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50

第50章 教育手段单一,家长成应试教育同谋者(2)

对于现代社会下的家庭来说,子女也同样具有人的尊严,而教育子女既是父母的权利,更是父母的义务。当暴力在家庭教育中大行其道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家长不仅未能履行好自己的义务,更在践踏着自己的神圣权利。

事实上,对于很多家长来说,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得他们既不能意识到体罚与暴力的不合理性,也不能意识到其负面效应,更从心态上不愿意放弃这一“法宝”。

鉴于这样的现实,我们将在这一章中进行深入的探讨,从制度、危害、效果等几个方面入手,全面地揭示体罚手段的不合理性。

1.无处不在的体罚

教育者应该严格,不要严厉;严厉是封建的,如体罚等,那是使教育者变成了统治者,而孩子变成了被统治者。

——佚名

在我们的家庭教育中,家长经常会面对以下的问题:

孩子不听话怎么办?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怎么办?孩子学习不努力怎么办?孩子做错事怎么办……

事实上,这些问题并不需要我们来做出回答,只需要看一下下面的一组数据,就可以得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根据中国法学会对部分大学生的一项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500名大学生中,有54%的调查者承认在中小学阶段经历过家长的体罚。在这些体罚案例中,其中殴打占到了25.28%,罚跪占16.36%,被父母逐出家门的占据了4.09%,其中还有两名男生曾经被捆绑。而在这些被体罚过孩子里中,有将近一半都认为体罚较严重,令人难以忍受。

这样的数字令我们感到心惊,按照人之常情,孩子是父母爱情的结晶,更是家庭幸福生活的源泉,面对这样一批为家庭带来快乐的天使,我们的家长却为何以如此粗暴的方式对待他们呢?

在许多家长看来,对孩子的体罚,有着历史传统上的依据。

俗话说,“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才”,正是因为这些毫无逻辑性的所谓古训,才使得我们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无不依计而行,由此酿成了一个又一个家庭教育中的悲剧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