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中国家庭教育缺什么
3203800000031

第31章 心灵关怀缺失,扼杀独立人格成长(14)

我们不妨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孩子不能独立地承担责任,不能依靠自己的思考来做出选择,最终实现自己的意愿时,也就无从谈到独立性,更谈不到独立人格的发展。

其三:影响孩子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我们家长羽翼的庇护下,孩子们从小失去了独立行事的机会与权利。而创新与应变的能力,恰恰来自于大量的实践。

在成功的企业家中,有极大一部分从小便失去了家庭的庇护,许多事情都必须自己亲力亲为,于是,生活赋予了他们无可逃避行事机会,于是,他们的实践能力就此得到了锻炼,而在这种激烈的竞争中,其创新能力与竞争能力的发展也相应地得到了提高。

相比之下,当我们的孩子失去了做事的机会时,也就无从谈到创新能力的培养,甚至于连原有的能力也会逐渐萎缩、退化。

就这样,本来旨在于保护孩子的家长,在无形之中却变成了伤害孩子的最主要因素,从保护到伤害,其字面上的意义相差巨大,而落实到实际的家庭环境中,其中的细微差别就只能由孩子来亲身度量。

当家长因为陷入了过度投入的境地而备感心力交瘁的时候,我们的孩子却因为陷入了过度保护的桎梏而极度痛苦。

于是,家庭教育在这里就得到了一个全新的命题:家长的保护与孩子的自由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完美的对接点,这个对接点,就在于对如何处理心灵沟通这个关键性命题上。

8.打通天堑的终极方案

只有心灵上的关爱才是最好的导师,它远远超过了责任感与其他方面的付出。

——爱因斯坦

沟通的价值就在这里显示了出来。

越是对立的家庭,孩子与家长之间就必须要实现沟通,只有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观念,才能够让自己从心灵上认同孩子。同样的,只有孩子更多地懂得家长的苦心,才能够解决孩子因此而产生的逆反心态。

家长作为成年人,在性格上有着更强的包容性,但家长要为孩子的未来负责,过于顺从孩子所带来的不良影响,其后果是很难预料的。这样一来,既要做到沟通,又要防止孩子自控能力差所带来的后果,而孩子的天性自然会对一些必须遵守的准则造成挑战,其结果势必阻碍了沟通。