在这三大特征的综合作用之下,才使得我们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简单、粗暴、野蛮的特点。

所谓的三大特征,集中体现在懒、贪、蒙昧三大方面。

首先,大凡习惯于体罚的家长,无一不是懒惰的代表。

对于这一点,许多家长一定会感到愤愤难平,认为自己每天辛勤工作,用以换取家庭生活必要的开支,同时,在回到家之后,又要操持家庭生活中的琐碎杂务,这其中的辛苦,都不是外人所能够理解的。因此将“懒”的帽子扣在万千家长头上,无疑意味着对家长的莫大冤枉。

然而,当家长抛出这样的观点时,就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

首先,家长辛勤工作,赚取物质财富,本身就属于应尽之责。对于任何一个社会成员而言,都有辛勤劳动的责任,而藉此获得的收入,则是社会对于个人付出的回报,将这一点看成功绩,无疑具有贪功之嫌。

其次,就操持家务这一点来说,更是一个家庭成员应当完成的职责。即便是在自然界的动物家庭中,成年动物也同样要完成哺育幼兽的任务,抚养孩子成长,同样是家长必须尽到的责任。更何况,对于家庭生活而言,即便没有孩子的存在,也不可能避开这些琐碎杂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